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这篇《诫子书》收入了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就内容而言,提倡“静”、“俭”,这和中国古代讲究沉稳、慎重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又是诸葛丞相的遗教,因此很被后人看重。特别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经常做成标语牌,挂在学校走廊上。
可什么是淡泊,什么是宁静,这样的问题属于“乍一问谁都知道,再一问哑口无言”类型,淡泊名利,心态宁静,似乎就是答案本身了。
再者,诸葛亮为何一定要求儿子宁静淡泊,人生过得热烈一点行不行,慷慨大气行不行?当然也可以,诸葛亮曾经赞誉关羽“绝伦逸群”,可见他并不觉得做人只有一种模式,之所以如此教诲儿子,其实是另有缘由的。
八零后诸葛亮功业很顺遂,二十八岁就成了刘备的高参,四十岁任蜀汉丞相,同时录尚书事、假节,之后又兼领司隶校尉,集军政、监察大权于一身,是蜀汉名副其实的首席权臣,可他在生娃这方面比人慢了一步,一直没有儿子,因此从兄长诸葛瑾那里过继了一个孩子,名叫诸葛乔。
三国时候,国与国关系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么紧张,诸葛亮和身在吴国的诸葛瑾经常通信谈论军务,他跟孙权、司马懿之间也有书信联系。有一回,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被任命为东吴军队的后勤主管,负责粮草事宜,诸葛亮觉得不合适,写信给陆逊说,自家侄子粗心大意,不适合管粮草,他觉得不放心,麻烦跟皇帝说一声换个岗位。陆逊跟孙权一反映,居然还真就给换了。
这要在别的朝代,一定是里通外国的大案。
诸葛乔过继的时候大概已经成年,诸葛瑾还特意禀明孙权,取得同意后才将诸葛乔送往蜀汉。按照当时的礼法,诸葛乔享受的待遇和嫡子一般无二,诸葛亮安排他学习带兵,“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官拜驸马都尉。
没成想,公元226年前后,四十多岁的诸葛亮又有了一个亲生儿子,取名诸葛瞻。这个孩子特别聪明,诸葛亮理应喜上眉梢才对,可他却另有隐忧,几年之后,他给兄长写信说:“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得为重器耳。”
八岁的孩子(按今天的算法是七岁)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诸葛亮认为孩子成熟太早,长大后容易轻佻,所以才写下了这篇《诫子书》,希望儿子能够稳重一点。写下《诫子书》不久,诸葛亮就去世了。
诸葛瞻作为丞相之子,在蜀汉百般受到关爱,后主刘禅将女儿嫁给他,封骑都尉,袭爵武乡侯,累迁至尚书仆射,加官军师将军,他也一直活在父亲的影响之下,朝廷偶尔颁下善政,蜀人都传言是武乡侯在皇帝面前说话了。
这对诸葛瞻来说,既是好事,也是沉重的负担,他一辈子倒是真的“淡泊、宁静”,没有特别出众的功绩,直到邓艾伐蜀时,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一同战死,算是延续了父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遗志。
诸葛亮过继的儿子诸葛乔二十五岁时去世,这时他在家族内部的竞争对手、弟弟诸葛瞻大约两岁。诸葛亮其实还写过一篇《诫子书》,劝儿子喝酒不可过量,诸葛瞻没到喝酒的年龄,那么这封书信很可能是写给诸葛乔的。也许诸葛乔因为弟弟出世,自觉前途无望,沉迷于饮酒?这当然只是猜测了。
仔细了解一下背景就知道,诸葛亮之所以用“淡泊、宁静”来要求儿子,实在是因为担心儿子个性轻狂,“诸葛一生唯谨慎”,他希望儿子小心无大过,是基于当时残酷的政治环境,不得不作出的告诫。
诸葛瑾死后,诸葛恪在东吴地位越来越高,最后因为北伐失利,吴主借机将诸葛恪族诛,这似乎应验了轻佻致祸的古训,也凸显出“淡泊与宁静”的重要,但这都只是表面现象,三国到了中后期,鼎立形式趋稳,内部竞争加剧,皇帝集权是必然趋势,吴主不再能容忍权臣出现,才是诸葛恪的真正死因。假如诸葛瞻和堂兄诸葛恪一样手握大权,恐怕也难免灭族之祸。
所以诸葛亮《诫子书》中的“淡泊与宁静”,考虑的并不全是心性修养,而是希望儿子在政治更稳重。如果诸葛亮知道嫡子嫡孙会因为自己的缘故,不得不以死明志,而他全心辅佐的阿斗投降后“乐不思蜀”,会不会后悔呢?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刘备遗言中那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简单明快,比淡泊、宁静这种虚头八脑的话,可操作性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