武汉武昌法院:展“枫景”,促和美,家事模拟法庭显身手

极目新闻记者 邱睦

通讯员 张一帆

实习生 段玉枝

5月24日,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以“和谐家庭,法治护航·民法典宣传月”为主题的家事模拟法庭暨妇女儿童维权实务培训活动,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律实践与多元参与深度融合,取得了热烈反响和积极效应。

image.png

聚星火,“典”亮普法宣传“接力棒”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时值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武昌法院开展此次模拟法庭现场演绎观摩活动,由中华路人民法庭王丽鹏副庭长担任审判长,谢涵法官、肖晟法官担任合议庭审判员,法官助理朱冰容担任书记员,法官助理张一帆、李闯演绎原、被告,邀请武昌区中华路街道法律顾问张天琦律师出演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还原真实法庭庭审情景。

与此同时,特邀武昌区妇联、武昌区司法局、武昌区中华路街道办事处、武昌区粮道街道办事处参会观摩。本次活动不仅面向各单位的工作人员,还召集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社区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居民等共计170余人广泛参与,共同学习民法典关于婚姻家庭的法律规定。中华路人民法庭通过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充分发挥法庭阵地作用,增强参训人员对庭审的了解,提升普法宣传教育的效果,让法治理念深植人心,让法治精神星火燎原。

抓痛点,筑牢妇儿维权“保护墙”

“遭受家暴者无错,错的是施暴者!”法院干警的精彩演绎让模拟法庭现场掀起高潮,旁听席上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求紧紧依靠群众,扎牢人民立场,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次模拟法庭案例取材于真实案件,同时融入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家庭暴力、隐匿和抢夺未成年子女、出轨导致的离婚损害赔偿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进行改编。原告声泪俱下的哭诉让旁听人员深刻感受到反家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法官针对被告抢夺、隐匿未成年人子女的行为当庭宣读《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也为观摩人员上了一堂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课。模拟法庭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与原、被告双方的交锋博弈,让观摩人员身临其境,对案例和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共同参与破解妇女儿童维权难题,攥指成拳、共筑“保护墙”。

零距离,培育家事解纷“和力量”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模拟法庭观摩完毕后,王丽鹏副庭长向参训的基层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深入浅出地解析案例相关的法律知识。

“离婚如果双方都不愿意抚养孩子怎么办呢?”“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有多长,能否延期?”“一方出轨另一方该如何合法取证维护自身权益?”与会人员反响热烈、踊跃提问,法院干警耐心解答,帮助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基层单位和干警是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专业力量,本次活动通过零距离的面对面教学和交流,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进一步充分发挥法律定分止争的作用、培育家事解纷“和”力量。

绘“枫”景,着力创建“和合每美”家事审判品牌

本次模拟法庭活动是武昌法院中华路人民法庭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的实践要求,着力创建“和合每美”家事审判品牌,推出首个区级妇女儿童维权系列法治宣传课程,做实做精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工作的一个缩影。中华路人民法庭秉承以“和”为本的司法理念,通过开展模拟法庭观摩、调解员培训、送法进校园等丰富多样的特色实训课程,抓住促“和”前端,充实促“和”队伍,提高促“和”成效。同时积极发挥法治引领作用,加强与辖区内各单位的沟通协作,形成治理“合”力。中华路人民法庭将继续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切入口和着力点,努力守护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让个案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让司法温情关照弱势群体,为实现“和美家庭”、“每”“美”与共的目标不懈奋斗。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