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硅巷”来了“AI成衣架”

衣架上,格纹连衣裙的褶裥流动。流动,是视觉上的动态变化——设计师用代码控制电机,褶裥模拟出火焰跃动。而这条裙被归属为智能可穿戴设备。

长宁区定西路“上海硅巷”创客厅,两个成衣架立在显眼位置,衣架上展示的服装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实践作品。未来,在这个名为SeekerLab的数智服务实验室,“上海硅巷”所在街区将联合东华大学开展更丰沛的时尚科创实践与数智艺术创作展示。

以往,时尚的展示主场是秀场T台。如今以“设备”之名落子科创街区,意味深长。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吴亮这样看待时尚接驳科技:“带来启发。从实用维度看,这种设计与日常生活尚有一定距离。但它突破了人们对某一类消费品的认知界限。科技打开了设计的可能性,也让传统纺织业提质升级。”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刚刚落幕,“智能红利”溢出效应就落脚在梧桐深处。在“上海硅巷”,这样的跨界合作创新比比皆是,要素交互交融碰撞出灵感、激发创新活力——大院大所打开院墙,将重点实验室、楼宇载体等科创资源向外释放,助力研究成果在本土落地转化,进而实现产业化。

跨界集群往往比同业同质集群产出更大效应,相关主体要善于为各种要素制造关联,通过生态网络的经营和搭建形成新的发展势能——由此实现“推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发展持续突破、智能红利更大释放”,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包亚明研究员这样理解。

弥合“智能鸿沟”也释放出设计的人文指向

格纹连衣裙的制作竟用上编程——在创客厅,参观者惊讶。实际上在纺织行业,此类跨界已不是新鲜事。研发端,东华大学用新型智能纤维编织成智能纺织品,无需芯片和电池便可发光。市场端,当设计师接触人工智能,有经营主体迅速给出反应——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印在面料上,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印染花色。这些印染加工后的成品面料已走通海外市场……

不同要素碰撞的前提是能相互激荡出生产力。

科技驱动提升了纺织业的生产效能,但对于创意浓度极高的时尚产业,这种跨界如何能恰到好处,弥合“智能鸿沟”,让更多融合AI技术的成品能落脚现实需求力、购买力,实现融合?

吴亮认为,面向产业的跨界,其底层逻辑在于洞见“需求”,再去做人们需要的跨界设计。“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过程中挖掘出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我们敏锐地捕捉时尚产业中的‘先头技术’‘先头部队’,更要对市场需求充分认知,两者双向奔赴,再去做解决问题的创意。这才是有意义的融合。”

比如,时尚服饰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表达,链接人与人的关系。流动的格纹连衣裙设计者、东华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本科生卢菘宇这样回忆创作历程:一次看火舞表演时,共情到艺术家表达的生命力。受此启发,他试着用流动褶裥模仿火舞表达的蓬勃能量,“人与人之间能通过服饰感受到正向的能量支撑,就是设计的人文指向。”

在创客厅展示期间,不同行业的参观者主动与卢菘宇交流更前沿的创新技术。这也让他重新思考从概念设计到转化落地的现实路径。卢菘宇的指导老师、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张茜告诉记者:“跨界交流,也让年轻设计师有更多维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创意设计天马行空,感知市场反应可以让他们有更精准发力的方向。”

吴亮的研究生课程如今就在创客厅进行。最近一堂课,他特意请来将AI融入服装设计并获国际一线品牌青睐的设计师来作讲座,给学生的天马行空找一个着陆点。

强化关联凸显科创在文化艺术维度的显示度

在“上海硅巷”,更深层次的跨界需构建在对区域优势的认知以及未来产业的预判之上。

近两年,“上海硅巷”先后释放出约10万平方米载体,有了“硅巷No.1”、武夷新象限、翡悦里、新秀汇等一批新科创新空间。不同于传统科技园区,在这里,服务新技术、新业态的产业空间,促进社区交流的生活空间,以及增强街区活力的艺术空间并存。

梧桐深处,“无边界”科创空间应运而生。“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空间优化是必然举措,目的不仅为了更宜居,也需对未来产业发展空间进行集约布局。”

基于对未来产业预判的重构,是更高能级的迭代。“基于产业基础、区域优势,就能为预判开启思路。以长宁区为例,文化艺术底蕴相对深厚,能否探索科创在文化艺术维度上的显示度值得思考。”包亚明这样举例。

6月,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展览。美术馆内呈现了包括人工智能主题设计、太空空间设计实验、乡村振兴品牌设计、建筑艺术研究等多方面的作品,聚焦AI时代的人文设计。

打造科创街区,不是重开一局,重在“盘活”的能力。包亚明认为,区域要素资源的能级提升以及彼此联动,还有许多探索方向。比如,在文化艺术资源和科创资源之间搭建平台,强化这种关联。

作者:苏展

文:苏展图:采访对象供图编辑:单颖文责任编辑:王嘉旖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