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城甘谷新气象
屈指算来,我与这座小城已共同走过了30多个春秋。出出进进几十年,我已熟悉了她的声音、味道和肌理,就像我熟悉老家村子的小桥、流水和炊烟一样。然而,蓦然回首时,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恍若梦境,古城已经完完全全变了样子,天是蓝的,水是绿的,风是香的,城是新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还记得刚来县城时的情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从乡下调到县扶贫办工作,在政府大院上班,成了一个人们眼中的城里人。也从此,我的生命与古城紧紧联系到了一起。然而,当时的县是穷县,城是小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大部分群众还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是最早加入全国重点扶持的582个贫困县之一。人多地少,山多川少,资源贫乏,十年九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
甘谷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一条渭河自西向东流过,把甘谷自然划分为两山夹一川的格局。北山群山连绵,黄土浩荡,南山危岩高耸,高寒阴湿。
县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渭河上只有一座大桥通往北山各乡镇。作为扶贫办的干部,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贫困乡村访察民情、调查民意、调研项目、访贫问苦。但是,当时我们交通工具奇缺,大多数乡镇也不通班车,下乡就只能靠两条腿。见此情景,省上一家帮扶单位给我们捐送了一辆旧北京吉普,成了当时县里为数不多的有车单位之一,这让我们方便了好几年,也风光了好几年。每天早上,我们就乘着这辆北京吉普,迎着朝阳,穿过县城唯一的一条街道,翻山越岭,到贫困户家中调研走访。沿途的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树木稀疏,植被稀少,明晃晃的太阳照耀着光秃秃的大山,大山里的村庄散落在黄土高坡上,低矮的土墙,破旧的瓦房,弯弯的小路……“半年庄稼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就是当时甘谷的真实写照。
甘谷虽然交通闭塞,却有一条陇海铁路横穿全境。那些年,甘谷人沿着陇海线,前赴后继外出闯荡,先是跑新(疆)西(藏)兰(州),后是跑北(京)上(海)广(州),再到后来,抵达的地方越来越多、越来越远。他们在外地搞建筑、开餐馆、盖房子、贩运毛成衣,亲帮亲、邻帮邻、老乡帮老乡,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劳务输出成为甘谷脱贫致富的一个品牌,更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他们不仅跑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跑来了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文明的新风。农村也全力实施雨水集流工程,“121”集雨水窖,母亲水窖,天上水、地下水、地表水三水齐抓,贫困山区每户平均两三眼水窖,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梯田建设、乡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农村基本条件也稳步推进。这时候,外出经商做生意慢慢富起来的人们,也开始回流。他们种果园、建工厂、规模养殖、修桥修路,全录王辣椒厂、大漠行麻鞋厂、土桥子砖瓦厂、冀城水泥厂,一大批养猪场、奶牛场、苹果园、花椒园、大棚蔬菜在广大农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甘谷大地,贫困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贫困压力大为缓解,贫困面貌正在逐渐改变。
与此同时,城市化建设也迈开大步,城市更新与拓展如火如荼。那些年,城里城外都是轰隆隆的挖掘机、推土机、长臂吊车和运输车辆的声音,彻夜灯火通明。不久马路拓宽了,高楼起来了。南环路、像山路、康庄路、富强路、南北滨河路,一条条宽畅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彻底解决了甘谷交通拥堵的问题。马路两边是一幢幢高大整齐的楼宇,大十字广场、冀城广场、姜维广场、冀城大商场、花卉市场、蔬菜市场等一大批休闲市场、便民市场,悄然来到百姓身边。人们从小区里进进出出,在广场上跳舞唱歌,在市场里东瞅西看,在绿树成荫的马路上走走停停,脸上荡漾着满足的微笑。
2020年,南北两山人饮工程、引洮城乡供水工程全面完成,全县人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一轮又一轮的城市拓展和旧城改造,让小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棚户区不见了,老旧的居民楼也改造一新。好多老地方已被时光湮没得无影无踪,一批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县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个县2700多年的深邃历史,县人民医院守护着60多万人民的生命健康,主城区的地下商城方便了市民购物,全民健身中心为体育爱好者和全民健身提供了最优质的环境,沙堤健身步道如一条彩色的丝带缠绕在县城的腰间,大像山公园里的百亩湖水,水汽氤氲,花香弥漫,甘谷的悠久历史,沾染水气,华丽转身,坚定而自信地走过昨天、走向今天。那些端坐在像山湖畔的古代先贤石作蜀、姜伯约,他们深邃的目光,穿过遥远的时光,像满天的星辰,照耀着这片湖、这座城和这里的人们。
而今,甘谷已深度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故乡的发展,吸引着越来越多在外地打拼的甘谷人返乡回流。他们回到自幼成长的故土后,扎根生长,拼搏奋斗,创造着崭新的明天。
□王 琪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