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约的存废:30年代前半日本海军战列舰计划

一、伦敦海军条约与代舰

由于1927年的日内瓦会议尚未得出统一结论,所以1930年在英国伦敦再次召开了会议。1930年4月22日的伦敦海军条约缔结后,可替代主力舰的舰龄增大到25年,因此日本只能在1936年末才能建造金刚的代替舰。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依然抱有一丝希望,条约战列舰的设计仍将继续。伦敦海军条约本身对主力舰的要求还是标准排水量35000吨、主炮406mm,所以依然要有35000T代舰。同时考虑到会上有关进一步限制主力舰指标、仅建造小型战列舰的意见,也要进行小型战列舰的计划。

根据平贺让纪念站文件〔各国の軍艦要目メモ〕 (ID: 20680101)的记录,以藤本为首的舰本三部(后改为四部)在1930年进行了搭载12~14英寸、排水量20000~35000T不等的13个代舰计划。舰本一部从一开始就在计划的30cm与36cm炮,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系列以5000吨为进制,从20000吨到35000吨都有计划。有些文章认为这个是平贺让的设计,根据但原资料中的记录,能够证明这是藤本的设计。

为了方便阅读,后文将用日方转公制之后的称呼来代替英制口径,如:16英寸=41cm,14英寸=36cm,12英寸=30cm。

金刚代舰的后继者:35000T代舰

首先是自1924年就开始计划的35000T代舰,狭义金刚代舰系列的后续设计:新35000T代舰。在下一页中,有关于代舰和「BIG SEVEN」战列舰数据的比较。因为这份对照表并未提及代舰的基本参数和防御的数据,所以在此处,其余各舰的数据也一并省去。

大体上而言,这个设计依然是1928年舰本A 案的延续,基本设计一致,主要是细节上的改动。此处参考发现的一张舰本案标注图,整理而来的改动明细如下:

①副炮明确采用152mm,布局有所改动

②高炮采用新式的127mm炮,布局也有所改动

③主机出力增加到80000马力,航速维持26节不变

首先副炮上,目前已知1928年舰本一部已经有了55倍三联装152/155mm炮塔的计划,但152mm级别副炮首次上舰的具体时间仍是个谜,仅仅知道1929年的平贺X案采用了152mm副炮。舰本方面的具体情况并不明确,但这份文件可以证明1930年的设计采用了152mm炮。

另根据文件「平賀と金田少将トノ往復文書」(ID:21481301),新设计相较于1928年的第一案,将舰艏两座副炮由并排改为了背负布局,进一步将单舷火力强化到了10门,超过了靠炮廓式副炮堆砌数量得到8门火力的平贺X案。展望舰本案,从1927年的艏艉3组并排,到1928年的舰艉背负、中部新设副炮,再到1930年改舰艏背负,成功将单舷火力从最初的6门强化到现在的10门。背负式副炮的尝试对日本战列舰设计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直到A140系列依然有这方面的尝试。

高炮方面,采用了1929年新制式化采用的八九式127mm炮。127mm炮在采用之前常被简称为13cm,在舰本案标注草图中也不例外。从草图来看,新设计的四座高炮全部被转移到了后部舰桥上,围绕着舰桥主体结构布置于靠近顶部的平台。

1930年的新设计与此前一样,搭载了4具水上鱼雷发射器。鱼雷发射器的搭载位置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没有任何文件有相关记录。鱼雷在八八舰队时期保留的原因就在于其有效射程大,能够在炮战之前进行就进行发射,延长交战距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战列舰用鱼雷的用途越来越小,同时具有殉爆的风险,再加上条约战列舰吨位有限,应当将所有可利用的部分都用于炮战。就这样,老式战列舰在大改中拆去了所有鱼雷发射器,30年代的新设计也渐渐没有了鱼雷。

动力上,从1928年的78000马力增加到了80000马力,与平贺X案一致,航速则依然是26节。这样的修改可能是由于其他方面的调整,为了维持原有航速而做出的对策。具体情况并不明确,但考虑到1928年文件中经常提到的防御改正造成的航速降低,以及平贺X案将主装强化到381mm的情况,这可能与舰本案的防御强化有关,因为1934年的新设计主装厚度就已经是和X案相同的381mm了。文件上记录该设计能实现充分的防御,这也是9炮布局的优越性。

此外,舰本还进行了10炮和12炮的计划,但并没有多少详细信息。10门案与1928年的B案一致,也是2-4-4布局,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多了一门主炮。但是一门主炮的代价就在于重量上的不均,为了26节的航速,只能适当牺牲一下防护。而到了12门案,3座四联装固然实现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火力,但代价更为巨大:23节低速,还没有足够的防御。自此,12炮的追求算是遭遇了彻底的破产,退出了条约战列舰的舞台,仅仅在无条约时代的A140J3上重新复活。

总的来说,最终胜出的肯定是3座三联装的9炮布局,1934年的二伦战列舰群设计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像英国人的设想那样,进一步限制代舰的设计呢?

