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外交战略为什么失败?

原标题:苏联外交战略为什么失败?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了将近30年,但是这段在大国外交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原标题:苏联外交战略为什么失败?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了将近30年,但是这段在大国外交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历史依旧令人回味无穷。美苏之间的冷战,不仅改变了两国的发展轨迹,更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格局。此前,我们着重分析了美国的外交战略,论述了“离岸平衡”战略对美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强国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很少分析苏联。今天,我们就以苏联为主角,探讨一下苏联外交战略为什么会失败。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概述冷战时期苏联外交的重要阶段:

冷战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一问题始终存在争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二战结束之前的雅尔塔会议上,横亘在欧洲上空的铁幕的雏形就已经隐隐出现了。在雅尔塔,丘吉尔发现,要想在战后依旧维持美英苏的大联盟,有赖于苏联对战后波兰问题的承诺。但是在苏联占领整个东欧的现实面前,西方根本没有与苏联讨价还价的资本。在斯大林下令将自由派驱逐出波兰政府并且事实上拒绝承认流亡到英国的前波兰领导层之后,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波兰问题是雅尔塔会议的核心,对于英国和美国来说,这也是唯一可以证明斯大林是否有意保持大同盟的机会。在此之后,西方彻底与苏联决裂。冷战也就在所难免了。

冷战时期苏联外交战略的基础是斯大林奠定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依据见过斯大林的多位西方外交官的回忆,斯大林总是面带微笑,个头不高且和蔼可亲。如果单看这个人的外表,你绝对不会相信他内心是多么的缜密和冷酷无情。不同于罗斯福的理想主义,斯大林的外交思想绝对是19世纪式的欧洲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亲身经历了一战的灾难、一战后协约国对苏联内战的干预、凡尔赛体系对苏联的孤立以及二战巨大的伤亡,斯大林很清楚,只有不断地将苏联边界向外推,获得更大的战略纵深才能保证苏联的安全。斯大林对罗斯福提出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理念不屑一顾,反倒是对丘吉尔在1944年提出的“百分比协定”比较感兴趣——丘吉尔和他都是现实主义者。而与此同时,二战的巨大伤亡,再给苏联带来巨大的道德影响力的同时,也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决定争取更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是,斯大林坚定地认为,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必有一场决战,但是在此之前,西方国家的贪婪也会造成西方国家之间的自相残杀。所以苏联应该努力等待他们先自相残杀。上述原因加在一起,使得斯大林的外交战略总体思路是:在欧洲保持防守,与西方形成一种微妙的冷和平;在亚洲和其他地方则寻找机会主动出击。

克格勃头子贝利亚被怀疑为斯大林死因的主谋

1953年斯大林去世,对于他的死因直到今天依旧令人“浮想联翩”。在斯大林去世后,苏联高层形成了由贝利亚、莫洛托夫和马林科夫组成的三驾马车格局。不过最终,尼基塔·赫鲁晓夫脱颖而出,成了新任苏联领袖。不同于斯大林的高深莫测,赫鲁晓夫脾气暴躁。身为贫苦农民的儿子的赫鲁晓夫认识到斯大林的工业政策造成的问题,经济结构严重畸形,国内消费品不足,苏联人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在指令性体制下,苏联要想发展消费品工业,就势必从军工部门抽调资源,这会遭到强大的抵制。因此,苏联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

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赫鲁晓夫形成了自己的外交思路,他的逻辑是这样的:苏联在欧洲的安全只有建立在西方对现状的承认之上,而这种承认的关键就是对德国分裂的承认,此前,西方始终不承认东德政府。一旦西方承认了德国的现状,那么隐藏在东德之后的整个东欧也就自动被承认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对现状的承认,也就意味着苏联取得了与西方平等的外交地位。这一点在外交舞台上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个保障,苏联就可以将更多地资源调整到消费品领域,提高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最终证明美国模式的失败。

