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明睿:化解口罩产能过剩要早做准备

疫情暴发至今,口罩产能已经从供不应求快速过渡到相对产能过剩,在国内需求饱和、国外出口不畅的情况下,有部分口罩厂正面临关厂倒闭的窘境。为此,有必要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发挥我国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从内外两方面为过剩产能谋求出路。

口罩去产能过程势必面临阵痛。口罩产能按规模依次分为三大来源,第一类是医疗器械行业或纺织行业等“同业”“同族”企业的增产、扩产、转产,这是本次应急物资的主要来源;第二类是其他行业的主动转产,除创收外,保证自身生产需求是其转产主因,如比亚迪等;第三类则是疫情期间跟风建立的口罩厂,这类企业规模有限但数量众多、产品质量普遍偏差,“捞一笔就走”思想为其主流。

第一类企业劳动力分配灵活,产能质量高。这些企业或有医疗器械生产经验,或有企设医用产品研发及检测机构,或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产能转换较为方便,口罩产能过剩不会动摇企业根基。第二类企业以转产为主,主要目的是应对疫情复工复产需要,降低成本、满足自身需求,产能过剩与否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微乎其微。第三类企业是化解产能过剩时主要淘汰对象。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口罩制造国,约八成口罩是中国制造。疫情前口罩产业已进入了自主淘汰落后产能的阶段,兼并、倒闭并不鲜见。疫情之前存留的口罩厂商多具有生产经验和相关资质,而疫情期间建立的投机型口罩厂普遍缺乏CE、EUA、NIOSH、FDA等国际认证,出口相对困难,固定市场和原材料供给都缺乏,代工生产成为主要出路,多数企业将在产能过剩时自然淘汰。

在化解多余产能工作上,一方面需要对需求侧进行调控,其中“白名单”制度在实现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出口和国家品牌创建等多项任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2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12号公告正式确立出口“白名单”制度,一是通过提高需求侧质量认证要求,倒逼供给侧改革,让市场来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二是为优质医疗物资和非医用口罩提供出口快速通道,发挥我国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打造国家品牌效应。截至8月18日,“白名单”内医用口罩企业数量已由4月30日的32家增长至2118家;非医用口罩则由43家增长至598家。值得注意的是,两份“白名单”中CE认证居多,这与采用欧盟认证的国家数量较多、美国政治经济环境趋于恶劣有关。

另一方面,多余的优质产能也可通过合约方式形成产能储备。依托应急物资产业集聚区,以实物储备为辅、产能储备为主的储备模式,为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储备库打开政策窗口,缓解企业去产能压力,实现完善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的根本目的。

本次疫情体现了我国应急物资制造业高度的动员能力,反之也体现了对市场自主动员能力的整体预期不足。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应急物资市场价格是否稳定与储备是否充足密切相关。需求缺口越大,潜在的市场利润就越高,投机资本的兴趣就越大,带来的市场动员能力就越强,事后过剩产能化解工作就越困难。为解决此问题,首先需要梳理各类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种类和对应的最佳储备形式,对于实物储备就能解决问题的,继续进行储备库建设工作;对于产能储备为主的则需要梳理、估计企业集群的增产、扩产、转产能力,利用工业互联网和合同储备等明确企业实际情况、联结政企需求,做到突发事件来临时手中有数、心中有底。

应急物资制造业动员能力的基础是安全应急产业的总体保障能力。这次疫情的启示是,要把安全应急产业的集群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平时加强安全应急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应急时则主要依靠保障合同储备供给能力、发挥平时技术储备能力实现。本次疫情也为安全应急产业集群设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创造了条件,与自然灾害类储备库相比,这些储备库在保证实物储备的同时,更关注于原材料储备和产能储备,其储备物流动性更强,预期应急保障效果较传统储备库更优。(作者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