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引江补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原标题:护航大国工程丨一泓清水润荆楚

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纪检监察干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三官殿街道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查看安全生产相关情况。孙作伟 摄

近日,湖北省丹江口市纪检监察干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三官殿街道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查看安全生产相关情况。孙作伟 摄

春末夏初,荆楚大地连绵的群山深处,一辆辆工程车往来穿梭,一台台挖掘机挥舞铲斗,工人们正奋战在引江补汉工程建设一线。

引江补汉工程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该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沿线由南向北依次穿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襄阳市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两大“国之重器”隔空“牵手”,对完善我国水资源配置战略格局、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国之大者”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紧盯引江补汉工程关键环节开展精准监督,用好协同监督机制,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保障项目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国家水网“主骨架”更加坚实。

紧盯安全生产、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精准监督保障工程建设平稳有序

安全生产、设备运输、移民搬迁、资金拨付等,是引江补汉工程的关键环节。纪检监察机关突出重点、靶向发力,从严纠治工程建设中责任意识缺失、工作作风不实、贪污腐败等问题,护航大国工程廉洁高效推进。

围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水利部长江委机关纪委,以及湖北省纪委监委驻省水利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纪检监察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发现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安全应急设施配备不全、边坡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反馈并督促立行立改。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公司作为引江补汉工程的项目法人单位,该公司纪委发挥近距离跟进监督优势,联合各相关纪检监察机构,推动完善边坡排水沟等工程措施、规范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及相关记录填写等,压紧压实各相关单位整改责任。

紧盯引江补汉工程大型设备运输、维护等环节,纪检监察机关发挥监督保障作用,督促各相关部门扛牢责任,推动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堵点卡点问题。

引江补汉工程首台双护盾TBM(硬岩掘进机)“江汉平安号”总长约180米,整机总重约3550吨,开挖直径11.93米,是推进建设进度的利器。在将该设备运输到宜昌市夷陵区的过程中,遇到部门间沟通不畅等问题,面临拖延施工进度的严重风险。

工作的堵点,暴露出责任落实的盲点。夷陵区纪委监委紧盯责任落实突出问题,以强力监督推动各部门同题共答,拿出解决方案。在该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区交通运输局、属地乡镇、公安等部门积极作为、履职尽责,扫除了设备运输的所有障碍。最终,“江汉平安号”如期抵达引江补汉夷陵段6号平洞,该设备预计每月能够向前掘进260米左右,有力保障了施工进度。

引江补汉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工程项目的推进与群众的搬迁安置紧密相连,必须做好移民搬迁这道“民生题”。对此,纪检监察机关走访搬迁群众,了解诉求,督促相关部门做好保障措施,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征地补偿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涉及搬迁住户29户,该市纪委监委联合三官殿街道纪工委、市水利工程移民服务中心走访一线,通过实地勘察、召开院场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民意,督促街道科学制定补偿方案。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监督下,征地范围内应搬迁住户已全部完成搬迁。

紧盯征迁资金拨付环节,夷陵区纪委监委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腐败行为,严肃查处2起套取征迁资金案件。该区纪委监委深化以案促改促治,督促乡镇开设专用银行账户,实行专户专账管理,推动财政、审计部门对资金开展全程监督。同时,督促乡镇建立“一户一策”台账,通过定期抽检复核评估测绘报告、强化公开公示等,确保征迁资金拨付准确无误。

“我们牵头多项引江补汉工程的监督工作,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将继续紧盯难点堵点,提升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质效,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保障引江补汉工程顺利推进。”湖北省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针对工程牵涉面广、复杂度高的实际,完善协同机制织密监督网

引江补汉工程静态总投资551.58亿元,设计施工总工期9年,全程采用隧洞输水。工程牵涉面广、复杂度高,涉及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给监督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落实情况加强协同监督”,这是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纪检监察机关保障引江补汉工程有序推进的实践举措。

早在工程开工之前,湖北省纪委监委就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围绕推动引江补汉工程廉洁建设,建立了七项联络协作机制,对监督重点及任务、日常沟通、联合监督、案件协作等作出规范。随着工程不断推进,湖北省纪委监委结合实际情况,会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水利部长江委机关纪委等16家相关部门(单位),将引江补汉工程纳入协同监督范围,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协同监督机制。

今年,湖北省纪委监委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等的支持下,制定《净水北送“1+1”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将引江补汉工程与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两项重点工作同步部署,进一步加强、细化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的协同监督机制。

