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能否“被推翻”?不妨听听他自己怎么说

最近,一则“燕山大学教授宣称推翻相对论”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据悉,相关项目已被推荐入选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而面对奖项目录公示后的公众质疑声,该教授表示,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研究有很多公式推导错误,“我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知识就是来源于大学一年级所学的物理学知识。”

细数来,前有“熟鸡蛋返生”,后有“文科生太多让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随着类似新闻频出,“推翻相对论”的言论也算不上惊世骇俗。尽管搁着学科壁垒,但这一问题也并非不可讨论,在理论与科学之外,智识与文字范畴内,不如听一听爱因斯坦自己怎么说。

本文摘选自《我的思想与观念 :爱因斯坦自选集》,集中阐述了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念、学术教育与科学探究之源头。这或许可以让我们知晓,人人都敬仰伟大的科学家,并非是认为他提出的理论不可质疑、不可反驳和永不能战胜,而是他通晓科学真理的魅力、目的,秉持罕见的思想独立性、直觉乃至先见,背离道德说教、功利主义和优越感。这也应是我们一切研究的前提。

01

不要把任何人当作偶像来崇拜

我们这些终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啊!每个人都是这里短暂的过客;目的何在,他并不知晓,尽管有时自认为感觉得到。

但不必深思,从日常生活就可以知道,人是为别人而存在的——首先是为这样一些人,我们自己的幸福完全依赖于他们的愉快和健康;然后是为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同情的纽带将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紧密相连。

我每天无数次地提醒自己: 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于别人的劳动,无论是去世的还是健在的,我必须尽力以同等程度回报我已经领受和正在领受的东西。

我强烈向往俭朴的生活,并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们过多的劳动而心情沉重。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终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简单纯朴的生活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我完全不相信人会有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强迫,还要符合内在的必然。叔本华说:“人能做其所愿,但不能愿其所愿。”从青年时代起,这句话就一直激励着我;面对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困境时,它总能带来慰藉,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幸好有这种认识,使责任的重负得以减轻,避免对自己和他人过分苛责,并且有助于培养一种幽默的人生观。

客观地讲,探究一个人自身或所有生物存在的意义或目的,我总觉得是荒唐可笑的。但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决定他的努力方向和判断。在这个意义上,我从不把安逸和享乐看成目的本身——我把这种道德基础称为“猪群的理想”。

照亮我前方道路的理想是善、美、真,它们不断使我充满生活的勇气,使我乐观面对人生。倘若没有志同道合者的心意相通,倘若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上永远也达不到的客观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是空虚的。

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名、奢侈——我总觉得是可鄙的。

对于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我有着强烈的感受,而对于直接接触他人和社会,我又表现出明显的淡漠,这两者之间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过客”,我从未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家庭、朋友,甚至是我的直系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从未失去一种距离感和保持孤独的需要,而且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人们会清楚地发觉,与别人的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并不足惜。这样的人无疑会失去一些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但也因此能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避免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

每个人都应当作为人而受到尊重,不要把任何人当作偶像来崇拜。我一直受到别人过分的赞扬和尊敬,这并非我个人的功过使然,而实在是命运的嘲弄。这大概源于许多人无法实现的一种愿望,他们想了解我以自己的绵薄之力经过不断努力所获得的几个观念。

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美好的体验是神秘体验。这种基本情感是真正的艺术和真正的科学的策源地。谁要是不了解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和惊异感,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黯淡无光的。

我不能也不愿想象一个人可以超越肉体死亡而存在;让那些脆弱的灵魂,出于恐惧或荒谬的唯我论,去拿这些思想当宝贝吧! 我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知晓和窥探现有世界的神奇结构,能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显示于自然之中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 ,哪怕只是极小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02

一切皆因文明进展过快所致

只要考察一下生活和工作,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我们几乎所有的行动和愿望都和别人的生存紧密相关。

我们注意到,人类的整个本性和群居动物的本性非常相像。我们吃别人生产的食物,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知识和信念大都是以别人创造的语言为媒介,由别人传授给我们。 倘若没有语言,我们的心智能力将会贫乏得如高等动物一般;因此不得不承认,我们相对于动物的主要优势就在于生活在人类社会里。

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离群索居,孤立无援,那他的思想感情中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将会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个人的本质和意义与其说是凭借他个人,不如说因为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员,从生到死,他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存在都由社会指引。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于增进人类的利益有多大贡献。我们根据一个人在这方面的态度来判断他是好是坏。初看起来,我们对人的评价仿佛完全依赖于他的社会性质。

但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很容易看到,我们从社会中获得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就,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还是道德方面的,都是由世世代代有创造性的个人所取得的。有人发明了用火,有人培育了可食用的植物,还有人发明了蒸汽机。

唯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甚至还能为社会生活建立起新的道德标准。 如果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判断的创造性个体,社会的前进就无从想象,就像如果没有社会土壤的滋养,个体人格的发展就无从想象一样。因此,社会的健康既取决于个人之间密切的社会结合,又取决于个人的独立性。

现在来看看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社会的情况怎么样?个人的情况怎么样?

