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拾上海记忆 聆听岁月回声⑥|八十万只马桶(1983)
【编者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40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双手,在中国这片神奇而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抒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我们策划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微听上观”系列特别报道,每一期报道都以中国改革开放为大背景,以“年度关键词”和“年度旋律”为小切口,讲述上海改革开放的感人故事,分享改革开放的动听旋律,深情讴歌改革开放的辉煌历程。今天推出第6期《八十万只马桶》。
八十万只马桶(1983)
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若干问题的>的通知》指出,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村工作的第二个“一号文件”。1月12日,邓小平在谈话中说,“一号文件很好,政策问题解决了。”……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1983年1月26日,罕见大雾笼罩上海,数万人破雾步行上班。27日,市政府领导发表谈话,市委办公厅发表通告,赞扬全市广大职工战胜浓雾,不误生产的主人翁精神。
1983年,我们推荐的年度上海关键词是——八十万只马桶。1983年2月21日,邓小平视察了上海胶州路农贸市场,仔细询问个体菜摊的经营状况。这一天他还去了曲阳新村看望普通工人家庭。上海市领导向邓小平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到2000年消灭上海还有的80万只马桶和80万只煤球炉,彻底解决上海市民的“住宅综合征”。
1983年,我们推荐的年度旋律是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1983年3月,电视剧《霍元甲》获准在广东电视台播出,成为香港最早一批进入内地的电视剧集。该剧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一下子红遍了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