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拷问都市人的“灵魂三问”背后是什么

中国是饮食大国,“吃了没?吃什么?”对中国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问候语。而对在都市拼搏忙碌的人们来说

中国是饮食大国,“吃了没?吃什么?”对中国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问候语。而对在都市拼搏忙碌的人们来说,“吃什么?”更是一道令人迷茫徘徊的问题,以至于有人调侃,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堪称拷问都市人的“灵魂三问”。又或者把这三个问题替换为,吃什么?和谁吃?谁买单?同样日复一日,让都市人纠结。

“80后”作家刘汀把这种关于吃的焦虑写成了小说,《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收录了六篇“与吃相关”的短篇小说,头三篇的标题正是“灵魂三问”的吃饭三部曲《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以“胃、味、慰:食物里的生活景观”为题,刘汀与三位上海青年作家、评论家木叶、甫跃辉、来颖燕在“思南读书会”展开了一场关于吃的灵魂对谈。

“吃饭这件事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重要,它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而文学扮演的是同样的角色。”刘汀直言,写小说就像做菜,而好的作品会让人口留余香。“这本书确实有很多我生活的影子,我在写这个书时也在焦虑自己的早饭、午饭、晚饭。我们经常把吃饭和文学的比喻互相借喻,就是因为在我们的思考中,把吃饭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事,在中国人的生活哲学里占有核心的位置。”刘汀说,写这部小说集中的第一个故事《午饭吃什么》时,大约是2010年左右,他在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的一家出版社上班。每天中午一到11点半,办公室就会飘荡起一句“午饭吃什么?”大家互相询问着。当“午饭吃什么”成为上班族的日常交流,刘汀敏感地发现,午饭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空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产生了写午饭的念头,后来又顺理成章地扩展到早饭和晚饭。

在《午饭吃什么》中,刘汀想处理的是职场问题——身在职场的中年人在事业上没什么大前景,家庭中要面对每天的琐碎,而他同时又对曾经青春期的叛逆有些小小的不甘心。对这样“青春期后遗症”的中年人来说,到底如何该面对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早饭吃什么》说的是欲望,当一个人已经达到财务自由的状态,任何生理性、物质性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是不是就有充足的幸福感?《晚饭吃什么》回归家庭空间,人到中年结婚生子,当所有激情被家庭琐事消耗殆尽后,怎样往前走,找到出路和可能性。刘汀说,小说集中的六个故事都是想以吃饭这件事儿为线索,来刻画都市人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不是美食家,甚至也不算是个标准的吃货。我对食物的执着,主要是好奇它们背后所附带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中国人的食物,看重色香味,更重食物背后的道理。这正犹如中国菜本身,葱姜蒜、醋盐糖,何曾跟春笋五花羊排分开过。”

“吃,在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刘汀的不少作品唤醒了我对自身经验包括阅读经验的回忆。”甫跃辉谈到,从《论语》中孔子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到《史记》中鸿门宴,樊哙把生猪肉放在盾牌上切下来就吃,再到四大名著《西游记》里孙悟空吃蟠桃、啃人参果引出许多纷争……无不与吃息息相关。更不消说《红楼梦》《水浒传》里,吃的元素几乎渗透在情节进展中——武松进了店会说打酒尝一尝,切两斤牛肉;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扑面而来,无不通过饮食文化细节的精雕细琢。

“当我们在谈论吃什么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评论家木叶认为,当“饥饿”在国人的生活中已经渐渐淡出之时,可能存在着另一种匮乏,这种匮乏来自物质的丰富、选择的多样、生活的缤纷所造成的焦虑感。“刘汀的作品看似在写‘吃’,写日常种种细碎,生活、爱情、自由、经济、股票乃至国际政治,种种话题都有涉及,但最终有点像古人所说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最终通过‘吃’指向的还是人生和人心。比起‘吃什么’,今天的人们还关注‘吃得怎么样’,在刘汀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焦虑’也能成为一种食物,关键是我们如何把它作为一种食物,将其中的营养取为所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