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报 | 人工智能(AI)领域最新人事变动汇总-2024年12月第3周

特斯拉制造副总裁、中国工厂负责人宋钢离职,疑似加入远景能源,汽车与零件质量高级总监费文进接棒

特斯拉制造副总裁、上海工厂厂长宋钢数月前已提交辞呈,12 月 18 日(周三)是他的最后工作日期,最快将在数周后入职远景能源,远景能源是一家专注风机与储能系统集成的能源公司。

宋钢是老汽车人,曾在上汽通用和福特工作,2018年加入特斯拉,成为中国工厂001号员工,曾和特斯拉高级副总裁朱晓彤共享同一个开放式办公位,宋钢辅佐朱晓彤,帮马斯克走出“产能地狱”。工厂厂长是特斯拉中国除朱晓彤外最关键的职位,统管上海工厂一期、二期、电池、电机的工厂。特斯拉中国除了供应链归美国总部管,其余制造相关部门均由工厂厂长管理。

特斯拉上海工厂厂长一职,将由汽车与零件质量高级总监费文进接任。费文进负责的质量部门,与各段工艺都有接触,熟悉生产全流程,本人也非常有干劲。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开建,当年落地,当年投产,产能迅速拉升。2019年年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速度,就已达3000辆/周。2020年,宋钢率队建设生产Model Y的二期工厂,该工厂后来成为全球产线效率最高的工厂。同时,他不仅负责整车制造,还统管电池和电机工厂。

在早期参与建立上海工厂的人士中,除了朱晓彤和宋钢,另一位关键人士是上海工厂二期车间前负责人朱人杰,因其汽车制造管理能力优秀,于 2023 年初被调任至特斯拉美国得州工厂负责 Cybertruck 的量产,但这次未能创造奇迹。朱人杰在今年 4 月特斯拉的全球大裁员中宣布离职,据我们独家了解,他当时拒绝了朱晓彤的另一项任命,选择加入一家中国创业公司。

金舸任蔚来“小车”第三品牌萤火虫总裁

金舸,蔚来副总裁、firefly萤火虫总裁,1980年出生于湖北,来自“汽车世家”。他的父母都是东风汽车的老人,18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2002年,金舸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2005年,金舸离开校园参加工作。颇让人意外地是,他先去了香港,在汇丰银行做了2年管培生和客户经理。

2007年7月又回到上海,加入上汽,转行成为一名工程师。在上汽一待就是十四年,平均每2年就会换一个岗位。

2009年1月,金舸被派往上汽通用英国技术中心,担任总经理助理,此后金舸便一直在上汽通用品牌工作。金舸在英国大大扩充了技术栈,从专业的电子电气人才,转变为了解底盘、内外饰、动力总成等各个方面技术的T字形人才。

2年以后,金舸调回国内,升任上汽通用总经理助理,开始全面接触整车产业链。

此后八年,金舸历任豪车组副主管、GEM平台项目主管、紧凑型、MPV和高端车型等多个产品线执行总监。先后负责过MG3小车、别克GL8、凯迪拉克CT5等多款车型的研发,曾长期领导开发的GEM平台,后来荣获上汽年度技术创新奖。

或许是因为负责开发的车型很全面,再加上有海外经历,2021年年底,金舸接到了蔚来的邀请,想约着聊一聊。和谁聊?蔚来001号员工、产品副总裁李天舒,蔚来执行副总裁周欣,以及李斌。两个月的时间,和三位高管合计聊了六轮后,金舸决定加盟,在2022年开始主导萤火虫项目。

2024年9月,金舸升任蔚来副总裁,近期又正式以萤火虫总裁身份走向台前,与李斌一起透露了许多关于萤火虫的信息。

萤火虫定位“高端智能小车”,对标宝马MINI和奔驰Smart,该品牌在国内只有一款车,firefly萤火虫既是品牌名,也是车名,车的尺寸介于MINI和Smart之间,定价会参考宝马纯电MINI。

人工智能(AI)领域人事变动简讯:

