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6月6日.上午十时左右,只做了83天皇帝、被人称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在国人的一片谩骂声中,与世长辞,终年57岁。在国人奔走相告、 额手称庆这个“窃国贼”终于不能再为祸世人的同时,一团历史的迷雾却正在冉冉升起。袁世凯在弥留之际,没有留下太多遗言,只说了一句话一是他害死了我。其家人还来不及问“他”是谁,袁世凯就急急忙忙咽了气,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团。 随后,其家人写讣告,宣告袁世凯死亡,这份讣告中说,袁世凯是病死的。
但是据袁世凯女儿的书中所说,袁世凯其实是被气死的!而气死袁世凯的人有三个,分别是陈宦、陈树藩、汤乡铭。1916年1月1日,袁世凯昭告天下,承袭帝制。这种倒行逆施的做法,对于刚刚推翻满清王朝、准备迎接民主法治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于是社会各界纷纷反抗,3月22日,袁世凯迫于压力,撤销帝制,依然改做民国大总统。可惜已经晚了,这时候南方各省相继宣布独立,反袁之声如同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并要求袁世凯退出总统之位。在这危急关头,袁世凯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由他亲手组建的北洋军团,然而接下来北洋军团将领们]的表现,却大出袁世凯的意料之外。
陈宦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的拜把子兄弟,对袁世凯也是极为忠心的,因此他把四川交给了陈宦,临行前,陈宦向袁世凯行三跪九叩的皇帝大礼,以谢其提携之恩。袁世凯也很高兴,认为把四川交给他,西南可保无碍。可是在1916年5月22日, 陈宦于四川宣布独立,并断绝与袁世凯的关系。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袁世凯在接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傻了,整整半日没说一句话。对袁世凯来说,这不只是北洋集团的背叛,实际上,在个人情感上更难以令他接受。好比是他最亲的人突然给了他当头一棒,叫他措手不及。然而,让袁世凯更加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矗梦的开始。
5月26日,段祺瑞的心腹、陕南镇宁使陈树藩在陕西宣布独立,并且公然把袁世凯任命的官员赶出了陕西,说这里已经不再是姓袁的领地了。段祺瑞是袁世凯的亲信,是民国政府的内阁成员,是国家的主心骨,袁世凯最器重的人,因此,陈树藩的叛变,无疑也表明了段祺瑞的逆反之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儿子的拜把子兄弟、自己的亲信相继背叛,这是件多么叫人伤心的事!
然而,事情到此还没结束。5月29日,当初最拥护袁世凯称帝的地方要员汤芗铭在湖南宣布独立。汤芗铭曾拥护袁世凯称帝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他请了一批在湖南一带最著名的文人,把他们软禁在一座大院里,叫他们写劝进表,劝袁世凯登基。就是这么一位忠实的追随者,在最关键的时候居然反了,这是袁世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都希望亲朋好友来扶一把,可袁世凯连半句安慰的话都没得到,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只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袁世凯当时的心情一心灰意冷。我们可以发现,从陈宦到汤芗铭的独立,前后不过一周,一周时间让袁世凯强行服下了一帖叫作“二陈汤”的猛药,其身体素质再好,也受不了这样的折腾。所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说,这三个人宣布独立是他所料不到的,因此他被活活气死了。
袁世凯登基后,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坚决反对帝制,蔡锷、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再加上在登基前,袁世凯迫于日本下达的最后通牒,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日条约》,所以在他登基后,反袁浪潮在全国愈演愈烈。可以说,袁世凯基本上没有做一天安稳皇帝。所以说,袁世凯不被气得病死,也会累死愁死,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是死于“皇帝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