为了应对可能更为严苛的条约限制,舰本三部进行了35000T以下排水量的代舰的计划:

略微缩小:30000T代舰

在30000T代舰中,第一个方案(后文称8门案)就是在10门案基础上去除双联装、保留2座四联装的设计。这个设计能够实现8门41cm主炮、25节航速与充分的防御,这说明了2座四联装在减重上的明显优势,对条约战列舰而言是很好的设计。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35000T,在航速上会更加有利。只可惜当时对10门主炮(不得已9门也可接受)的要求太过严苛,为了2门主炮而做出了不小牺牲。

大概是为了维持26节航速,又出现了6炮的设计,分别是2座三联装和3座双联装。两个设计与8门案一样,都能实现充分的防御。2座三联装的设计实现了26节航速,这大概和缩短防护区减重有关,不过一节的代价就是2门主炮。而3座双联装的设计就没那么成功了,仅仅实现了和8门案相同的25节,可以说是失败的。鉴于这种情况,后来的1934年二伦战列舰群不再采用双联装主炮,航速也降低到25节了。

在41cm炮案之后,又出现了两个口径更小、但炮数更多的36cm案。这两个方案简直是按比例缩小的35000T代舰,因为布局也出现了2-4-4的10门案和3-3-3的9门案。与此前统一26节的35000T代舰不同的是,这两个设计统一采用的是充分的防御。所以,10门案的航速下降到25节,而9门案维持26节。这个情况与1928年的平贺两案基本一致,即10门案比9门案的航速低1节左右。

更小更少:20000~25000T代舰

吨位进一步缩小,就出现了25000吨级别的设计。防御要求适当,较30000吨级更为薄弱。由于吨位有限,又比较看重攻防性能,所以航速大都降低到25节,这也是小型战列舰的必要牺牲。

如果要继续搭载4门41cm炮,需要排水量25000吨。很显然,这个火力是相当贫弱的。所以在这个吨位下,36cm炮再度出现。在采用3座三联装的情况下,航速约25节(可能稍有不足),2座四联装则能真正实现26节的指标。

吨位再减小到20000吨时,肯定不能采用41cm炮了。在采用36cm炮的情况下,也就只能搭载2座三联装,实现6门火力而已。而采用更小的30cm炮,就能实现3座三联装的9门火力。

鉴于这样的情况,三联装炮塔、25节火力与适当的防御成为了小型战列舰的主流,奠定了1934年二伦战列舰群的设计风格。

二、无条约战列舰的初步研究

军令部的期望:藤本超战舰

为了配合舰船的设计,负责火炮开发的舰本一部也在进行18~20吋炮(46~51cm)研究。考虑到开发难度,一部认为从41cm直接增大到51cm难度过大,应该先开发46cm炮。最终进阶为海军技术中将的齐尾庆胜称,当时就得到上级让他开发46cm炮的命令。但到1930年为止,整个进程都处在基础研究的阶段。

在伦敦海军条约中,日本海军未能确保对美七成的最低限度要求,所以海军内部的舰队派逐渐占据了上风,军令部的势力也在扩张。军令部开始积极考虑废除条约之后的军备扩张,并在1933年派遣松田千秋和石川信吾开始考察确定新战列舰的指标,着手退出条约之后的计划。不光是军令部,舰本四部和海军大学校都在进行着采用51cm主炮的无条约战列舰的研究。考虑到从1932年起,舰本四部的江崎岩吉兼任军令部员,相互之间大概有密切的沟通。而对于退出条约后新建主力舰的主炮口径,各方意见尚未统一。考虑美国战列舰的威胁,军令部和舰本四部期望采用更大口径的51cm炮。而舰本一部准备按照顺序先进行46cm炮的开发,齐尾庆胜当时就得到了上级让他开发46cm炮的命令。

限制美国战列舰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宽度33.53米的巴拿马运河,宽度超过32.91米的舰船将无法通过。舰本四部开始尝试模拟搭载457mm炮的战列舰所需宽度,计算结果如下表:

根据计算结果得知,如果搭载9门457mm炮且舰宽被限制在32.91米,那么在23节的情况下也不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当时认为只有510mm主炮才能够在攻防性能上稳压美国战列舰。

