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侗族村寨建筑文化特色

民族建筑文化博览(八)

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以气势恢宏的鼓棱为中心,河溪上翘首如腾龙般的风雨桥,村边凉亭、山林溪河相互辉映着。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村寨奇景。这些建筑都是侗族人古朴自然的精神风貌的象征。向世人展示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们为建筑学、民族民俗学以及建筑美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侗族民居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一,是侗族人民对我国建筑文化的一大贡献,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一、侗族村寨的类型

侗族村寨的选址一般来说都是依山傍水,村前是清澈的溪流,村后是茂密的树林或竹林。侗族喜欢聚族而居,一般是一个房族共住一个村寨。侗族村寨整体布局大致可以分为平坝型、山麓型、山脊型和山谷型四种类型。平坝型侗寨,地平线开阔,傍水而不依山,寨子被田坝围绕,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是最先形成的侗寨。山麓型侗寨是境内最主要的侗寨类型,其特点是依山傍水而居,功能、设施与平坝型寨子相近。山脊型侗寨,一般是迁人较晚或从平坝型、山麓型寨子分迁而形成。其特点是民居分布在一条山梁上,稻田在两边的山冲里。山谷型,亦称混合型侗寨,为数不多,它兼具山麓型和山脊型两种侗寨类型的特点,即在一个山谷里形成的侗寨,既有山麓型的自然村,又有山脊型的自然村。

不论哪种类型的侗寨,虽然规模不一,布局形式也不同,但在布局的内容和功能上是基本一致的。一般而言,一个村寨是以鼓楼为中心,鼓楼是侗寨的独特标志,是村民政治、文化的中心。福桥架在寨子上下游,桥既是侗族人重要的交通设施,又寄托着侗族人美好的愿望,是侗寨的又一个标志性建笕。风水林在寨边或寨后,既可美化环境,又是村民心中神圣之地,人们将风水林的枯荣视为整个村子盛衰的先兆。

图 1 侗族村寨

下面是几个享誉中外的侗寨。

竹坪侗寨:竹坪侗寨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岩洞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南40公里,距岩洞镇政府所在地有9公里。由寨老、寨母、寨间、边烂、得大、高赏、边演7个自然寨组成,各个自然寨之间相隔不到1里路,历史上称为 “三百竹坪”,是方圆百里较有名的侗族村寨。竹坪,侗语称为“觉丙”,意为苍翠的竹林中的坪子,又含有抡拳将瘟疫驱出境内的意思。竹坪是个美丽的村寨,四周山峦环抱,古树参天,一条洁自如玉带的小溪环绕过村前。走近村口,一座古朴的石桥和花亭把村寨点缀成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风景;寨中耸立着雄壮的鼓楼,以及布局整齐、工艺精美的花街和青石板路面,加上独特的侗族干栏式建筑民居,风景优美如画。

黎平肇兴侗寨: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占地 18万平方米,居民800余户,4000多人,号称“黎平第一侗寨”。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兰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大寨五个大团都有自己的鼓楼,即“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被称为“肇兴鼓楼群”,是侗乡鼓楼之最,蔚为壮观。肇兴侗寨在穿寨而过的小河上,还建有五座小型拙朴的花桥,以配鼓楼。其仁团、义团的花桥、鼓楼与戏楼,匠心独特。

图 2 贵州肇兴侗寨

三宝千户侗寨:三宝干户侗寨位于榕江县车江乡坝区,是全国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区,由三四个大小不一的侗寨连成,分上、中、下宝寨,合称“三宝侗寨”。

二、侗族村寨中的特色建筑

(一)鼓楼

侗族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建筑形式,也是侗寨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有“见到楼,必是侗寨”之说。鼓楼是侗族吉祥如意的象征,兴旺的标志。因此侗寨修建鼓楼是全寨所有人的共同荣誉和意愿,寨中人把它当做一件喜庆大事来看待,家家为此出钱出力。侗族的鼓楼是按族姓分别建造的,一个族姓一座鼓楼。鼓楼顶层悬挂一个长形细腰的牛皮大鼓,鼓楼因此而得名。如遇兵匪骚乱劫掠,或发生寨火,族首便派人上楼击鼓求援。

