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疫情,已外溢多地!最新通报:确诊已超4000例…上海地区有必要加强防护吗?

近日

基孔肯雅热疫情备受外界关注

昨天(7月25日)

世卫组织发布警告:

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

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图片

最新通报:

佛山基孔肯雅热病例破四千

据广东顺德等多地25日通报的数据,佛山市五区均有基孔肯雅热病例,其中顺德区的病例已达3627例。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顺德”通报,截至7月24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627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禅城”通报,截至7月24日,禅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10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和祖庙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南海”通报,截至7月24日24时,南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69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三水”通报,截至7月24日,三水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8例,主要集中在西南街道和云东海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据微信公众号“健康高明”此前通报,截至7月23日,高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例,分别位于荷城街道、杨和镇,均为轻症病例。

疫情已外溢

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据阳江日报报道,截至7月24日,阳江市共发现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疫情输入风险总体可控。

据微信公众号“吴川发布”7月25日消息,7月23日,湛江市吴川市从外市返回人员中监测发现一起基孔肯雅热病例(塘㙍镇)和一起登革热病例(梅菉街道)。目前,尚未发现本地续发病例,两名患者已接受隔离治疗,情况平稳,均为轻症病例。

据南方网7月25日报道,记者从广州市越秀区杨箕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杨箕社区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目前杨箕社区居委会已对社区进行全面灭蚊作业。

另据澳门卫生局官网消息,7月18日,澳门接获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为澳门今年第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该患者于7月8日至17日曾到佛山市顺德区探亲。

张文宏解释为何此次基孔肯雅热病毒

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

针对我国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突然增多并出现外溢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首次发声。据第一财经7月26日报道,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了为何此次病毒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

“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张文宏向记者解释称。

不过即便如此,他认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应该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仍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并阻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目前,佛山当地已经对感染患者采取了防蚊隔离措施。

对此,张文宏表示,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会帮助病毒的传播,从人到蚊,再传播给人,而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该病毒可以通过人员来往,将病毒带到新的蚊媒生活区域,进而拓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区域。

“后续的重点还是要不遗余力地扑灭蚊子孳生地;同时周边地区必须对疑似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张文宏表示,“此外,在疫情过后必须立即展开当地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从而明确此次感染覆盖的人群有多大,下次再出现新传染风暴的风险有多大。”

他还表示,目前来看,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主要是轻症,对症治疗即可。

图片

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

一定会感染吗?

刘起勇表示,基孔肯雅热是通过媒介伊蚊来传播的。携带病毒的蚊虫叮人后,病毒在人体内会大量繁殖发育,等病毒达到一定量时,释放到循环系统,我们的器官就开始反应,这时候大约1—2天,人就发病了,发病了就会发热、出疹或者关节痛,这些症状陆续就出来了。

从发病到第六天,还有发病的前一天,这段时间蚊虫叮人以后,蚊虫会被感染,病毒会在蚊虫的中肠内大量繁殖,等病毒达到非常高量时,会释放到蚊虫的循环系统,从循环系统再到唾液腺,这时候蚊虫叮人,病毒就又可以传播。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

关节痛会持续多久?

基孔肯雅热的名称来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原意是“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这也反映了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这也是它与其他蚊媒传染病,比如登革热等,症状上最大的区别。

刘起勇表示,根据经验,约有20—30%的人感染以后会有关节痛的症状,大多数关节痛症状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逐渐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超过半年甚至一年,造成一些后遗症,比如劳动力下降,还有关节活动障碍等。

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

需要加强防护吗?

夏天正是蚊子繁殖的季节,而伊蚊在我国也是广泛存在的,很多人担心自己所在的区域是否也会出现携带病毒的伊蚊。

对此,刘起勇表示,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讲,已经进入蚊媒的快速生长和快速扩散的时期。没有疫情的地区不必过度担心,一般性防护即可。有流行病例的地区要加强灭蚊和个人防护,特别是在临近病例的区域,要做好有组织的灭蚊、防蚊和群众参与的防蚊灭蚊行动。

据此前报道,截至7月23日,上海市无本土基孔肯雅热病例报告。

图片

另外,这两天,“顺德一村通知全村准时在家点蚊香”的消息引发关注,这样真的有用吗?对此,刘起勇表示,大家统一行动效果确实更好。

一般来说,在一个地区灭成蚊要用超低容量喷雾,接触到喷雾的蚊子在死亡之前肯定会逃逸,可能会进入房屋。如果大家都在屋内点蚊香,不仅能赶出屋内的蚊虫,也能避免室外的蚊虫进来。大家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外面再由专业队伍通过超低容量喷雾灭成蚊,效果会大大提高。

图片

编辑:柚子

审稿:钱程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