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化服务,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月30日,2024年第三届河南农业社会化服务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大会在郑州举行,围绕“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主题,深入探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新发展、新趋势,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成为田野上的一盏明灯,为农业现代化之路保驾护航,照亮整个中原大地。
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大会期间,中原粮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杰表示,一直以来,中原粮仓依托数字农业平台,为农户提供粮食作物“耕、种、管、收、烘、销”全程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节本、增产、增效,打造绿色、安全的粮食产业体系。目前,中原粮仓农业社会化服务已覆盖全省十几个县市,托管服务面积达11.7万余亩,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3万亩,带动农户46000余户。
针对“种不了、种不好、种起来不划算”的难题,中原粮仓推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满足
不同产业、不同主体、不同环节的需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服之路。
针对小农户的“全程土地托管模式”,以县级政府为主导,乡(镇)政府为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提供“耕、种、管、收、烘、销”的全产业链条服务,进一步破解“土地碎片化、劳动强度大、农机农艺落后”等诸多农业难题,全面推进精准、高效、绿色的现代化农业。
为种植大户提供菜单式的“1+N+1”社会化服务,“1”代表的是农业种植生产的前端原种、化肥领域,中间的“N”为耕、种、管、收的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一个“1”是统一订单销售,种粮大户可以像挑选菜单一样,选择其中的全部或者是几项服务内容,由中原粮仓提供“一田一码”式技术方案,让农户省心省力,也进一步推进传统农业朝着集约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车间主任模式”,利用工业化标准流程和程序来运作农业生产,将行政村作为农业生产要素车间进行合理、高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完成从种到销全部工作。中原粮仓通过车间主任模式,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联农、带农,让小农户真正成为现代农业的利益分享者。
在去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大会上,博爱县孝敬镇好多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三毛与中原粮仓签订了合作协议。一年之后,谈及与中原粮仓的合作,他笑着说道,这次的合作让我们省心又省力,在农业种植过程的不同节点,中原粮仓都会深入田间地头,提供定制化的服务,高科技的农机使用也为我们省去了不少人力。与我自己种植相比,去年收入增加了10万左右,希望今年的合作能更上一个台阶。
千里沃野披锦绣,“农”墨重彩绘新篇。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正在书写“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时代答卷,“绘”就现代农业“新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