图 3 侗寨的鼓楼

(二)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这种吊脚楼式的住房建筑,仍保留着古越人干栏式建筑的传统特征。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为人居,有卧室、客房、堂屋、灶屋,并设有火堂,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房侧房后。当今侗乡的吊脚楼,全是杉木结构,以原木为柱,凿榫穿枋衔接成整体骨架,楼板和壁板用开槽相拼接,紧密牢固。吊脚楼的底层,以前大都是篱笆式的竹竿,木条维护四周,而今逐步发展为改装的壁板、砖墙。

图 4 侗寨吊脚楼

(三)风雨桥

侗寨大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竹篾桥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座落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马安寨的程阳桥是风雨桥的代表。因桥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风雨,故称风雨桥。

它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梁桥。其结构以桥墩、桥身两部分为主。桥墩底下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黏合石料砌成菱形的墩座。上面铺放数层并排的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上盖起瓦顶长廊桥身。桥身为四柱抬楼式建筑,桥顶建造数个高出桥身的瓦顶。数层飞檐翘起。美丽、壮观。五个石墩上各筑有宝塔形和宫殿形的桥亭,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都雕刻了人物、山水、花、兽类等绘画,色泽鲜艳,栩栩如生,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

图 5 侗寨风雨桥

(四)水井

在侗族地区,人们很重视水井和凉亭的建设。水井位于寨子两头或后面,视人口多少和水源情况而定,凿一两个、五六个,甚至十来个。井的形状有瓢形、牛头形、枧筒形、长方柜形、正方柜形或圆形的。一般以长方柜形为最多。有的地方由于水源丰富,既有方柜形的,又有枧筒形的;后者便于装水,一二分钟,便可装满两桶水。水源小的地方,就只好弄成柜形的,靠它长期储水,汲水时用瓢舀到桶里。柜形水井,都用六块完整的青石板围成。里面凿一块孔让水流进柜里,外面一块上边凿开缺口让多余的水溢出,保持井水的流动。上面一块为盖,外张里合,留口便于舀水。在水井下方,常常另辟洗菜槽和洗衣槽;在水井上面,往往盖上凉亭,以遮雨水和落叶,保持饮水清洁。亭子外侧安置了长凳,供人们小憩。

(五)凉亭

侗乡凉亭,常建于山坳、路中或路旁。供行人歇息之用。凉亭都是由人们自己动手或自筹资金修建起来的。“有的凉亭旁边还立有石碑。刻有建造人和捐款人的姓名、款数及建造时间。凉亭坏朽,也有人主动献工献料将其修复。有些老年人,为了表达心意,常将自己编织的草鞋或种植的烟叶挂在凉亭之上,以供行人自己取用,并且分文不收。” 许多凉亭都建于山泉之旁,亭边多有古树遮阴。凉亭多用杉木建造,大小不等,形式不一,有的用青瓦遮顶,有的用树皮覆盖。亭内两边安有通间长凳,供过往行人避风躲雨歇息乘凉。

图 6 侗族凉亭

(六)寨门

侗族村寨多建于依山傍水之地或山间峡谷之中,多由一个姓氏几个家族或几个姓氏多个家族组成,少的十几户或几十户,多的数百户乃至上千户,单家独户的很少。

侗族村寨周围常有维护设施,或设篱笆栅栏或筑土墙,或垒石墙,或栽野刺。小的村寨开一个寨门出入,大的村寨开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寨门出入。寨门具有多种功能:一可防御外敌人侵;二可防止家禽外出糟蹋庄稼;三可作为迎宾送客之场所。因此,侗族人民对寨门的修建是很讲究的。

侗族寨门的框架有四柱、六柱或八柱;有一间、两间或三间大屋的;有独立于寨边的;有与鼓楼连接建造的。大门一般为两扇,其余则用本板装饰。寨门高度有一丈多的,有两丈多的。寨门屋顶,有的盖瓦,有的盖杉树皮;有的前后两面倾斜倒水,有的四面倾斜倒水;有的为人字形,有的为宝塔形。寨门四角,有的装四个斗拱蜂窝作为装饰,有的只在门前上方装两个斗拱蜂窝作装饰。门柱、门板、门壁,有的雕龙绘凤,有的画鸟绘花。门前地面嵌有圆形或方形大石板,石板上刻有双鱼戏水图案。寨门与村寨之间有石板路或花街路相接。寨门一般与风雨桥相映。它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侗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图 7 侗族侗寨寨门

