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办公和生活的场景是什么样的?

贾凡,蜜蜂科技创始人。本文为凤凰网2020年4月采访实录。

3980字 | 7分钟阅读

总第786篇商界大咖文

谈行业:

BEEPLUS的模式

还不能用传统市场定义

凤凰网:BEEPLUS一直在说"致力于探索和重新定义人们一天中2/3的时间怎么过"。我特别好奇,你的一天中2/3的时间是怎么过的?

贾凡: 自从进入到3月就很忙了,我们一季度的合同签约量已经赶上去年一整年的量了。所以我平时基本上以工作为主,休闲时间锻炼一下身体,和朋友聚会什么的。创业阶段,工作优先。

我们有个理念,叫"BRING LIFE INTO WORK",就是将生活化的场景带入到工作当中。办公和生活的场景,我们认为未来是可能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是不相分离的。因此在我们打造的办公空间中,我们将社交大堂、糖果会议室、午休舱、冥想室和BEE Market零售场景融入其中,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办公体验。

而最终对BEEPLUS而言,我们其实做的事情就是以空间本身为载体,去探索和定义人们未来的办公和生活的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也是我现在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凤凰网: 说到办公,BEEPLUS所说的"办公空间定制"业务,它属于一个什么门类,或者说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吗?

贾凡: 我们2015年成立这家公司的时候,就选定在了"空间"的这个市场领域,不管是办公空间、零售空间还是其他形态的空间,这个本质一直没有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级的空间定制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需求。企业每年需要重新租赁办公室。特别是现在国家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加速,一些新兴产业的导入,都是需要空间载体的,所以这块绝对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但是传统的设计和装修行业并没有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果你装过房子,你就知道工程没有一个不延误工期的,没有一个不追加预算的。过去大多数的工程,他会先低价中标拿你这个单,做一半,说不好意思,当时没谈清楚,或者这个东西咱俩理解的不一样,那要的钱又不一样。所以 反复改期,反复追加,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我觉得太痛苦了。

在过去几年的时间,BEEPLUS开发的每个项目,我们都很在乎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我指的产品就是我们对每个项目的设计、建造,到对人性化需求的一些考虑和研究,所以我们很注重这方面的积累。后来我们发现慢慢的它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我们有能力把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营的整个流程串联起来,成为一个一站式服务的专家。所以我们从2019年正式推出了"大中企业定制及楼宇托管"这个业务,专门针对这种企业级的空间定制业务。而且 我们有信心提出这样一个承诺,就是项目"0"延误,工程"0"追加。这是我们对整体服务的把控和专业能力的体现。

凤凰网: 对于企业装修,或者政府主导的产业空间载体,有点到了房地产(领域)了。你觉得如果现在的装修公司或者是一些装修的平台,他们想要入局来做你们现在做的事情,有可能吗?

贾凡: 完全没可能。首先设计公司是不会碰建设的,他们不懂。拥很强美感的施工装修公司,我觉得也不太多,而且作为施工装修公司,从人员、管理团队和基因来讲,他们做不了运营的事,尤其精细化运营的事。装修公司最主要成本是什么?是工人的成本。但是BEEPLUS是不养工人的,这里面的成本就千差万别。我们也是不买材料的,某种程度上说,装修公司是我的下游企业。 BEEPLUS和装修公司的区别绝对不仅仅在于运营,而是在于产品的前期概念规划、设计的能力、打造的能力、运营的能力以及品牌的号召力,这是缺一不可的能力。

我做的事儿就有点像苹果做的事儿,我们和装修公司的关系,有点儿像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苹果做什么?苹果开发产品,做客户渠道,做品牌,卖概念。苹果把 iPhone研究出来,iPhone的组装和生产都是富士康在做的,但最大的利润是苹果拿走了。我们和装修公司的关系也是这样的,我们实际上是卖一种生活方式,卖我的概念、卖我的产品、卖我的解决方案。所以你看全国范围内,有一家看起来酷酷的装修公司吗?没有吧。

凤凰网: BEEPLUS是酷酷的装修公司加运营公司?

贾凡: 我们是酷酷的设计,加建设,再加运营管理的公司,以及未来的生态型公司。目前可能没有一个词能很清晰地定义我们在做的事,但至少我觉得我们是个酷酷的公司。

谈竞争:

BEEPLUS的竞争力

别人难以复制

凤凰网:你认为,这项业务,或者说这种商业模式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这片市场,你认为是蓝海,还是红海?

贾凡: (空间定制)这个市场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刚需型市场,而且刚需是年年都存在的,所以 我们只需要把刚需的市场的存量,用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思路把它挖掘出来,解决掉,把市场占有率提高,就可以了,它不是个新市场。 而且从我们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和数据增长来说,也能判断这种需求是绝对存在的,而且增长是非常强劲的。

另外尤其在政府方面,我觉得中国现在很多很多大的公共配套的项目,投资强度都是非常大的。现在政府也越来越倾向于用一些做得好的市场化的企业,去解决精细化管理运营的问题。政府实际上是愿意做好的东西的,但需要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去落地。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机场。你看新加坡最新的机场T4航站楼,它是2017年启用的世界最佳机场,它就是最典型的理想的公共建筑。从开始的整体架构,空间规划,室内设计,到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再到商业运营、招商引资,艺术品装置设计,以及文化的建设,还有最后的精细化管理,它绝对是一个标杆和样板。 在未来的中国,任何空间配套、任何地产项目都要往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去走的。

传统的地产商,拿地盖楼,然后卖出去赚大钱,这种精细化运营的"小钱"他是看不上的。但是 恰恰这个行业最难做的,最需要花时间精力的,是最需要沉淀的,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事儿。

凤凰网: 既然是一片蓝海,那么这样的一个商业模式,您认为目前是否有人(企业)能和BEEPLUS竞争?

