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
作者 吴国盛 (本号主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 ◆ ◆ ◆ ◆
1
科普的意义
有两个角度来理解这种意义。一种是常见的,是说为了提高国际经济竞争力,需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因为懂科学的人更容易学会开机器,更容易适应现代社会的作息和快节奏生活,更容易认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等等。另一种意义是说,科学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境界。科学向我们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展开一种全新的世界,唯有带着儿童般的好奇心去体验它,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科学不只是有用,它诚然有用,它还有趣。这正是科普不同于一般科学知识之传授的地方。科普不是学校里的一门课,也不是成年人必经的一种职业训练,这看起来是它的短处,实际上是它的长处,它一开始就将受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规定成一种自由的关系。而自由正是科学精神的本质。
2
湖南教育出版社《世界科普名著精选》
这是一套老书。据说目前出版界风行以老卖老,老字号好卖。不知道这套老书新包装卖得怎么样。我们读着它就想起那个人们都非常纯真的年代,人们都热烈的憧憬着科学给我们带来的“美丽新世界”。这是我们父辈们读过的书,我有幸也在少年时代读过一些,象《趣味物理学》、《物理世界奇遇记》、《物理学的进化》,有些书听说过,但没有读过。它们都是好书,这毫无疑问。它们曾经激励了好几代人,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它们都是科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杰作。它们过半是苏联人写的书,因为苏联人在科学与文学相结合方面向来有着优良的传统。我可以猜测,这套书的选题者肯定是一些老科普。
3
老科普名著的意义
老名著的意义不在于它是否能够象当年那样的发挥其科普的作用。坦白的说,这些书大多数都是为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的,其读者对象是那些懂科学知识不多的人,甚至文化水平都不太高的人,希望通过一些文学的方式吸引他们多懂一些科学知识。今天时代不同了。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随着科学教育在普通教育中比重的提高,今天的青少年已经懂得了非常多的科学知识。再说,为了普及科学知识,已经有更好更有效的方式,比如活动图象演示、比如亲自动手,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那时候还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多媒体技术,也没有那么多先进的科学实验仪器。因此,今天我们重新出版这些老科普名著,意义可能并不在让它老树开新花,老当益壮,继续发挥其在普及科学知识中的作用。
我们读这些书,是在领悟那种对待科学的纯真的感情。那个时候,科学的力量也许还没有这么大,科学还只是一种新奇的视角、一种暂新的眼光。爱因斯坦在为牛顿的《光学》所作的序一开头就这样感叹:“幸运啊牛顿,幸福啊科学的童年!谁要是有闲暇和宁静来读这本书,就会重新生活于伟大的牛顿在他青年时代所经历的那些奇妙的事件当中。”(《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287页)我今天打开这些书,产生了非常类似爱因斯坦的感觉。我是怀着感激的心情,以壮年人复杂的心绪去重温这些孩童时代的圣诞礼物。
【本文原载《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3月15日第15版,选自《科学走向传播》,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授权,并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开篇词:通过历史走向未来
吴国盛:五千年的历程
吴国盛:哈佛科学仪器历史收藏馆
吴国盛:劳伦斯科学厅采风
吴国盛: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埃及”篇
吴国盛: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美索不达米亚”篇
吴国盛:神秘的国度—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印度”篇
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中国”篇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上)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下)
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主义
吴国盛: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上)
吴国盛: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下)
吴国盛:我们追不上乌龟?——芝诺悖论今昔谈
吴国盛 | 弘扬科学精神
吴国盛 | 阿基米德的故事
吴国盛 |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
吴国盛 | 科学巨星与科学传播
吴国盛 | 对批评的答复
吴国盛 | 科学史为通识教育而生
吴国盛 | 西方近代博物学的兴衰
吴国盛 | 羊年始于立春还是大年初一?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一)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二)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三)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四)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五)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六)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七)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八)
吴国盛 |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九)
吴国盛 | 西部之行之一(克莱蒙)
吴国盛 | 西部之行之二(圣迭戈-图桑-大峡谷)
吴国盛 |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吴国盛 |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吴国盛 | 世界图景悖论
吴国盛 | 我们能否重写中国科技史?——答《解放周末》记者问
吴国盛 |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吴国盛 | 科学精神的起源
吴国盛 | 读《论技术、技艺与文明》
吴国盛 | 我与《绿色经典文库》
吴国盛 | 追思博物科学
吴国盛 | 是“天球”不是“天体” ——纪念哥白尼《天球运行论》出版460周年
吴国盛 | 回归“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让现代科学为重建中国文化提供方略
吴国盛 | 科学走向传播
吴国盛 | 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
吴国盛|走向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
吴国盛 | 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
吴国盛|走向科学传播的双向互动
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主义与科学传播
吴国盛 | 什么是科学传播
吴国盛 | 关于我国科普事业宏观战略问题的思考
吴国盛 | 博物学与中医药
吴国盛 | 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科学
吴国盛 | 回归博物科学
吴国盛 | 追思博物科学
吴国盛 | 博物学教育:回归自然、重塑人性
吴国盛 | 人与自然的千年对话
吴国盛 | 回眸千年科技
吴国盛 |中国的科学-人文资源何以稀缺?
吴国盛 |百年科技回眸
吴国盛 |听科学家做报告
吴国盛 |让科学回归人文 ——《科学时报》记者王卉访谈录
吴国盛 | 边缘与中心之争 ――也谈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
吴国盛 | 科学巨星与科学传播
吴国盛 |为什么要“言必称希腊”
吴国盛 | 科学与艺术的一个哲学透视
吴国盛 | 漫谈“第一推动”丛书
吴国盛 | 科普的历程
吴国盛 | 进化的故事令人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