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转型赋能学校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

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部署要求,坚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建设,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依托校本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引领组织效能提升,推动学校内部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科学设定目标链条

谋定发展方位

坚持成果导向,关键业绩具体化。学校锚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目标任务,从国家及省市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宏观规划等顶层设计出发,立足高等教育事业基层统计、“双高计划”项目遴选、办学质量年度监测等项目,围绕党的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人才队伍、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发展能力等关键办学能力指标,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自上而下传达年度重点工作、自下而上提报工作计划任务,形成上下联动、权责清晰的关键业绩目标链条。

秉承效率优先,组织运行规范化。坚持质量为本、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规范业务执行标准,完善组织运行机制。以部门职责为基础制定常规业务清单,明确各项业务的内容明细、工作流程、组织时间、成果预期、材料留存等工作要求,并在校园网办事大厅部署多情景教育管理服务“一网通办”,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机构运行办法和标准作业程序,解决因责任划分不清、流程模糊、人员更迭导致的推诿扯皮、标准不一、业务阻滞等问题,破除信息屏障,统一作业标准,提升组织管理质效。

动态监测执行链条

强化质量保证

开展过程监管,绩效管理常态化。学校开发绩效考核平台和效能管理平台,依照绩效管理要求敷设算法,以业绩目标达成和机构运行规范为参考依据,对全年工作任务推进实行全时段监控和督导。针对即将开展的任务自动推送提醒消息,协助进行时间规划和日程安排。对中间节点超期和阶段性绩效不达标的任务实现智能风险预警,及时督办整改并动态校准计划,保证目标任务按计划推进、按要求达成。

自发诊断改进,质量控制智能化。启用诊断改进平台,利用多终端多渠道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数据监测、趋势分析、智能报告等功能,实现动态诊改、自主诊改、全域诊改,变“经验管理”为“数据治理”。基于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标准,快速构建并实时响应诊断点和诊断要素的变化,通过数据分析应用开展自我监督、预警、诊断、监督和控制,落实事前建标、事中纠偏、事后改进,以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目标达成、促进诊断改进、提升治理水平。真正实现“数据会说话、数据能管理、数据帮决策、数据促改革”。校本大数据中心逐步成为学校的“智慧大脑”和“信息中枢”,为教师发展、教学评价、绩效管理、项目评估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完善数据网络

激活治理潜能

坚持共建共享,数据利用轻量化。完善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健全校本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开展“大数据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建成校园大数据中心,支持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存储、抽取、计算和传输。通过升级数据架构、实施数据集成,实现各业务单元数据的抽取、处理和转换,形成跨部门、跨平台、跨层级交互共享的数字化智慧治理网络。目前学校部门绩效评价、专业建设评估等工作均已实现教学、科研等数据的“无感读取”,凭借开放的数据集群,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提高内部治理决策效率。

提高数据质量,数据管理标准化。建立校本数据采集标准,实施校本数据新基建工程。制定《校本数据采集制度》,以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为核心,规范数据采集、更新、校准等数据维护程序,采取集中采集和分散采集、系统校准和人为校准相结合的数据采集和校验方式,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执行《校本信息标准规范》,统一校本数据的“度量衡”。通过梳理各业务平台的源数据,明确原始数据采集规范,统一数据的命名规则、格式标准和规范接口,提高数据的标准化和兼容性。依托数字化转型开展的绩效管理和评价方式改革,让“成果导向、管理规范、质量提升、客观公正”的绩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曲萌 徐彤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