冷战的标志——柏林墙

因此,德国问题是赫鲁晓夫全盘外交战略的重中之重。为了让西方将目光聚焦到这里。赫鲁晓夫决定制造一场危机——利用西方的软肋,西柏林的尴尬地位——迫使西方承认东德的现状。实际上,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之外,西柏林也是苏联阵营的一道巨大的伤疤。东德人可以便利的进入西柏林得到庇护,从而逃到西方。这使得东德成为50年代东欧唯一人口下降的国家。这道伤疤的真正意义在于,大规模的人口流失在破坏了东德经济的同时,更证明了苏联阵营的失败。因此必须被制止。在这样的情况下,赫鲁晓夫和美国新上任的总统肯尼迪决定召开一场峰会来谈谈如何解决。但是就在这个档口,发生了两件戏剧性的大事:一个是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另一件是1959年卡斯特罗夺得古巴政权以及随后猪湾登陆的失败。这两个事件加在一起使美国认为自己受到严重的威胁,并且非常怀疑赫鲁晓夫的真实动机是不是进攻性的。1961年的维也纳峰会也没有取得什么突破:赫鲁晓夫的重点是德国问题,而肯尼迪关注的是核武器。会谈的失败迫使双方决定挺而走险。1961年8月柏林墙建立;1962年10月美国侦察机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了中程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肯尼迪下令封锁古巴。肯尼迪的强硬让赫鲁晓夫很尴尬。实际上,赫鲁晓夫只是希望制造危机来迫使西方承认德国的现状,现在却无法收场。最终赫鲁晓夫选择退让,实际上肯尼迪也做出了让步。但是在苏联的体制下,让步就等于失败,这也是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的重要原因。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之后,苏联再次呈现出三驾马车的结构——柯西金、波德戈尔内和勃列日涅夫。此时的美苏格局再次发生了变化:苏联在核武器力量上已经与美国形成了基本对等的力量平衡;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动荡不安,因此,尼克松急需苏联向北越施压,从而帮助美国体面的从越南抽身;苏联也是一样,对内经济低迷,粮食减产,急需获得西方的贷款。就在此时,在不远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发生一场剧变:捷克原本是东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在苏联的指令下,原有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1967年捷克开始市场化改革,这令莫斯科当局十分震惊。1968年苏联军队开进捷克,镇压了这次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变革。布拉格之春的影响是划时代的:苏联的残酷镇压,让原本对苏联报以同情的西方左翼彻底失望了,苏联阵营的道德基础崩溃了,雪上加霜的是苏联与东亚国家的关系也破裂了。因此,内忧外患的苏联急需要深陷泥潭的美国的承认。“缓和”——这个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政策词汇登上历史舞台。其代表就是1971年-1972年的美苏“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以及1975年的“赫尔辛基协议”。但是,在“缓和”的背景下,苏联却在拉丁美洲、非洲不断扶植地区代理人,特别是1979年出兵阿富汗。这一切让美国越来越怀疑苏联的动机。直到1981年里根上台,彻底抛弃缓和,决定再次强硬对抗苏联。

以上就是冷战时期苏联外交政策的概述。通过上述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苏联的政策呈现出这样一种路径:从斯大林开始,苏联认识到自身在经济上对于西方的劣势,同时受到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念的驱使,苏联领导人始终奉行的是在欧洲休养生息,在亚洲和其他地区出击的策略。在斯大林之后,“获得西方对现状的承认”成为苏联外交的主轴。实际上这一战略的问题早在斯大林时代就已经出现了:面对斯大林对西方的防守态势,南斯拉夫的铁托就很气愤。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故事:铁托本来是因为愤怒与斯大林向西方防守而与之决裂,反过来却不得不寻求西方的援助。“缓和政策”同样是这样。勃列日涅夫只有通过镇压布拉格之春才能控制东欧阵营的异动,这本身就证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因此也必须寻求西方承认来获得行动的合法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苏联外交战略失败的逻辑:苏联的根本目的在于彻底颠覆西方的体系。而在核武器和资本主义必然失败的思想下,处于相对劣势的苏联只有依靠最终证明自身的优越性来颠覆西方的存在价值,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在经济失败、东欧阵营出现裂痕的现实下,又必须依赖西方的承认。最终,在以里根为代表的西方强硬派重新认识苏联,并重新回到遏制战略这一主轴后。苏联的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欢迎大家关注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