原今日资本合伙人戴丽丹Fay已于数月前加入小红书,负责公司战略业务,承担CSO(首席战略官)角色。据了解,戴丽丹将向小红书CFO章子琦汇报,后者在前任CFO杨若离职后担任小红书非业务部分负责人。截止发稿公司暂无回应。

12月20日,此前多次在朋友圈发布惊人言论的极越汽车公关负责人徐继业,被极越汽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通报批评。徐继业,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营销系本科,此后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营销系硕士学位。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1世纪商业评论创刊团队、版块主任。后加入百度,担任百度市场公关部高级总监、百家号业务部总经理(M3C职级)。此后,先后担任平安好医生市场副总裁、一亩田副总裁,猫头鹰找货创始人。2024年初,徐继业加入极越汽车,担任公关负责人。

12月17日,有博主爆料称,小鹏汽车挖了东风日产一整个座椅团队,特指“日产大沙发团队”。对此,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座椅团队的核心岗位确实有部分同学来自于“以舒适而著称的车企”,但并没有网上讨论的“一锅端”那么夸张。东风日产方面也表示,双方同为广州本地的车企,人员流动也是正常的行业现象,但绝对没有用词中的那么夸张。

阿里旗下的AI应用“通义”近期正式从阿里云分拆,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此次调整包括通义To C方向的产品经理,以及相关的工程团队。调整后,通义PC及App团队与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平级,原有的通义实验室,仍然留在阿里云体系内。此前,阿里旗下的大模型家族“通义”,包括应用层的“通义”App、PC端,均属于阿里云体系。其中,通义大模型家族由达摩院开发——达摩院的主要职能,更偏向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而阿里云又是一个To B业务,也不适合投入进直面To C市场的应用开发和推广中。

奔驰12年大中华区负责人易位,现任奔驰产品战略和转向负责人奥利弗·托恩(Oliver Thoene),明年2月开始接替胡伯特·唐仕凯(Hubertus Troska),担任奔驰大中华区CEO。胡伯特·唐仕凯1988年就加入奔驰,开始担任海外销售公司经理,至今已经过去36年。其中有12年,唐仕凯都是在中国度过,他在这期间把奔驰在中国的销量翻了三倍,不过他今年64岁了,奔驰在公告中说,“董事会的年轻化开始了”。

AI视频初创公司爱诗科技完成近3亿元A+轮融资,全球用户超1200万,投资方包括蚂蚁集团、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国科投资及光源资本。爱诗科技专注于AI视频生成领域,其核心产品PixVerse在全球市场中常被列入第一梯队的产品。公司创始人王长虎表示,爱诗科技的目标是让每天活跃在短视频平台的数十亿普通消费者能零门槛地创作想要的视频。PixVerse支持生成10秒以内的高质量视频,清晰度最高可达4K,已达到商用级别。

12月18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醇氢科技宣布完成1.35亿美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融投后估值超15亿美元。

阿维塔科技完成超110亿元C轮融资,计划2026年IPO。本轮融资由长安汽车、渝富系基金、南方资产系基金、国投系基金、交银投资以及其他战略和市场化投资人共同出资。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阿维塔累计净亏损为71亿元,公司目标是在2025年第三、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智谱AI完成30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多家战投及国资,老股东君联资本等继续跟投。此次融资将用于智谱GLM大模型系列的研发,旨在扩展其在复杂推理和多模态任务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服务行业生态。成立于2019年的智谱AI,背后站着一群清华大牛——CEO张鹏本硕博均毕业于清华,董事长刘德兵、总裁王绍兰同为清华校友。张鹏在2002年从清华本科毕业后,便作为硕士研究生进入KEG实验室深造,此后他攻读清华2018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智谱在2024年的商业化收入增长超过100%,目前已推出多款AI产品,包括支持长文本处理和多语言的GLM-4模型,以及实时推理大模型GLM-4-Videocall。智谱的全球化战略也在加速推进,已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地设立总部和研究中心。