与以前的时代相比,文明国家的人口稠密多了;今天欧洲的人口大约是一百年前的三倍,而第一流人物的数量却不成比例地减少了。只有少数人因其创造性的成就而为大众所知。组织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领导人物,这在技术领域尤为突出,在科学领域也已达到很显著的程度。

泰戈尔、爱因斯坦

杰出人物的缺乏在艺术领域特别显著。绘画和音乐明显退化了,基本上失去了对大众的吸引力。今天,文明人正在遭受个人尊严的沦丧。难怪有不少先知预言,人类的文明很快就会衰落。我并非这样的悲观论者,我相信更美好的时代正在到来。我想简述一下这种信心的理由。

在我看来,目前之所以呈现衰败之象,乃是因为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生存竞争大大加剧,严重损害了个人的自由发展。但技术的发展意味着,为满足社会需求,个人必须做的工作越来越少。 同时迫切需要计划分工,使个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有了这种保障,加之个人能自由支配更多的闲暇和精力,他的个性就能得到发展。这样一来,社会就可以恢复健康。

希望未来的历史学家能将今日社会之病症,解释成怀有远大抱负的人类的童年疾病,一切皆因文明进展过快所致。

03

清醒而冷静地打量一下时代

学术职位有很多,睿智高尚的教师却很少。宽敞的报告厅有很多,真正渴望真理和正义的年轻人却很少。大自然的制造品有很多,但其中意的产物却很少。

这一点我们都知道,那为何还要抱怨呢?难道不是向来如此,将来也将一直如此吗?诚然,我们必须接受自然的安排,但还有一种类似于时代精神的东西,即一代人所特有的心灵态度,彼此传递而给社会打下了独特的印记。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为改造这种时代精神而尽自己的力量。

试把一百年前大学里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的精神与今天流行的精神做对比。那时,他们相信人类社会能够得到改良,尊重任何诚恳的意见,并保有伟大人物曾为之献身奋斗的那种宽容。在那些日子里,人们为一个更大的政治统一体(时人称之为“德意志”)而奋斗。热衷于这些理想的正是大学里的学生和教师。

如今,也有人在渴望社会进步,渴望宽容和思想自由,渴望有一个更大的政治统一体,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欧洲。但大学里的学生和教师已经不再体现人民的希望和理想了。任何人只要清醒而冷静地打量一下时代,就必定会承认这一点。

我们今天聚在一起就是要省视自身,做出判断。本次聚会的外因是“贡贝尔事件”。这个宣扬正义的人以满腔的热情和极大的勇气,光明正大地揭露了许多未受惩处的罪行,通过写书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为他所在大学师生的排挤对象。

绝不能允许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我深信,任何不带偏见地读过贡贝尔著作的人都与我有同感。若想建立一个健康的社会,像他这样的人是不可或缺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所读的东西来判断,而不是任凭道听途说。

果真如此,贡贝尔事件纵使有不光彩的开端,也可能变成好事。

04

防止把成功当作人生目标,

向年轻人灌输

学校向来是将传统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的最重要手段。与过去相比,这更适用于今天,因为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载体已经弱化。因此,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比以前更依赖于学校。

有时候,人们只把学校当成把最多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服务于活人。它应当培养年轻人那些有益于民众幸福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让个人像蜜蜂或蚂蚁一样仅仅成为社会的工具。因为如果一个社会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目标的标准化个体所组成,那将是一个不幸的社会,不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恰恰相反,学校必须以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为目标,而个人要把为社会服务看成最高的人生理想。

但如何努力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道德说教来实现呢?绝对不是。言语永远是空洞的声音,沉沦之路总是伴随着对理想的空谈。但人格的形成不能靠耳闻口说,而要靠行动和付出。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实际做事情。儿童初学写字是如此,大学毕业写博士论文也是如此,哪怕只是背一首诗、写一篇作文、解释和翻译一个文本、解一道数学题或练习体育运动,也都是如此。

