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刀痕辨伪方法及新仿古玉“跳刀痕”特点分析

观察工痕是鉴藏古玉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玩家,如果观察工痕眼力足够好,就基本上可以排除新作仿古。道理很

观察工痕是鉴藏古玉的重要方法之一。作为玩家,如果观察工痕眼力足够好,就基本上可以排除新作仿古。道理很简单,因为新作仿古目的是比新工新玉赚更多的钱,而纯老工仿古效率低、难度高,如果新作仿古不能比新工新玉赚更多的钱,就难以驱使仿古者用纯老工去仿古,但是用新工仿古必然会留下许多痕迹。笔者在前期文章《古玉工痕之一:凡有人工之处都应有解玉砂磨痕》中,讲到绝大多数古玉有工的地方都应有解玉砂磨痕。现实中,很多朋友在鉴藏古玉时喜欢察看跳刀痕,本文专门谈一谈市场上仿古玉的跳刀痕。

一是低端仿古玉跳刀痕。所谓跳刀,就是老工治玉用砣轮带动解玉砂磨刻纹饰,由于砣轮只能走直线不能转弯,所以在磨刻弧形线条时必须用许多短直线切圆。还有一些长线条,在磨制时需要用几节直线来拼接,会留下接刀的痕迹。目前来看,市场一些相对低端的仿古玉跳刀痕,其形状就不对。

典型的机器工痕

上图这张图片是比较典型的机器工痕,那种一拱一拱的形状并不是跳刀痕。下面这几张照片才是真正古玉的跳刀痕。

古玉跳刀痕

古玉跳刀痕

古玉跳刀痕

古玉跳刀痕

古玉跳刀痕

古玉跳刀痕

需要强调的是:不少古玉在刻动物眼睛等圆形图案时,用的是管钻带解玉砂磨削,这样的圆就不会有跳刀痕。对这种情况:一是看其纹饰上弧线的跳刀痕,二是看工痕里面老化痕迹。

二是中端仿古玉跳刀痕。中端仿古玉常用砂轮仿老工砣轮,辨伪的要害在于二者的磨削效率不可同日而语。老工砣轮带解玉砂磨削玉胚效率比较低,砣子转好长时间才能磨出一点浅浅的痕迹,而电机带砂轮磨玉,给人感觉就像是切木头一样,随便一刀就切得挺深。

中端仿古玉“跳刀痕”

上图从形状上看像是跳刀痕,这是常见的中端仿古手法。下面是几张真品古玉跳刀痕,对比着看更容易看出差别。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观察这几张真古玉的跳刀痕,可以发现共同的特点是相对细密,每一刀都不会切割特别深。下面再看两张中端仿古玉“跳刀痕”。

中端仿古玉“跳刀痕”

中端仿古玉“跳刀痕”

上图为两张仿古玉的跳刀痕,与上文中那两张仿古玉“跳刀痕”联系起来看,在形状上还是没有逃出机器工痕的框框。

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因为跳刀痕上有一两刀刻的比较锋利就否定一件玉器,真古玉上也偶然会有一两刀刻的比较深,对此应注意观察这种现象是否出现较多、线槽两侧崩口是否严重、线槽内是否出现老化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三是高仿古玉跳刀痕。高仿古玉一般价格比较高,雕刻中接刀比较细腻,并且会用喷砂等手法迷惑人的眼睛,辨伪的要害在于工痕是否具备老化特征。

高仿古玉跳刀痕

上图为仿古玉跳刀痕,仿得挺像,要害是刀痕里面发干,光泽暗。而老工因为磨削效率低,刀痕部分是一边磨削去料一边抛光,更加细腻光亮。

高仿古玉跳刀痕

上图为仿古玉跳刀痕,也存在刀痕干、光泽暗的现象,同时还可以看到线槽边沿崩口比较多,左侧工痕也可以看出雕刻急于求成的感觉,根源是仿古时间成本的问题。

高仿古玉跳刀痕

上图为仿古玉跳刀痕,要害也是刀痕里面发干,光泽也发暗。下面再看几张真古玉跳刀痕,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刀痕的老化特征明显。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真古玉跳刀痕

欣赏完这一组真古玉跳刀痕,可以看出几个特点:一是工痕之中的砂磨感觉与玉表基本一致;二是阴线槽内的光感、包浆与玉表基本一致,有的明显有一层老化的皮壳,就像煮牛奶时牛奶上那层皮一样;三是精品玉器跳刀痕走刀比较细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