国内“AI+心理”领域头部企业镜象科技顺利完成Pre-A轮融资。其中,百度作为战略投资方参投本轮,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分寸资本联合参与投资,并持续担任镜象科技的财务顾问。深圳市镜象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多个重要标签——“学习强国”平台的唯一官方指定心理AI合作商、百度文心一言的AI心理健康战略合作伙伴、教育部心理热线官方唯一合作伙伴等等。

通用软体机器人公司万勋科技近期完成了近2亿元人民币的A轮、A+轮和A2轮系列融资。A轮投资由昊辰资本领投,蓝驰创投及顺为资本全额追投;A+轮由北京机器人基金领投,蓝驰创投全额追投;A2轮由元钛基金领投、德虎资本跟投。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以软体机器人技术推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在全球市场的普及应用。万勋科技是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全球领航者,其Pliabot®柔韧技术以软材料仿生肌肉和神经元智能复刻人类肌肉柔韧特性,具备高适应性、高负重比、高环境抗性、安全互动和成本优势。公司产品已应用于高空清洁、智驾充电、能源运维等多个行业,远销欧美、中东、亚太等100余个国家、地区和城市。

工业AI生成式设计与方案提供商设序科技近期完成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公司主要利用AI技术基于AIGE数据结构,提高工业设计、仿真、工艺及制造等环节的效率与质量,推动产业链生产力提升。创始人吴泳荣曾在蔚来汽车负责人工智能在工厂端的应用,并发现研发工程师在设计研发过程中存在重复劳动问题,这促使他创立了设序科技。公司的产品策略定位在AIGE方向,即人工智能生成工业的工程内容,通过AI技术改变工程师的设计习惯,协助工程师生成设计方案,并驱动底层技术实现设计软件的替代。在A轮融资中曾获得字节跳动、联想创投等知名企业上亿元投资。

智能影像设备品牌hohem浩瀚近日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顺为资本和君联资本联合领投,小米战投、云启资本、同创伟业、云沐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后,公司将加大对AI技术、影像技术、高精度自动控制技术的研发投入。

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商小雨智造完成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信息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独家投资。小雨智造专注于打造“一脑多形”的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

扫地机器人独角兽企业「云鲸智能」已完成数亿元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圳和无锡两大国资。自2016年以来,云鲸已融资8轮,金额达数十亿元,背后资方也包括李泽湘管理的清水湾基金、字节跳动、红杉资本、明势创投、源码资本等知名机构。今年截至11月11日23时59分,云鲸全渠道销售额突破17亿,同比去年大幅增长200%。

12月14日,小鹏汇天的 “陆地航母” 飞行汽车在上海核心商务区陆家嘴成功完成试飞,这也是上海的飞行汽车首飞,标志着以上海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探索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表示,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竣工;飞行汽车预计在2025年10月末取得中国民航的型号合格证,2026年有望让“先飞码”用户“飞起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透露,现场鹏友下了近100份小订。

美国150亿造车新势力Canoo闪崩,9位创始人全部跑路,股价断崖下跌97%。Canoo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有中资参与的美国电动汽车公司。2020年12月,刚刚成立三年的Canoo,就通过SPAC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最高市值达到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3亿。公司前身叫做Evelozcity,创始人斯特凡·克劳斯(Stefan Krause)和乌尔里希·克兰茨(Ulrich Kranz),曾是法拉第未来的CFO和CTO。他们都还曾出身宝马,前者曾是宝马汽车的CFO;后者曾是宝马i3系列车型的项目主管,被称为“宝马i系列之父”。后来,随着更多人加入,Evelozcity更名为Canoo,联创团队也扩展到了9人。新加入的7人,此前的身份也都不简单,大多是出身宝马、Uber以及福特的前任高管。而现在的CEO托尼·阿奎拉,其实之前是Canoo的投资人,是在公司完成上市并购前夕加入的,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长。当初的9位联合创始人已全部离开Canoo,独留曾经的投资人、现在的CEO,面对这一具空壳。

不想错过最新人事变动情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