但每一项成就背后都有动机做基础,而任务的完成又会强化和培养这种动机。这些动机极不相同,其差别对于学校的教育标准极为重要。做同样一件事情,既可能出于恐惧和强迫,或者对权威和荣誉的追求,也可能出于对事物的兴趣爱好和对真理与理解的渴望,亦出于每个健康孩子都拥有的神圣好奇心,只是往往很早就消泯了。

同一件事情的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可能大不相同,全看这件事情的动机是害怕受到伤害、个人私欲,还是对快乐和满足的渴望。大家都认为,学校管理和教师态度肯定会对学生心理基础的塑造有影响。

在我看来,最糟糕的做法莫过于学校主要用恐吓、强制和制造权威等方式进行教育。这样做会毁掉学生们健康的情感、真诚和自信,它所造就的是百依百顺的人。

第二种动机是好胜心,或者说得婉转些,是期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这种动机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倘若没有这种精神激励,人与人的合作是完全不可能的。希望得到同仁的赞许肯定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凝聚力之一。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建设与破坏的力量比肩而立。期望得到认同和肯定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比同事更好、更强或更聪明,则容易导致唯我独尊的心态,这对个人和集体都是有害的。因此,学校和教师都应避免使用那种导致争强好胜的简单方法诱导学生勤奋学习。

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选择理论曾被许多人用来鼓励竞争精神。一些人甚至试图以伪科学的方式证明,个体之间这种破坏性的经济竞争是必然的。但这是错误的,因为人在生存竞争中之所以有力量,正因为他是过着社会生活的动物。蚁丘中单个蚂蚁之间的交战对于生存没有什么意义,人类社会的个体成员之间也是如此。

因此,应当防止把惯常的成功当作人生目标向年轻人灌输。成功人士从同伴那里获得的东西,通常要远远多于他为同伴所做的贡献。然而,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获得了什么。

在学校和人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获得成果的快乐,以及认识到成果对社会有价值。我认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唤醒和强化年轻人的这些心理力量。只有这种心理基础才能让人愉快地追求知识、艺术等人类最高财富。

与使用强制或者唤起个人的好胜心相比,唤醒这些创造性的心理能力确实要更难,但却因此而更有价值。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天真爱玩的倾向和对获得认可的愿望,然后引导孩子进入一些重要的社会领域。这种教育主要建立在希望取得成功和得到认可的基础上。如果学校从这种观点出发能够成功运作,新一代的学生就会予以高度肯定,并把学校布置的任务像礼物一样来接受。我就认识爱上学甚于放假的孩子。

这种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中有如一位艺术家。如何在学校培育这种精神呢?这就像一个人要保持健康一样,并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还是有某些必要条件可以达成。首先,教师应当在这样的学校里成长;其次,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自由来选择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因为强迫和外部压力同样会扼杀教师在工作中的乐趣。

如果各位用心听到这里,也许会对一件事感到奇怪。我已经详细阐述了应当用何种精神来教育年轻人。但我既没有谈教学科目的选择,也没有谈教学方法。应以语言文字为主,还是以科学专业教育为主呢?

我的回答是,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次要的。如果年轻人以体操和步行锻炼了自己的肌肉和耐力,他以后就什么体力活都能干。思想的训练和练习动手动脑也是如此。因此,有位机智幽默的人对教育定义得不错:“一个人若是忘掉他在学校的一切所学,剩下的便是教育。”因此,对于更注重古典文史教育的人与更注重自然科学教育的人之间的争论,我并不急于偏袒任何一方。

但我反对这样一种想法,认为学校应直接教给学生那些日后可直接用于生活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生活的要求太过多样,学校的专门化训练是不可能满足的。除此之外,我还反对把个人当作没有生命的工具来对待。学生在离开学校时应当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这应是学校始终不渝的目标。在我看来,即使是对专业技术学校来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的,尽管那里的学生会从事非常明确的职业。

永远要把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而不是获得专门的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那门学科的基础,又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行动,他自然会找到自己的道路。与那些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培训目标的人相比,他也会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

最后我想重申,这些听起来毅然决然的话仅仅是我的个人见解,所根据的不过是我做学生和老师的个人经验罢了。

本文节选自

《我的思想与观念》

作者: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果麦文化

出版年: 2020-10

编辑 | 巴巴罗萨

主编 | 魏冰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