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咀星光大道关闭翻新逾三年,今起正式重开。
全长400米、采用全新建筑风格的星光大道处处都是打卡位,并强化星光元素,沿途波浪形的栏杆提升空间感,117个明星掌印包括新增的“麦兜猪手印”与九位金像奖影后掌印,改为铸印在参考电影金像奖奖座典雅铜色的新设计组件。
负责管理的新世界发展估计,重开后入场人次可较以往升逾10%。为长远维持星光大道的吸引力,电影业与旅游业人士认为,可考虑容许电影拍摄取景,举办特色活动。
由新世界发展斥资优化的星光大道,早于2004年落成,凭本地明星掌印“吸客”而成为本港最多游客到访的景点,2015年10月起关闭整修,新设计由纽约曼哈顿文化旅游景点The High Line设计团队“操刀”。
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昨日在开幕礼上表示,星光大道优化后焕然一新,视觉上更富美感,功能更完备,游客感到更舒适方便。
新增九影后掌印
图:星光大道新增多位名人的掌印,包括九位金像奖影后。左起:罗兰、吴君如、郑裕玲、毛舜筠、叶童等
优化后的星光大道,明星掌印由原本的107个增至117个,包括率先亮相的麦兜“猪手印”,而九位新增掌印的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罗兰、吴君如、叶童、毛舜筠、郑裕玲昨日在开幕礼上即场打手印,袁咏仪、王小凤、杨千嬅与鲍起静的掌印最快四月登场。
重新规划设计的星光大道,座位增逾两倍、遮荫设施增加约七倍、绿化面积更增逾八倍。新座椅有不同设计,例如有可坐逾10人的长櫈、情侣专享的双人椅,观赏烟花堪称一流!另外,景点亦加入环保元素,以及引进本地创意品牌,打造香港情怀。
星光大道以往每年逾千万人次到访,新世界发展高级项目总监董正纲昨日称,估计重开后访客人次较以往增10%。为疏导团客,运署将附近旅游巴上落客位由10个增至15个;农历新年期间,流动应用程式“香港出行易”于旅客观光繁忙时段,每半小时发放部分邻近星光大道的旅游巴空置泊位资讯。
建议设现场表演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田启文向大公报记者称,乐见星光大道重开,业界乐意配合推广,打造内外兼备的香港地标。他透露,业界为翻新工程提出不少建议,如掌印由地上移至栏杆,星光大道管理公司从善如流。他认为若容许在星光大道取景拍摄电影、举办电影活动,有助提升景点吸引力,具体安排视乎重开后的实际营运情况再商讨。对星光大道将增设导赏团,他称是好事,让市民及游客更了解香港电影历史。
立法会旅游界议员姚思荣估计星光大道翻新后,新鲜感可维持两、三年,长远需不断增添新元素以维持热度,例如增设现场表演,也可摆设具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2008年传递奥运圣火的龙舟等。
小食亭“海边档”
全港首个可机动开合的建筑。近距离观看,可发现建筑上的红巴劳木木条轻轻摆动,犹如随波浪呼吸。
波浪形栏杆
由昔日以石趸包围的设计,改为高低起伏的波浪形,灵感来自海浪流动,方便游人观赏海景,也让大道空间在无需扩建路面的情况下,“无痛”扩阔至12.5米,较昔日阔一米多。
花见亭
四个扇形镂空凉亭种满攀藤类植物,环保降温,更是最佳的防风屏障。
星光大道“打卡”位
掌印+铜像:掌印现时改置于木制扶手栏杆上,总数增至117个。当中麦兜“猪手印”已率先亮相;其余九位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掌印预计四月落成。而四个铜像不再以铁马分隔。李小龙、梅艳芳铜像底座加入流水阶梯设计,提升美感。形象较亲民的麦兜铜像,可让游人任摸。铜像周边运用扩增实境(AR)技术,游人可与巨星、麦兜互动合照。
智能环保灯柱集五大功能
图:智能灯柱除了能提供WiFi,闭路电视、扩音器及电源插亦在灯柱上
尖沙咀星光大道翻新时,加入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全中国首个荣获国际级SITES金级环保认证的户外空间,单是景点沿途的智能灯柱,已集多功能于一身,包括低耗电照明、流动网络(WiFi)、闭路电视、扩音器,以及电源插。
设全港首台海浪发电机
其次,景点邻近香港洲际酒店水域所设的全港首台海浪发电机。发电机透过海浪令滚轮转动而产生电力,高峰时段能发电达600瓦,足以在短时间内为20部手机充电。游人可透过大道上的显示屏,了解其发电成效;星光大道的栏杆及木座椅均由谷糠作为原料的环保木所制;地砖部分物料则为循环再用玻璃,浅色地砖更有助降减热岛效应。大道同时另增设饮水机,减少消耗塑胶樽装水。
另外,大道绿化面积亦较翻新前增加八倍,除了在四个扇形镂空凉亭种上爬藤类植物,景点东端邻近李小龙及梅艳芳铜像底座,亦种植大量本地芒草,耗水少外,更是“文青”拍照至爱。
翻新后的星光大道,不仅增加座位数目,亦设有不同种类的座椅,包括可供逾十人坐下的长櫈,亦有双人 “情侣櫈” 等。
朝桁晚拆 美食亭“星”味浓
尖沙咀星光大道有“打卡位”,亦有“医肚位”,设有一个特色美食亭及七部流动销售车,设计出自本地设计及建筑团队LAAB手笔,并由本地品牌经营,售卖多款“星”味限定食品及精品,属另类“打卡位”。
特色美食亭由“美乐士多”营运,摊档模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旧式士多,售卖传统港式小食、支装汽水。怀旧味浓的装潢背后,美食亭更是本地首个可机动开合的机动建筑,灵感取自港式小贩档的“朝桁晚拆”,建筑外形的木条可随意开合。
流动销售车主打“港味”
沿途七部流动销售车,车身采用波浪形表面设计,则由镜面不锈钢摺成,一边摺面涂上颜色骤眼看似木材,另一边则保留镜面,倒影维港海景,呈现海水生动的变化。销售车同时销售多款星星造型产品,例如专卖天然养生茶的“好茶养生”,饮料容器为星形胶樽;手工雪条店“I See I See”推出星星造型的杨桃、奇异果味限量雪条等。
其余商户则有标榜香港设计及制造的纸艺精品“POSTalk”;香港微型模型店“微影”;“+HK香港有礼”则售卖本地文化及特色产品,包括纸艺贺卡、书签、模型、玩具、灯饰、室内摆设等。(大公报记者 谢进亨 曾敏捷(文) 林少权 麦润田(图)、部分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