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九十年代正逐渐成为30年前的回忆。
转得呼呼作响的深绿色电风扇、磕破一块皮的搪瓷茶缸、傻大黑粗的电视机上盖着的蕾丝镶边布罩……旧事物的轮廓随着时间愈发模糊。
但有些记忆是历久弥新的。周末的夜晚,太阳才刚落下不久,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目光投向荧幕。荧幕上,初出茅庐的杨澜和当时已颇负盛名的姜昆坐在一起,两人各自伸出左右手,比出那个在日后成为标志的手势,一同念道:“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这是1990年的4月21日,《正大综艺》播出了它的第一期节目。
1
辉煌的90年代
正大集团创办于1921年,创始人是泰籍华人谢氏兄弟——谢易初和谢少飞。谢易初有四子,分别取名为谢正民、谢大民、谢中民与谢国民,寓意“正大中国”。其中,四子谢国民自小就被送到汕头念书,后来更是在香港学习经济管理和商务。
谢国民曾说:“对中国,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许正是这份感情,孕育出了日后的《正大综艺》。
上世纪80年代,时任董事长的谢国民响应改革开放的号召,进入中国投资建厂,使正大集团成为第一个来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
邓小平接见谢国民时说:“你们弟兄几个的名字起得很好,连起来就是正大中国,这说明你们很爱国啊!”
而除了商业合作之外,谢国民还注意到,此时国内的晚间电视节目内容平淡——每到晚上8点左右,电视台上就没有娱乐节目了。他想,做一档兼备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综艺节目,或许能有效改善现状。
于是,在1990年,为了给国人提供一个“了解世界、开拓眼界的窗口”,正大集团与中央电视台达成合作,正式推出了《正大综艺》。而《世界真奇妙》,从一开始就是这档节目的核心栏目。
早期的《世界真奇妙》主要由旅游文化体验和现场猜谜两部分构成,旨在向观众展示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习俗。不过相比于节目本身,最先让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还是那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这段顺口溜如今听起来亲切、接地气,但在当时,就连主持人都觉得有些“傻呵呵的”。姜昆曾回忆说:“我们当时很正统的,但来自台湾的制作人江吉雄坚持要在大陆引进这句话,他说在港台用的都是这句话。”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相当于栏目的口号,可是当时只有我们这么用。
主持人不理解,只欣赏过晚会式综艺的观众自然更没法理解。节目开播后,有人将这句口号改编成“不看不知道,两个大傻帽”,既是调侃,也是嘲讽。
不过,《正大综艺》很快就甩掉了种种非议。在温饱基本被满足,“开眼看世界”成为一种普遍诉求的那个年代,这样一档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综艺节目简直是瞌睡送枕头。1993年,节目的收视率最高达到过惊人的22.6%,这不仅是因为缺乏竞争对手,也是因为节目本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在当时,“《正大综艺》外景主持人”甚至一度取代“科学家”成为无数孩子心目中最理想的职业。从芬兰的“午夜太阳”到亚马孙河流域的“口嚼酒”……是《正大综艺》告诉国人,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多么奇妙。
每期节目结束时,都会以翁倩玉演唱的《爱的奉献》作尾,这首歌也因此火遍大江南北。即便在今天,重听一遍那熟悉的、用各国语言书写的“爱是love,爱是amour,爱是rak,爱是爱心,爱是love”。
《正大综艺》辉煌的昨日仿佛依旧历历在目。
2
变革的00年代
千禧年后,《正大综艺》开始第一次重大改版。但实际上,有关要不要改,如何改的讨论早已开始。
1999年,《正大综艺》的节目统筹徐伟撰文《〈正大综艺〉怎么了》,明确描述出这个曾经辉煌的节目面临的窘境。1993年,栏目的收视率达到22.6~16.3%,到1996年,数据下滑至2.5%左右。再到1999年,收视率仅存1.32%。
这和各类电视综艺蜂拥而至、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开始兴起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但《正大综艺》本身的竞争力正在衰弱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时的节目组认为,要继续生存下去,一来自己特定的收视群体不能丢,“让观众了解世界的有趣和奇妙”的根本定位不能改;二来必须找出新的创意,要体现出和其他综艺节目的差异,明确自己的风格。
最后,“形式大改,内容维持原有风格”的改版方向最后被定了下来。2001年的5月20日,《正大综艺》正式改版,现场观众可以发表意见,通过答题成为幸运观众,电视机前的的观众则可以通过电话答题成为幸运观众,最后几位幸运观众比赛争夺节目冠军。
