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说园林| “姑苏台”——吴王宫里醉西施(上)

null

先秦园林那些事儿(29)

【园林趣谈】14. “姑苏台”——吴王宫里醉西施(上)

姑苏台又名姑胥台,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公元前505年,吴王阖闾开始兴建姑苏台,后经夫差历时五年续建才得以竣工。

公元前492年,吴王夫差自战胜越国之后,在吴中称王称霸,得意忘形,骄傲起来,在国内大兴土木,到处建造宫室、亭台楼阁,作为他享乐、荒淫无度的“蓬莱仙境”,长生逍遥之地。

null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深知吴王夫差嗜好盖造宫室,兴建亭台楼阁,便运用辅国大夫文种“伐吴计谋”,用重金财物献给吴国君王与臣下,使他们财迷心窍,对越国失去警惕;送去美女消磨吴王的意志;送去能工巧匠、建筑良材,让吴国大造宫殿、高台,耗尽其资财,疲乏其民力。

越王勾践就是用这些办法,以计取胜,不花大力去打硬仗,使吴王夫差不知不觉进入他所设计的圈套,越陷越深。

一次,越王勾践命令木工三千人进山伐木,花了一年多时间,砍伐了大批上等木材。其中有一对巨木,胸径需二十人合抱,高四十丈,其中一棵是有斑纹的梓树,另一棵是梗楠树,木质硬朗而挺拔。勾践命令匠人精工雕刻成盘龙花纹大柱,抹上丹青,又镶嵌白玉,错彩镂金,金光闪闪,光怪陆离。

他还命人将所有采伐的良材进行加工,然后派文种大夫献给吴王夫差,建造富丽堂皇的宫殿与高台。

null

▲ 木渎古镇

吴王夫差见了龙心大悦,他不听伍子胥的劝阻,立刻如数照单全收了这批良材。当时这批来自会稽(今绍兴)的粗大木材,把山下所有的河道、沟渠塞满,“木渎”因此而得名,此地后来发展成镇,即今木渎镇。据史书记载:“为修造姑苏台材料历经三年才积聚,五年方造成。”

阖闾在世时曾在山上修筑烽火高台,观察、预防外来之敌,而吴王夫差却用铜钩玉槛来加以装饰,改建成规模宏大的宫苑。因山筑台,联台成宫,有高台、天池、青龙舟、春宵宫、海灵馆、馆娃宫(苑中苑)等,山顶还开凿了吴王井等。

姑苏台建成后,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有九曲路拾级而上,登上巍巍高台可饱览方圆二百里范围内湖光山色和田园风光,其景冠绝江南,闻名于天下。高台四周还栽上了四季之花,八节之果,横亘五里,还建宫殿、挖天池、开河渠、造龙舟、围猎物,供吴王逍遥享乐。

null

▲ 姑苏台消夏宫图

吴王夫差在那里终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他到哪里,哪里便有亭台楼阁,住到哪里,哪里就有嫔妃、女仆、宫妓侍奉左右。为便于吴王随时临幸而“造曲路以登临”,从山上修筑专用盘曲道路直达都邑吴城的胥门。

建造这座高台不知耗费了多少黎民百姓的血汗,搜刮了百姓多少资财。《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它使道路常有死者,街巷哭声不绝,百姓困乏,军士痛苦……”

当吴王夫差与美女们沉浸在欢乐逍遥、穷奢极欲之时,越国便向吴国发动进攻,在公元前475-473年,前后三年把吴国城池团团围困,使吴国城中断粮断炊,百姓饥荒,士兵无力作战,不堪一击,越兵轻易杀入,很快就占领了吴国城池。

null

▲ 吴苑宫观图

就在越兵进攻之时,吴王夫差带领亲信狼狈逃窜到姑苏山上,当他们在苟延残喘之际,被追赶的越兵围困山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吴王夫差命孙雒去求和未成,他仰天叹息,后悔当初没有听取伍子胥的忠告,使自己陷入到这等绝境,于是用大巾盖脸,自刎而死。吴王夫差用八年心血建成的姑苏台,被越兵付之一炬,成了一片废墟。

姑苏台的辉煌与兵燹,表明了吴国的兴衰,历史记载着过去,启示着未来。

随着历史烽烟的淡去,“姑苏台”一词在后世经常出现在历代文人描写江南的诗词作品中。如诗仙李白的“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还有“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至今月出君不还,世人空对姑苏山”,“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等等,成为诗词中与江南相关的特定物象。

(未完待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