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关于BIM管综深化我有话想说…

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建筑产业信息化的流程,「 BIM 」的概念也逐渐得到了普及,越来越多的项目采用 BIM 技术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品质。

可用的时间久了,却也觉得不过如此。特别是对于现场一线的施工员或者具有丰富实际工程项目经验的工程师来说,BIM 的作用仅限于设计图纸的翻模以及初步的管综。最终的成果模型或图纸并不能很好的「 结合现场实际 」的施工工序、工艺等。对于优化管线,节约成本,降低施工难度等并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许多具体细节的管线排布优化施工方案还得现场拍板。

因此对于 BIM 更高层次的「 信息化 」和「 数字化 」,他们更不会去了解和应用。万丈高楼平地起,虽然整个建筑产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必将是未来的趋势,BIM 的发展与运用也必将越来越深入和成熟,但是现阶段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基础细节,一定能为 BIM 这座高楼打下更好的基础。

「 管线综合 」是 BIM 技术现阶段最基础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点,因此做好管综,让 BIM 成果真正落地实施,得到认可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在管综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 电气篇 -

一般项目中,水电风三个专业,「 电气专业往往是最不被重视的 」,在不少机电 BIMer 的理解中,电气专业的工作内容是最简单。

无非就是按照设计图纸,绘制一下电缆桥架模型,再详细点的内容就是加一下电箱点位等。

进行管线综合时也是本着能桥架进行翻弯避让的直接「 翻 」桥架,模型中经常会出现短短十几米甚至几米的桥架翻了一个又一个弯,甭管桥架内敷设了多少根或者多粗的电缆,「 翻就完事了 」

▲ 图一

「 图(一)所示 」,一处机电管线并不复杂的区域,所有系统的桥架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翻弯,且不说如此多弯头增加的人工和材料成本,光是后期拉电缆就会让现场的工人头疼许久,再有些难以弯折的大电缆,怕是连桥架盖板很难以盖上去,按照此方案,在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成本、整齐美观等各方面怕是都很难以让人认可。

▲ 图二

「 图(二)所示 」情况为4路由配电房接出的母线槽,为了避让风管和保证净高,全部上翻,梁格内翻越风管,此现象常见于一些新手以及缺乏一定专业基础常识的从业者的管综模型中,此处的问题并不复杂,只要对母线槽的安装与造价成本有一定了解,绝不会采用此种方案。

「 母线槽的材料成本 」特别是带角度的配件相较于镀锌铁皮风管的价格属于非常昂贵了,现场施工往往也是厂家实地测量,尽可能减少母线槽的路由长度以及不必要的翻弯。

此方案光增加的材料成本便远超于风管和桥架避让母线槽的成本之和。

▲ 图三

「 图(三)所示 」情形常见于一些管线较为密集的走道,通常情况下桥架居于综合管线的上部和中部,按照此剖面方案,桥架的按照并无问题,后期敷设电缆时则会由于下方水管以及两侧墙体的阻挡,导致没有足够的上人空间以及操作空间,增大施工难度甚至无法施工。因此进行桥架排布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现场工人的操作空间。

➤ 根据笔者的了解

不少的机电 BIMer 对于电气专业图纸的解读「 仅限于 」找出电气桥架的路由进行「 建模 」和「 深化 」,涉及到电气专业系统图以及平面图则是直接忽略,对于桥架内敷设哪些电缆,电缆的材料、规格等则毫不关心,那这样的话,电气专业的管线优化则无从谈起。

桥架只是电缆的载体,其本身的材料价格相较于其内电缆的成本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进行管线优化时,考虑到其内电缆敷设的长度,尽可能的优化其路由,「 减少电缆材料的消耗 」或者「 减少规格较大电缆的敷设长度 」,哪怕适当增加了规格较小电缆的长度才是正确的方向。

电气专业的管线优化或者说整个机电专业的管综优化,绝对「 不仅限于调调管线解决碰撞 」,更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项目特点、后期使用情况等提出合理的建议。

「 如图(四) 」,此处区域为住宅的项目的入户门区域,如果仅是机械教条的建模,考虑安装和碰撞,此处的可视对讲门铃的点位并无不妥,可如果考虑到实际使用情况和开门安全等情况,点位移至开门一侧是否更为合理一些?

▲ 图四

机电建模很简单,真正做好管综却非易事,只有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加深实际项目经验的积累,以此为基础才能真正体现 BIM 管综的优势,你我共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