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智长三角(243期)丨上海生物医药人才需求每年超10万,“苏服办”、“浙政钉”助力江浙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许秋莲 上海报道

生物医药是上海重点发展突破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11月11日,全球最大医疗激光设备企业科医人在中国的首个创新基地于外高桥保税区启用,从签约到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落成,仅用了短短60余天。

在数字化方面,岁末将至,江浙也拿出对应的成绩单。据悉,今年南通市企业开办申报承诺制登记超过2万件,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到98.2%。浙江省政务协同平台——“浙政钉”,目前注册用户数已达180万,日活率达84%,浙江各地各部门基于“浙政钉”平台自建开发的应用数已超4000个。

在专精特新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满一年,从2021年共81家首批上市公司到2022年的123家(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截至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企业中近四成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共有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11月14日-11月20日,长三角地区城市共新增注册企业111337家,其中上市公司共0家,新增注销吊销企业16639家,其中上市公司共6家,均系新四板企业,分别为温州渔夫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纳川阀门有限公司、蚌埠祥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杭州铸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风漫云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松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外资医药企业离不开“上海机遇”

近两年,看好上海、投资上海的外资生物医药企业不在少数。据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的消息显示,全球药企前20强中的18家、医疗器械前20强中的17家已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

随着中国医药产业自身的成长,外资企业在华的发展策略已经发生改变,想要继续抓住中国这个全球生物医药最具发展机遇的市场,外资医药企业或许离不开“上海机遇”。

“本土化”是近两年来外资医药企业在中国市场最频繁被提及的词语之一。中国近年老龄化趋势显著,又是全球第二大生物医药市场,必然是医药外企的“必争之地”。外资企业必须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以求更加稳定的本地供应链。

除了“本土化生产”,许多跨国医药企业也希望能够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将更多的高端化生产线放到中国,其代表是众多将高端器械国产化的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如西门子、波士顿科学等。

在此背景下,外资生物医药企业正在推动“本土化”向“高端化”发展,这种升级要求企业将更多研发的力量和更多的人才资源配备到本地。

据悉,至“十四五”末,上海对化学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制品、药物研发服务外包等领域需求较大,人才需求在36.8万至47.7万,即平均每年需求超过10万人。

在上海市经信委指导下,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编制完成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白皮书介绍,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共27.8万人,其中男性13.7万人,女性14.1万人。即便疫情影响,上海生物医药从业者仍较去年增长3.7万人,足见产业引力与韧性。

江浙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

11月14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部署要求,研究推进设区市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快建设现代数字政府,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

会议强调,持续夯实数字化转型基座,建好全省政务“一朵云”“一张网”,提档升级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系统全面应用“苏服码”、整合接入“苏服办”。加快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体系,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促进电子证照应用拓展和服务提升,加快推进教育、交通、公共信用等重点领域数据安全有序开放。

其中,南通市推行“一次扫脸认证”“电子印章”“自主承诺”等举措,申请人通过摄像头“刷一次脸”,即可实现身份验证信息同步推送、共享互认,一网通办营业执照、公章刻制、税务登记各环节事项,最大限度少跑动办好事,今年南通市企业开办申报承诺制登记超过2万件,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到98.2%。

据浙江省大数据局,浙江省政务协同平台——“浙政钉”,目前注册用户数已达180万,日活率达84%。浙江各地各部门基于“浙政钉”平台自建开发的应用数已超4000个,一个数字政务创新生态已经构建起来。

依托掌上办公APP“浙政钉”,全省180多万名公职人员接入一个平台进行工作沟通和办公协同,办公效率大幅提升。“浙政钉”在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基层减负等方面发挥着资源共享、数据共享、高效协同的重要作用,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提升了政务办事及服务效率。

据了解,“浙政钉”在浙江已实现省、市、县、乡、村、小组(网格)六级全覆盖。在实践中,各地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和实践经验,目前依托“浙政钉”平台已开发了4184个应用,全省数字政务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

北交所四成上市企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满一年。近日,上奇产业研究院发布《投资指南——北交所上市公司精准画像(123家)》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从2021年共81家首批上市公司到2022年的123家(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已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企业中近四成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共有6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7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的平均成立年限为19年,从成立到上市平均需17.3 年;平均注册资本1.4亿,平均市值为16亿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5-8亿元的区间。

在地域分布方面,上市企业在全国24个省份均有分布,数量最多的省份分别为江苏省(21家)、广东省(15家)、北京市和山东省(均12家)。

聚焦细分领域,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备受资本青睐。

报告显示,北交所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工业和科技服务行业。近五年(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共发生311起融资事件,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工业和科技服务行业的融资事件最多,分别发生融资127件、85件和79件。从融资事件的区域分布上来看,近五年北交所上市企业的融资件数集中在江苏省(58件)、广东省(48件)和山东省(31件)。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主阵地,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从侧面印证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

截至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上市企业共有8895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65件,占比为16.47%;实用新型专利6299件,占比为70.82%;外观设计专利1131件,占比为12.71%。其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授权专利数量最高,为445件。

北交所上市企业共参与国家标准制定330项,占比61.80%;其次是团体标准143项,占比26.78%。集中分布在纺织工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工业行业,分别发布标准194个、60个和42个。

(注:专精特新部分内容为全国数据)

统筹:卜羽勤

主笔:许秋莲,管振宏(实习生)

编辑:陈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