根据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湖北省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每季度通报各协同监督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协同监督单位积极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着力解决信息数据难共用、信息交换难共通、信息运用难共享、信息处理难协同等问题。同时,充分运用“室组地巡审”联动监督机制,分级分层收集有关问题线索、举报、投诉,及时查处涉及引江补汉工程建设违纪违法案件,对党员领导干部失职失责问题严肃追责问责,持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意识。

“对专项监督中发现的重要问题、风险隐患,我们会列出问题清单,及时反馈有关责任单位并督促整改,构建‘检查发现—问题反馈—督促整改—过程监督—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湖北省纪委监委“1+1”专项监督工作专班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4月23日,湖北省纪委监委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会同襄阳市纪委监委、保康县纪委监委、江汉水网公司纪委等,一同前往保康县张家山石料场开展协同监督。砂石骨料生产是保证引江补汉工程质量、进度的关键因素,但是石料场采矿权审批涉及省市县三个层级、多个部门,加之政策衔接复杂,采矿权审批的进度被拖慢,暴露了责任落实的薄弱点。

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现场压实省自然资源厅、市县两级采矿权审批部门的责任,督促履职尽责、理清问题堵点,最终形成了解决方案,顺利推进了张家山石料场采矿权的审批工作。

结合引江补汉工程各阶段、各地域的特点,纪检监察机关结合自身相关工作,不断优化协同监督机制。湖北省纪委监委相关派驻机构与江汉水网公司纪委建立“组地”协作监督机制,对土地征迁、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工程结算等重点方面,开展联合跟进监督,在防范廉洁风险的同时,督促工程建设高效推进。为保持与工程建设同步,江汉水网公司纪委与工程沿线的宜昌、襄阳、十堰三地的市、县(区)纪委监委建立协同监督机制,织密织牢可快速响应、对接便利的监督网。

“对于大工程的监督工作来说,协同监督机制的作用非常关键。我们江汉水网公司是工程建设管理方,经常遇到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情况。协同监督机制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可以和不同系统的纪检监察机关一起会商研判,共同压实责任,推动项目建设廉洁高效。”江汉水网公司纪委负责同志表示。

 统筹各方力量建立廉洁共建机制,将引江补汉工程打造成“阳光工程”

引江补汉工程从责任主体看,涉及建管机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从服务保障看,工程沿线市、县、乡各级政府承担近两万亩建设用地征迁安置任务。防范化解工程建设廉洁风险不仅需要纪检监察机关织密监督网,还需要发动各方参与廉洁建设,强化联动配合,建立完善立体化、网络化的廉洁共建机制。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指导江汉水网公司纪委,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实践经验,构建引江补汉工程廉洁共建机制。围绕建设“阳光工程”的目标,江汉水网公司纪委探索打造由“政府+企业”“甲方+乙方”“前方+后方”等各相关方组成的廉洁共同体。

3月25日,江汉水网公司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管理三部召开辖段2025年第一季度廉洁共建推进会,丹江口市纪委监委、谷城县纪委监委,谷城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协调指挥部,辖段内设计、施工、监理等14家单位代表参会。

此次廉洁共建推进会明确了辖段2025年度廉洁共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建管三部相关负责人从廉政教育学习、廉洁信息公示、强化考核问责等方面,介绍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为各参建单位提供了具体的工作指导。丹江口市纪委监委和谷城县纪委监委分别就如何改进2025年引江补汉工程廉洁共建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依托廉洁共建机制,我们通过交流研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杜绝‘一言堂’,主动接受职工监督。多形式开展教育警示,营造浓厚廉洁氛围,共同打造‘阳光工程’。”水电十四局引江补汉工程土建8标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召开廉洁共建推进会,在与合作单位签订主合同时,江汉水网公司还与各单位同步签署《引江补汉工程廉洁共建备忘录》,进一步建立廉洁共建机制,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监督的格局,促进各方加强对现场管理机构的指导、支持、监督,构建清清爽爽的“企企”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江汉水网公司已与施工、监理、设计、安全监测、质量检测、超前地质预报等27家单位签署《引江补汉工程廉洁共建备忘录》。

为确保廉洁共建备忘录真正落到实处,江汉水网公司纪委制定《引江补汉工程廉洁共建实施方案》,明确廉洁共建工作的目标、机制、内容等,为建设“阳光工程”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江汉水网公司纪委督促参建各方在工程现场设置廉洁共建监督员公示牌,公布各方监督举报渠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按照备忘录约定,各方应在合同签订3个月内,针对本方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关键事项、环节、岗位等,制定各自的廉政风险清单,并相互报备、相互提醒守牢底线,倒逼责任落实,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