除此之外,节目组还向观众征集他们在旅游中拍下的趣闻、经历或者感受,这些作品完全由观众使用家庭摄像机拍摄,最终在新设栏目《我的世界真奇妙》播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其实已经有了早期Vlog的雏形。
从《世界真奇妙》到《我的世界真奇妙》,不难看出《正大综艺》制作理念的转变——仅仅向观众“介绍世界”已经不够了。经济水平发展的同时,周游世界已不再是外景主持人的专利——每个普通观众都可以成为节目的主角。
节目制片人何文新曾说:“‘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有点意外的东西’一直是《正大综艺》的独家特色,《正大综艺》还不想丢掉这些。”
让观众参与甚至主导节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正大综艺》总有点意外的东西,但国民日益开阔的眼界和“对世界的好奇心”却是一对不可调节的矛盾。为了维持住这份“好奇”,节目不得不一直变下去。
2006年,《正大综艺》推出新栏目《吉尼斯中国之夜》。在这个舞台上,耳朵拉汽车、摩托车走钢丝等等绝活轮番上演,就连为人所熟知的六小龄童老师,都曾凭借30秒眨眼300次的绝技拿到过“30秒内眨眼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GIF的帧率跟不上六老师的眨眼速度
2009年,《正大综艺》推出《魔术大联盟》特别节目,一度邀请了诸如克里斯·安吉尔、李宁等知名魔术师前来表演魔术。
从吉尼斯世界纪录到魔术演出,不难看出,《正大综艺》确实是一直想扣住“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的。
但现实是,为了吸引观众,为了活下去, “奇妙”不得不渐渐走向“猎奇”、“奇幻”。
3
挣扎的10年代
《正大综艺》扑腾出的最后一朵大水花,大概是2010年播出的《正大综艺·墙来啦》。
《墙来啦》是央视首次原汁原味引进的海外娱乐节目版式,也曾在全国同时段所有节目中位居收视率第一。节目形式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挑战者在移动的、刻有各种镂空图案的泡沫墙前迅速摆好姿势,穿墙而过。
以游戏为主要内容,以明星嘉宾做主角,从收视率来看,这可以算作《正大综艺》对以往形象的一次成功颠覆,而它收获部分差评的原因也在于此——这档节目仍旧挂着《正大综艺》的招牌。
看着明星身着紧身衣摆出各种古怪的姿势的确很滑稽、很有趣,但这已经和“世界真奇妙”毫无关系了。人们愈想念曾经那个寓教于乐的知识性综合节目,自然就会愈反感这个全程惹人哈哈大笑的纯娱乐节目。这大概不是《墙来啦》自身的问题,而是“正大综艺”这四个字的悠久历史所致。
《墙来啦》之后,《正大综艺》还分别推出过《谢天谢地,你来啦》《宝宝来啦》《正大综艺·脑洞大开》等栏目。这些栏目反响一般,但也显示出节目组的决心——时过境迁, “世界真奇妙”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抛弃的主题。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去,《正大综艺》只能另寻出路。
值得一提的是,做过数次尝试后,《正大综艺》自2018年推出,一直放送至今的《正大综艺·动物来啦》倒是和当年的《世界真奇妙》有些相似之处。同样是知识类综艺节目,同样是外景拍摄加现场猜谜的形式架构。
只不过,《动物来啦》的开场口号已经变成了“不看不知道,动物真奇妙”。
4
结语
三十年过去了,相比《正大综艺》,不少人更怀念的可能是《正大综艺》的子栏目《正大剧场》。
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正大剧场》引进了数量众多的海外优秀影片,大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
《侠胆雄狮》可能是那时不少人接触的第一部美剧
甚至直至今日,不少人仍对当年一瞥而过的某部影片念念不忘。
但即便是如此受青睐的节目,最终也在《正大综艺》一次又一次的改版中停播了——自诞生以来,《正大综艺》前后共推出过近百个栏目。对于一款综艺节目来说,三十年可能确实太长了,长到除了名字,已经很难再剩下其他什么东西。
《快乐大本营》刚刚推出并火爆全国的时候,《正大综艺》的编导贾颖曾将两者互相比较,认为《快乐大本营》的劣势在于内容局限于游戏:90分钟的节目插播4次广告,导致节目频频被打断;嘉宾一出场十几岁的孩子们就高呼“XXX,我们永远支持你”,主持人还要问他们一些诸如“某某嘉宾是哪一年出道的”这样的问题。“青少年盲目崇拜明星是正常的,但电视工作者不应该利用这种幼稚的狂热,对他们未成熟的思想推波助澜。”
而有趣的是,这些“劣势”放到今天来看似乎已经稀松平常,甚至很难对其进行批判。
《正大综艺》可能曾是国内最高傲,最有野心的一档综艺节目。它的制片人任建平在《重构大众文化本体的责任——对电视综艺节目的思考》一文中是这么写的: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共识,作为电视人,自己本身就要具备高雅的文化定位和艺术品位,具备独特的人格素养和文化理想;如果让功利意识成为我们这代电视人的驱动力,单纯的求奇、求异、寻丑、寻刺激,并使其渐渐成为一种时尚,那必将导致整个电视文化、电视艺术的劣质化,同时导致电视观众的低俗、低质。
到如今,《正大综艺》仍然在挣扎求活,但互联网早已取代了电视的霸主地位。
放眼各大社交媒体,你能看到人们用任何一种眼光打量世界,或崇拜,或同情,或不屑,或仇恨,唯独不再是“奇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