(七)戏台

侗戏大约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才出现。最早起源于贵州,后来经广西进入湖南。侗戏的鼻祖是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腊洞的吴文彩,他编的《梅良玉》是历史上第一部侗戏。距今已经有两百多年了。侗戏最开始是在露天坝上演出的,但是一到雨雪天气。露天的台子就没法使用了,因此侗寨里慢慢出现了戏台。

图 8 侗族古戏台

侗戏建筑必须既要有演戏的台子,也要有看戏的坪,这两点是必不可少的。为亍便于老人和小孩去看戏,戏台的选址一般不能离村寨太远,因此只能将戏台建在村寨之内或者村寨旁边。侗寨中的戏台往往和凉亭联系在一起。凉亭中的公坪可以用作看戏、对歌、跳舞、吹芦笙的地方,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的村寨由于地形条件不允许,凉亭和戏台分开来建,也有的几个村寨共建一个戏台。

三、侗族村寨的神圣空间

(一)村寨内部的神圣空间

侗族的信仰属于多神信仰,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等。其信仰还受到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影响。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中,最重要的是萨崇拜。

侗族人崇拜祖神“萨岁”,即原始时代的大祖母。“萨”,侗族的原意是母之母,由于母系社会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因,“萨岁”有可能是母系社会的首领。后代逐步加以神化,将其尊崇为部落的保护神。侗族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祭“萨”的习俗。“萨坛”是侗族地区十分重要的承载侗族传统宇宙观和祖先崇拜的场所。

图 9 侗族祭“萨”

(二)室内神圣空间

与大多数南方少数民族一样,侗族人民在民居内部设置火塘和神龛,作为他们日常生活以及精神活动的主要场所。

1.火塘

火塘在侗族的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被认为是祖先寄居的地方。在侗族建筑中,吊脚楼和鼓楼当中都设有火塘。火塘,又叫“火坑”,也有的地方称“火铺”,是在房内用土铺成的一米见方的土地。以前,火塘里有三块石头,以备烧火煮饭之用,后来,都改用铁三脚架。火塘内终年烟火缭绕,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燃料为木柴。在许多少数民族中,火塘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为人用,也为神居。火塘是鼓楼的中心与内部空间的焦点,并已形成了侗族特有的文化——火塘文化。人们围坐于火塘四周讨论政事、谈论家常、娱乐欢歌,并最终产生火神崇拜。

2. 神龛

侗族人为祭祀祖先,通常在堂屋内设置神龛。神龛的地位十分神圣,一切凶器如刀、剑、戟、戈、矛、弓、弩等,甚至棕索,都不能放置其上。否则,视为对神的大不敬。会招致惩罚。

四、侗族族村寨的社会空间

侗族的氏族组织被称作“款”,村寨中有以地域为纽带的,也有部落联盟性质的“合款”。“款首”负责召集众人商议款内大事,订立款约、款规。商议御敌、团结等问题;也负责组织新修水利、开山造田、评议物价等生产、经济活动,同时惩罚违反款约的人。进行这些活动都需要有聚众、集会、议事的场所,鼓楼成为执行款约、排解各种纠纷的场所和必然的公共活动空间。

五、侗族建筑仪式及程序

侗族在修建民居的过程中,表现出许多极富内涵的仪式。如兴工发墨礼仪、上粱抛粱礼仪、上大门的礼仪、进新居的礼仪等。

(一)兴工发墨礼仪

侗家起屋,提前请好地理先生择定吉日,哪天兴工发墨,哪天竖柱上梁,择定好后及时转告建房的木匠师傅。

要发墨时,主人家用张上方桌,摆上香纸蜡烛、茶水、糖果、瓜子花生、酒杯三个、清水一碗、大米一升、“刀头”一个、红包一个,还要摆上师傅墨斗、曲尺、刨子、斧头,点香烧蜡,一般先敬鲁班先师。师傅手提清水碗,口中默念咒语,敬请仙师光临。