贾凡: 我认为未来一定会有的。但是目前细分到办公领域来说,我认为还没有。因为从产品来说,BEEPLUS一定是最强的,设计能力BEEPLUS一定是最强的,再加上供应链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 我们能把这些优势串联起来,形成一套"一站式服务"的解决方案,这个是我们的核心能力。 未来这套解决方案里面还可以加入很多新的元素,比如我们的智能化硬件、空间生态的打造、和C端联动的会员体系……很多人认为的所谓BEEPLUS的竞争对手,其实还是换了个包装,继续做转租空间的"二房东"生意,这里面有本质的区别。

凤凰网: 你提到"会员体系",但是目前BEEPLUS的主营业务还是针对B端的空间。从空间到人,你怎么去打通这两者之间的阻碍呢?

贾凡: 我们商业模式是To B加To C。一个空间项目,买单的是企业,但我们真正每天打交道是企业的员工,是C端。所以我们为什么想把这些办公室的运营管理工作做起来?我们最后想成为的绝对不是一个管理公司,而一个生态型的公司,我要把这些人连接起来。一旦把人连接起来,我的平台上就有可能数以万计的企业,数以百万、千万计的人,这件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将来人们最值钱的就是时间。 微信为什么厉害?因为大家愿意在上面花时间。如果人们将来在我服务的空间里面工作,我会有很多的场景可以提供给你,包括工作的场景,也包括工作以外的场景。

我们最终想做的生态有点像的支付宝,只是支付宝是完全纯线上的场景。我们更多是从线下走到线上,可能路径不一样,因为线上没有机会了,基本都是寡头的机会,我们反过来,一旦我线下的壁垒够高的话,线上的人是下不来的。

谈创业:

BEEPLUS

拥有中国"第二大"的联合创始团队

凤凰网: 我们再问一个比较个人的问题。在你心中,有没有一个企业家的偶像?

贾凡: 马云是我比较喜欢的企业家,Steve Jobs是一个,Elon Mask是一个。

我喜欢 Steve Jobs对于品牌和极致产品的追求,这也是我觉得苹果这家企业的伟大之处,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Elon Mask是他敢想敢做,富有想象力,并且真的能把这些事情落地的能力。

马云,我比较喜欢他的情怀。BEEPLUS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和成长,其实是受阿里巴巴的影响是蛮大的。马老师激励了一大批人,而且带着一个武侠的精神,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且真正在影响和改变很多东西。

另外我可以透露一个秘密,我们和阿里巴巴的注册日,公司的成立日是同一天,都是9月10号。这不是 有意的,我们也是后来无意当中发现的。

凤凰网: 你也是大学创业成功的人士。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吗?

贾凡: 阿里他们有18个创始人,中国可能这么多年来,创始团队的规模第一是阿里,第二可能就是BEEPLUS了。团队当中,有些是我的高中同学,有些是我的大学同学,短则七八年,长的有十几年时间在一起,大家都没散掉。我们能团结在一起,对这个公司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基石,这种感情和这种信念是在发挥着基石的作用,然后才能团结更多专业的人进来。

我觉得所有事情的核心还是人。因为再好的创意和想法,没有人去落地也是不行的。再差的事情,如果人对了的话,可能路也会越走越宽。 实际上我最开始创业的项目是餐饮行业,是个很脏很累的行业,但我在这个行业里就积累了很多,学习了很多。然后我做联合办公也是世界上最难做的生意之一。但是我们通过生意锻炼了我们的团队,然后积累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们能走得更远。

凤凰网: 从创业到现在,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贾凡: BEEPLUS已经做了五轮融资了,我们去年做了B3轮融资。在整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挑战是持续的。对于公司发展规划,明年或者后年的样子,你其实心里已经想得很明白,但是今年你就需要不断地跟别人说,这个过程有人信,有人不信。你怎么把你说出去的东西去实现,这个的压力是很大的。

我是一个不断给自己压迫感的一个人,或者说不断逼着自己往前走的一个人。我会不断地调整我的目标,很多人可能觉得完成之前既定的目标就会开心很长时间,但我的目标一直在前方。 我从小就很要强,我觉得好强其实是一个人蛮核心的竞争力,它在不断推动你往前走,只是会让自己很难受。

凤凰网: 回顾整个创业历程,你觉得最重要的三个点是什么呢?

贾凡: 情商、毅力和努力。

凤凰网: 没有运气?

贾凡:我觉得运气是建立在努力的基础上。你只有努力够了,才有可能遇到运气。如果你努力不够,遇到了运气,很快就会灰飞烟灭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