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临近,默茨上台已无悬念,魏德尔亮出亲俄信号,新的联盟要诞生了吗?
距离2月23号的德国大选只剩几天时间,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支持率依然领先,达到了30%左右,默茨作为基民盟领导人,很大可能继任总理。极右翼德国选择党尽管支持率位居第二,但由于各“民主党派”和德国民众的抵制,很难与联盟党联合组阁,除非该党的支持率突破50%,否则注定无缘总理,但这并不妨碍德国女豪杰的诞生。近日选择党总理候选人魏德尔表示,该党希望与俄罗斯建立“良好关系”,并力争结束对俄制裁。此外选择党是对乌援助的坚定反对者。
几天前,魏德尔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后者称“选择党才是未来”;而参加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美国副总统万斯,把德国总理朔尔茨晾到一边,与魏德尔举行会面。种种迹象表明,德国的亲俄派正在全面崛起。
如果魏德尔上台,德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将迎来颠覆。除了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外,魏德尔主张削弱欧盟权力,甚至公投脱离欧盟,缓和对俄关系以获取廉价能源,这种政见在整个欧洲都是一个“异类”,只有匈牙利等小国“惺惺相惜”。魏德尔对内则主张加强边境管控,提出“两年清零计划”对付非法移民,取消乌克兰难民的良好待遇等。如果选择党上台,德国中间派和保守阵营的政策将被全面推翻,尤其是对待移民方面,德国的“民主外衣”或被彻底撕下,对此前总理默克尔果断踩下“刹车”。
本月初,默茨与选择党合作推动移民提案后,默克尔强调这是一个“错误”,并敦促所有“民主党派”超越党派界限,在事实基础上真诚合作。此外德国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仅慕尼黑就有约25万人进行和平示威,反对与选择党合作。在政界和民间的反对下,魏德尔想上台几无可能,而在社民党不到20%的支持率下,朔尔茨很难战胜默茨,德国大选或许已无悬念。未来的变数在于,联盟党是与社民党合作,成为“黑红”组合?还是与社民党和绿党合作,再现三党联合执政的老路。
德国政治正被欧洲的“价值观”裹挟,不管是在移民问题上刻意表现出的“民主”,还是在俄乌问题上的“政治正确”,都是西方典型的叙事逻辑。德国也是对乌援助最多的欧盟成员国,总金额在280亿欧元左右,仅次于美国,德国还积极接受难民和移民,但换来的却是工业衰退、社会不稳和经济乏力。讽刺的是,欧盟带领各成员国紧跟美国战略,但特朗普政府却在防务、经贸和俄乌问题上频繁“背刺”,这或许是极右翼在欧洲逐渐兴起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