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中国丨一人一站!渤海之上“观天人”

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渤海A平台国家基本气象站

位于渤海西南部

距离天津港约74海里

坐落于我国海上第一个现代化油田

——埕北油田

海上气象作业环境恶劣

极端风速38.6米/秒、最低气温达-15.7℃……

图说:卫星视角下的渤海埕北油田A平台

自1988年建站至今

该气象站连续35年不间断开展观测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海上有人值守气象站

这里常年仅一人值守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接力传承!获取海洋气象一手数据

气象站处于埕北油田A平台甲板一侧

高于海面约35米的镂空钢架之上

从空中俯瞰

埕北油田犹如一颗“海上心脏”

近五年,该油田原油产量保持在

每年40万吨以上

在海上设立气象站

收集和记录海洋气象数据

以“一手资料”预测海洋天气和气候变化

服务海洋气象业务和石油产业发展

35年来

该气象站经历了杨树林、杨文杰

两代海上气象人

父亲杨树林2004年作为第一代海上气象人

顺利完成出海生涯

儿子杨文杰接替“上岛”

借助百叶箱、风杆等气象装备接力传承

继续在这里记录风云变幻

由于长期饱受高盐、高湿、强海风等

恶劣环境的“洗礼”

杨文杰皮肤黝黑

但声音依然洪亮、眼睛炯炯有神

如今他已在海上气象站驻守近20年

埕北油田A平台总监陈超介绍

埕北油田与气象站不断健全协同工作机制

气象部门为渤海油田

所有采油平台、钻井平台和服务船舶等设施

提供精准的气象信息

为应对台风、暴雨、冰雪等极端天气

提供有效预报预警

驻扎深海!“观天人”不忘初心

打开百叶箱记录气象数据

爬上风塔检修,记录云和天气现象……

气象工作者需要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

于每日8时、14时、20时定点开展观测

人工读数并记录在观测本上

还要完成订正、输入、发报等任务

汛期海上天气尤其多变

一旦遇到大风、强降水、大雾等突发天气

杨文杰需要每半小时收集一次数据

并在3分钟内向陆地发报

该数据能够帮助天津乃至华北地区预报

受海流、海盐气溶胶和海洋生物等影响

还需要气象工作者

定期对温度、通量传感器探头等

进行清理维护、更换和标校

以保证观测质量

海上常年大风不断

气象工作者必须格外小心

进行观测或维修设备时

他们会身穿救生衣、腰系保险绳

猫着腰、顶着强风登上最高处进行操作

如今渤海上虽有部分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

但埕北A平台气象站的人工观测

仍具有重要的业务和科研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离不开气象服务保驾护航

气象站的监测数据如同一把“标尺”

深化了国内对海-气相互作用的认识

发展了“睿图-海洋”区域海气耦合数值

预报系统

研发了渤海西岸雾生消

对大气边界层结构演变的响应及预警技术

持续夯实新时代海洋气象工作基础

进一步深化海洋强国气象实践

以站为家!用实干诠释大担当

每年有200天在海上

海上气象工作者注定与家人聚少离多

渤海已成为他们的另一个故乡

没有热闹的街道、没有家人的陪伴

大海令气象站“与世隔绝”

杨文杰第一次上平台足足待了42天

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

一本书来来回回地翻

比起常规的28天班期更加难熬

在通信尚不方便的时期

上了平台就只能

靠海事卫星电话与陆地沟通

直到近几年通信信号的接入

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变得便利

……

在我国广袤的海洋及海岛上

还有许多无人气象站

以及为其提供保障

开展海洋科学实验的“观天人”

从渤海到黄海

从东海到南海

他们登上岛礁、追逐浮标

在广东博贺

他们在海上建立观测试验平台

在上海金山

他们顶着台风施放探空气球

在海南三沙

他们驻守海岛默默坚守

……

正是这些勠力奋进的气象工作者

用实干实绩

以建设海洋强国新作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总策划:张超文 李俊 冉瑞奎

总监制:钟昊熹 周宁

统筹:李敏康 程瑛 张书旗 文晶 朱胤元

刘建敏 徐文彬 段昊书 张妍

终审:曹建礼

编辑:高涵 陈梦婕 张芸梦 张艺腾 高汇标

记者:王亮 李子硕

实习:冯晓艺

卫星遥感与技术支持:曾迎迎 郭建伟 江育东 郭超 石沛沛

中国行业报协会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现场云

中国气象报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张樵苏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