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建筑细探》
周乾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根号二的数字密码到精密设计的排水系统,从倦勤斋的通景画到太和殿的镇殿灵符,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专家周乾,以详实的文献资料,真实再现建造过程,细致拆解古建结构与布局,探究建筑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辅以235张高清彩图,全面呈现故宫建筑之精妙与华美。
>>内文选读:
前言
参观故宫的人,常常惊叹于其辉煌的外观、严谨的形制、优美的造型、绚丽的色彩、精湛的技艺。然而对于多数人而言,故宫古建筑背后还有很多秘密,这些秘密或反映了古建筑本身丰富而又沧桑的历史,或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运用,或为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对故宫古建筑进行多角度、科学而又详实的解读,对于传承中国古代工匠的建筑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故宫建筑细探》有如下四大亮点:
亮点一,细探故宫鲜为人知的秘密。
故宫古建筑的背后,有着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如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矗立在三层台基之上,凸显高大和威严,然而与明朝初建时相比,今天的三大殿体量要“小”一半,为什么?本书基于详细的史料,回顾了三大殿初建以来历经的五次火灾,诠释了其重建、更名、缩小体量的真实原因;又如故宫古建筑里蕴含的数字“密码”,其造型、纹饰,乃至截面形状均与根号二密切相关,为什么?再如紫禁城古建筑群木构件表面贴上了真材实料的黄金,为什么?怎么做?本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诠释。
亮点二,细探被公众误解的传言。
热爱故宫的公众,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认识故宫古建筑,而其中不乏有误解的成分。比如有媒体或文献认为,故宫古建筑之所以“冬暖”,是因为建筑的墙壁都是空心砌成的“夹墙”,俗称“火墙”,可以传递热力。实际上从工程实践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故宫的古建墙体存在“夹墙”,冬季取暖主要以火地为主,本书对其原理进行了翔实的解读;又如故宫东筒子巷被俗称“阴阳道”,有人误解这种俗称与灵异事件相关,本书从科学角度进行了分析,该巷道为南北向,阳光由东向西照射,使得东段和西段的墙体在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段有阳光,另一段则为阴影;再如关于“故宫屋顶铁链可以防雷”的说法,本书解读了铁链的真实用途。
亮点三,细探关于故宫的故事。
与故宫古建筑有关的故事非常多,如“偷梁换柱”原意含有贬义,但在故宫古建筑领域,则是指用于加固残损木柱的科学方法;再如故宫红墙有着诸多的传说,最为著名的是20世纪90年代的“宫女魅影”,有参观故宫的游客认为,他们在闪电时看到了红墙上的“古代宫女”影像,本书基于科学手段,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有可能发生的,其主要原因与红墙的材料、雷电天气、闪电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亮点四,细探关于风水文化的知识。
“风水”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建筑使用者需求的环境设置。本书归纳了故宫古建筑布局包含的风水内容,与读者分享其中蕴含的古代“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如“三垣”是古人对星空的区域划分方式,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故宫的建筑布局与“三垣”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又如“五行”是古人认为的与宇宙运行密切相关的五种元素,即金、木、水、火、土,而故宫建筑的整体布局也与“五行”相对应;再如故宫布局中的镇物还包括周易八卦内容,本书从建筑功能、建筑设施、建筑色彩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目前市面上关于故宫古建筑的书籍很多,但还很少有专门针对其“秘密”进行解读的著作,本书不仅发现了诸多故宫古建筑秘密,而且运用了史料检索、现场调查、科学论证等多种手段,客观而又详实地揭示了这些秘密的历史、文化与科学内涵。
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实践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在知识层面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还涵盖了中国古代力学、化学、材料、风水、哲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文字深入浅出,图片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作者:单霁翔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