念完后,放下碗,拿起斧头,用斧头在木马上连击三次,气势汹汹地赶走一切凶神恶煞。接着用斧头削放在木马上的中柱结疤,用刨子推光一面,拿墨斗朝推光一面弹一线,在弹线时又唱。在鞭炮声中,用蘸饱新墨汁的新墨线,清晰地弹在中柱上,表示发墨兴工。

(二)发槌竖柱仪式

建筑木房的工匠师傅发墨兴工后,就开始动工兴建。到竖屋的前一天,主家请人先排好扇,以便待到第二天吉日吉时按时发槌竖柱。发槌的槌由造屋师傅预先造一个新的,造好后,用红纸把新槌两端包好,用三色丝线捆牢。

第二天吉时发槌启用的礼物和兴工发墨相同,只是多加了一只雄鸡。

图 10 侗寨传统建筑

木匠师傅同发墨仪式时一样,默默念完请仙师咒语后,主家把雄鸡递给师傅说“有请”。师傅接过后接着唱,唱到此,师傅动斧杀鸡,用鸡血染在中柱和千金枋上。然后在噼里啪啦的炮声中,在人们的吆喝声中,左中排的柱子徐徐升起,发槌竖柱的仪式就结束了。

(三)上梁礼仪

俗话说“玉柱朝天天赐福,金梁盖地地生财”。大厦的落成以安放梁木为标志。在安放梁木的时候,师傅要上梁、踩梁、抛梁,亲戚朋友来祝贺,村寨弟兄来恭喜,红色的对联贴在新柱上,“紫微高照”的红纸大字贴在中堂高高的二梁枋上,用红纸写着“天无忌、地无忌、年无忌、月无忌、日无忌、时无忌, 鲁班在此,百无禁忌”的咒语张贴在中堂的楼桥过竿枋上,新屋里熙熙攘攘,人人喜笑颜开,个个兴高采烈,充满着热闹祥和的气氛。

(四)发梁木

是大厦落成的两个礼仪之一。由香椿木或同蔸双珠杉木加工好了的梁木,漆上红色,经师傅用红布或“亚亮布”把历书、毛笔、新墨、茶叶、禾谷、一小锭金或银,通过五色线包好后,放到新屋的中堂里,等待师傅发梁。发梁所用的礼物和前面发槌发墨相同,吉时到了,主人捉上一只雄鸡,给师傅发梁。等唱完一段,这时,拿起斧头杀鸡,把鸡血染在梁木上。边染边唱,唱一段后,把鸡放下,拿起一把三尺长的竹筷,对梁木再唱,师傅用三尺棍量一下,接着唱。

梁木在经久不息的鞭炮声中缓缓地被拉上中堂,安放在中柱顶上。这时,主家的妇女在中堂里架锅生火,哗哗地酥起油茶,整栋新屋溢满香气。

(五)上梁、踩梁、抛梁仪式

发梁仪式结束后,接着就进行房屋落成的另一个礼仪,即上梁、踩梁、抛梁仪式。主人把长木梯摆在中堂左边的中柱位置,要师傅换新布鞋登梯上梁,师傅一边上梁一边站在楼梯边唱赞歌。唱完赞歌开始踩梁。踩梁结束之后,紧接着是抛梁。师傅从梁上投下四对糍粑,主人家在下面拿笋筐接住。接着抛撒糍粑、泡茶、糖果、花生、瓜子等物,来客哄抢。中堂内的人开始沸腾起来,呈现出人声鼎沸的场面,象征落金落银的盛旺景象。

图 11 侗寨新建民居

(六)财门落成礼仪

财门,就是大门。大门疾成那犬也要举行隆重仪式,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礼仪的举行:木工师傅在大门里面,外面有老寿星、财帛神、文曲星三星来敲门。等三星唱完后,众人把柴火扛进柴门,送进大堂,象征“开门送财”。然后随同三星、师傅、东主一同共进茶席。

总的来说,侗族的建筑文化特色从村寨的选址,到建筑的选材与建筑风格,都是该地区侗族同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结果。不管是运用了汉族文化中的“风水”来选址,或者是为适应自然环境而采用的干栏式建筑,还是各种建筑仪式,都蕴含着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同时也展现了侗族同胞们的生存智慧。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