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不分可不是南方孩子的专利,这是大舌头的表现

随着我国普通话的推广,全国各地的人们终于可以无障碍沟通了,再也不用像古代外省官员进京一样,先得学习一段时间官话了。

普通话固然是推广了,可还有不少根深蒂固的吐字发音习惯让各地普通话异彩纷呈,什么川普、广普、陕普,不用解释大家就都知道是哪里人说的普通话。

我国幅员辽阔,虽然几乎全国都用汉语,但是却因为各地的地理特征和开放程度等因素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方言。这些方言的发音、节奏、词汇都各有不同,甚至同省份的不同地区都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这些特点尤其是在南方沿海地区更为明显。

为什么北方方言相比于南方方言更易于被接受呢?这当然是因为普通话就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就说我国大西北的方言,一般人虽然听不太懂,可仔细听也能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可南方方言对于外省人来说,那就真是丈二的和尚了。

南方方言有很多特点,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今天就来说一下很多地方的声母发音问题。一提到n和l,大家都不陌生,是天天要发出的声母之二,属于舌尖中音。看到这里,估计不少人已经想到了,很多南方小伙伴是分不清n和l的发音规则的,经常把二者念错。比如“榴莲”,nl不分的人也许已然抓狂了,怎么念都是“牛年”,就是发不出l音。这种现象不止存在于一些南方朋友的身上,说到底这属于一种语言障碍——构音障碍,就是平时说的“大舌头”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会好奇了:难道我这么多年都是带着语言问题生活的?按照比较严谨的语言康复学知识来说,答案是肯定的。

“我从小就这样,周围的人也都是这么发音的,连老师都如此。”诚然,这种情况存在于我国部分地区,这个地区的方言特征就是nl不分、l音不准。这么说,这个地区的人都有大舌头的现象?按照普通话的标准来讲,明显是的。大家可以读一下下面这段话自测一下:

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念娘恋娘,念郎恋郎,念恋娘郎。

怎么样,舌头抽筋了吧?正常人第一次念都不会顺利,如果熟练之后再读时仍然是nl不分,那就确实是构音障碍了。我们看一下n和l音是怎么发出的:

在发n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

在发L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然后让气从舌头与两颊内侧的空隙间流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以这样的方法发音的l叫做边音。

可以看出,两种发音方法有本质的不同,平时在家多做练习就可以,这两种发音的矫正并不困难。

南方小伙伴不要别扭,nl不分可不止是南方方言的专利,这种发音错误普遍存在于很多有语言问题的人群身上。大舌头一般是因为先天原因产生的,也有“功能性构音障碍”这种后天不良成长环境造成的问题。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nl不分始终是困扰不少人的狗皮膏药。尤其是孩提时期便发现有发音异常的家庭,最好的方法还是求助医院和语言机构,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