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沾边·822》狮捕羚羊圣餐杯

虚极子按:古人的马赛克是用细碎之物拼出具体而完整的形象,今人却用马赛克遮挡进而破坏具象的整体性,不知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

源于拜占庭艺术的 马赛克镶嵌画在伊斯兰教建筑里是不可或缺的装潢手段,这在倭马亚王朝时期(661-750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位伊斯兰历史学家曾记录倭马亚哈里发在重建麦地那清真寺时获得了拜占庭皇帝的慷慨捐赠:十万张金箔、数百名能工巧匠、数艘大船的马赛克石料从拜占庭源源不断地运来。穆斯林贵族们对马赛克镶嵌画里的决斗、狩猎以及动物搏杀等激荡人心的题材一见倾心,他们命令工匠把这些场面装饰到城堡和寝宫里,以便日夜欣赏,刺激开疆扩土的动力。

▲ 齐尔巴特城堡王座大厅地面马赛克镶嵌画《狮捕羚羊图》

位于约旦杰里科的 齐尔巴特城堡的王座大厅地面上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出来的 《狮捕羚羊图》。画面呈马蹄形构图,中间是一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树下有羚羊悠哉进食,画面右侧突然扑出来一头雄狮,锯牙钩爪,啮噬羚羊。画面周围有流苏纹饰,似有以马赛克模仿地毯之意。画面主题和风格都呈现出上古 亚述帝国的风貌,想来是倭马亚军事贵族渴慕亚述雄风,时时思接千载,欲见古人吧。

▲ 《狮捕羚羊图》细节

倭马亚王朝第一座宗教建筑——位于耶路撒冷的 圣石圆顶圣殿,不仅在建筑格局上模仿拜占庭风格,而且在内部装潢方面也紧紧追随拜占庭马赛克画特有的华丽基调。拜占庭工匠将早先基督教堂里常见的花草纹饰与伊斯兰教义结合起来,创造出“ 圣餐杯”图案:它一般出现在卷拱的夹壁间,图案用金箔镶底,钴蓝石料嵌出轮廓,白色贝壳和红绿石料拼出细节。实际上圣餐杯里插的是“ 茛苕”(gèn tiáo),象征着生命力长久。公元前5世纪,茛苕以其叶片涡卷的曲线美令古希腊建筑师 卡里马库斯一见倾心,从此 科林斯式柱头都用茛苕叶作装饰。

▲ 圣石圆顶圣殿内的马赛克壁画《圣餐杯》,691年

位于大马士革的 倭马亚清真寺也多处使用马赛克进行装饰,正门、珍宝亭和清真寺内部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马赛克杰作。

▲ 正门上半部的马赛克壁画

▲ 用黄金和珍珠母贝点缀的“珍宝亭”

倭马亚清真寺柱廊里的马赛克更为璀璨,其主题是大马士革的母亲河—— 巴拉达河(Barada),河两岸房屋树木的阴阳远近全用透视法表现,高光处则用金色马赛克点缀,色块之间的色彩过渡非常自然,整体效果逼真且不乏装饰美。专家经过比对发现,这幅马赛克壁画和庞贝第二时期的壁画风格十分接近,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座清真寺对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直接继承关系。

古人的马赛克是用细碎之物拼出具体而完整的形象,今人却用马赛克遮挡进而破坏具象的整体性,不知是文明的进步还是倒退?当然,哈里发用来装点宫殿和清真寺的手段肯定不止马赛克,欣赏的对象也不止于抽象的几何图案,那么还有什么其他伊斯兰装饰艺术等待我们去一探究竟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