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是临沂大学2024年新生开学的日子。这一天,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母校。
16年前,刘秀祥以学生和儿子的身份,千里背母上大学,引来媒体广泛关注。16年后,他以老师和校友的身份,送自己的学生来临沂大学报到。
身份变了,初心未改。刘秀祥将16年前自己初入大学时候校徽戴在学生胸前,“我希望你能将着这份美好,传承下去。”
当公益成为人生的关键词
刘秀祥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一个关键词。多年前,他身上的关键词是“孝子”,这是媒体和公众赋予的。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山村。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也因为患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年幼的刘秀祥不得不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给患病的母亲买药,刘秀祥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跟着大人上山采药。一边求学,一边照顾母亲,刘秀祥一路走得跌跌撞撞。
2008年,刘秀祥被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前身)录取。9月新生开学时,他带着母亲到大学报到。在这期间,他的故事被媒体发现,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事迹登上了很多媒体。
当时的媒体报道(资料图)
“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同情、可怜,应该让人可亲、可佩、可敬。”刘秀祥说,尽管没有接受大家的帮助,但是能感觉到社会的善意,“心是暖的”。
大学四年,刘秀祥利用课余时间做着各种兼职,发传单、摆地摊、做家教、当服务生等等。微薄的收入除了用于自己的生活、母亲的治疗,还有一部分他悄悄做起了公益。
“我上高中捡废品时,认识了三个同样捡废品的弟弟妹妹,那时候他们还在上小学。”刘秀祥进入大学之后,每月都会寄钱回去资助这三个弟弟妹妹读书。
突然有一天,刘秀祥资助的一位妹妹告诉他,她准备辍学去打工。刘秀祥非常着急,在电话中苦口婆心劝止,甚至亲自赶回老家和她面谈,最终也没能成功,那个妹妹最后还是辍学了。“从这件事上我开始思考,对于一个边远山区的孩子来说,金钱与梦想哪一个更重要。”
刘秀祥原本计划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北京的一家公司也已经发来了高薪工作邀请。认真思考之后,刘秀祥决心回到家乡。“努力读书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而是要把大山外面世界的美好带回来。”
刘秀祥的人生方向逐渐明确。
2012年,刘秀祥大学毕业。带着母亲回到家乡,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特岗教师。
从此,“教育”和“公益”就成了他人生中新的关键词。
“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想为他们撑一把伞”
当时,望谟县教育基础还非常薄弱。刘秀祥刚回去的2012年,全县1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6%,考上本科的学生仅有70名。
“大家的教育意识非常薄弱,普遍觉得读书没有用,不仅家长这么认为,学生也这么认为。”刘秀祥回忆说,很多学生读了初中高中,就早早结束学业,打工赚钱补贴家用去了,“当务之急,是把辍学的学生劝回课堂。”
刘秀祥到学生家中(资料图)
2012年8年,刘秀祥与当地几名教师一起发起“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开始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家访劝学。“当时只想着我一定要到学生家,把他们劝回来上学。”最长时间,他给一个家庭做了一年半思想工作,去了20多次。
“那时候吃了不少闭门羹,有一次惹怒了学生家长还被放狗咬。”10余年间,刘秀祥几乎跑遍了望谟县每个乡镇,骑坏了8辆摩托车,换来的是1800多名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经济问题是学生们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开始,刘秀祥自己出钱资助学生,不够了就去借,后来随着“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知名度越来越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力量加入这一行列,“‘助学走乡村’采取的是一对一,一对多的资助形式,这些年累计已经资助了8000多名学生。”
比经济问题更难解决的思想问题。“真正的贫穷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思想上的贫穷。”刘秀祥认为,只有让所有人被唤醒,深刻意识到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辍学的问题。
刘秀祥利用自己的演讲能力,结合学生德育教育,开始了励志演讲之路,“我就以自己为例子,让学生们知道,刘秀祥能走出来,他们一定能走出来,因为他们不需要像我那样带着母亲四处奔波,不需要像我那样艰辛。”
励志演讲成为“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的一大特色。2016年,刘秀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工作室的职能之一,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师生。“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想为他们撑一把伞。”
“刚开始只有我一个人,后来很多人都加入了进来,有教师、企业、爱心人士,还有我教出来的学生。”至今,已经在全国各地完成了3000多场次公益演讲。
刘秀祥在公益讲座中(资料图)
这两年,“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又进行了转向,“从原来帮助一个个独立的学生个体,转变为感召更多的教师”。刘秀祥认识到,“一束光可以照亮一条路,感召一个教师能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
“励志演讲、教师培训、学生德育教育、贫困学生资助,构成了‘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的四大板块。”刘秀祥回顾起来感慨万千:以前最需要关注的经济问题,现在变成最不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了;早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劝辍学学生重回课堂也已经成为历史,“从2023年起,我们基本没遇到辍学的学生了。”
刘秀祥说,这里的人们被唤醒了。
望谟县的教育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高考成绩从黔西南州倒数第一,如今已连续四年稳居全州第三,望谟县高中考上大学人数从2012年的70人提升到2024年的1700多人。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毕业之后选择投身家乡建设,其中不乏刘秀祥的学生。
在望谟县,政府部门、银行、企业等单位都能看到刘秀祥学生的身影,“他们很多人都是农村孩子,不仅通过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更为同村的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改变命运’的榜样。”
刘秀祥的不少学生回到家乡工作后,选择加入到“助学走乡村”公益行动的行列,这比“桃李满天下”更让刘秀祥自豪,“公益的本质是共益,就是大家共同受益。大家都好,才是好的公益模式。”刘秀祥说,“其实从某个角度讲,我们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受助人到助人者。一个草根公益项目在这里划上了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