10月21日,军令部的石川信吾少佐率先在文章《次期军缩政策私见》中提出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搭载了9门20吋(51cm)主炮,航速30节,排水量5万吨。防护方面,对41cm炮弹的免疫区是20000~38000米,并保证在被10枚装药量500kg鱼雷命中的情况下安全。单艘造价12500万日元,计划建造两艘,合计25000万日元。完成时间大概设定在1936年末。

石川认为,美国除了受到巴拿马运河的限制,要在条约结束后进行457mm炮的开发也还需要一定的整备时间,同时海军根据地也非常分散。由此看来,日本海军在超41cm炮的开发上有着先发制人的优势;当两舰在1936年完成时,海军也将拥有绝对的优势。

不用说,石川的这些指标肯定是无理的。但舰本四部的藤本对用兵方面的态度与“平贺不让”不同,他认为用兵方面虽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但也不应该随意拒绝这些要求。为了实现这些要求,向来是不惜采用各种新式设计的。当然,作为计划主任、有着足够资历的藤本大概也还不至于设计如此破天荒的方案,参与这种计划的政治意义会更加重大,而非真正有意按着军令部的原始指标实现该计划。

在1934年3月2日,第二次军备限制研究委员会发表文件《建舰竞争相关考察》中提到了装备51cm主炮的超战舰。虽然藤本本人是51cm炮的支持者,该文件也是在正式场合发表的,但在舰政本部内部还没实际立案。作为军令部思路的延续,藤本超战舰本身存在不合理性也是正常的,开始正式设计后不会出现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主要研究思路,而非一味针对其合理性进行抨击。石川案和藤本案的对比如下。为了方便阅读,原文全部转为公制数据。

总的来说,藤本超战舰乃至全1934年的日本战列舰设计大体上有以下风格:

①主炮采用50倍身管

②主炮全前置,采用三联装

③副炮为155mm炮,采用双联装

④船体长,长宽比大,动力小

⑤动力系统为柴油机,烟囱较小

⑥防御设计延续金刚代舰,装甲防护极佳

①在金刚和扶桑时期曾经就50倍30cm炮和45倍36cm炮的选择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议,最终认定50倍炮在身管寿命和误差方面存在劣势,从而选择了45倍的36cm炮。但随着技术进步,50倍及以上身管的大口径舰炮的可靠性越来越高,从八八舰队中后期开始便得到了重视。所以在这个时期,舰本一部计划的46cm和51cm炮都是50倍。由于条约的影响,首先完成的大口径长身管炮是2门50倍三年式36cm炮。

②相较于原型石川案,藤本超战舰增加了3门主炮,也就是一座炮塔。一直以来,藤本超战舰的主炮被认为是3座四联装布局。究其根源,是战前船舶研究会会刊vol.1附上的想象图如此。但实际上,根据远藤昭著书和丸2013年2月号上出现的原文件参数记录,藤本超战舰应该是4座三联装。原文件上没有明确指出炮塔布局,但从时间上推算应该是全前置的设计,布局可能类似于利根级重巡洋舰。

至于采用主炮前置的原因,除了像纳尔逊级那样集中弹药库防御、缩短防护区外,可能还有解放后部空间,方便副炮、航空舾装以及小艇的配置。在20年代末的金刚代舰计划阶段,由于动力舱紧缩,中部空间大大减小,难以配置足够数量的副炮,小艇的配置也极为困难。在重巡利根的计划中,藤本便想出了前置主炮塔,将后部空间用于配置航空舾装的方法。而到了战列舰上面,除了可以大大增加载机量外,前置主炮塔还意味着副炮和小艇配置问题的解决。

③副炮的信息不多,原文仅仅记录了16门155mm炮。前面已经说到,155mm炮的计划最晚从1928年开始就有了,当时还是55倍身管。目前已知最早考虑作为副炮的场合,便是藤本超战舰了,1934年时应该已经确定采用60倍身管。考虑到16门的总数,再结合后续设计来看,大概率是采用的双联装炮塔。

④&⑤为了节省主机出力、进一步缩短防护区,藤本超战舰与金刚代舰一样是依赖大长宽比(7.63)来实现航速要求。同时在这个时期,战列舰设计的特征是柴油机动力。

柴油机的优势在于可以显著缩小动力舱的长度,还可以把进气口和排气口缩小三分之二。藤本超战舰的柴油机总出力和后来的A140B案一致,烟囱可以像该案一样和后舰桥融为一体。取消独立烟囱后,上层建筑可以实现集中化,同时使其他部分的舾装更加自由。而进气口和排气口的缩小,使得甲板防御更加全面,能减小炮弹破片进入动力舱的可能性(即使有蜂窝钢的保护,依旧可能有破片随着孔洞进入)。另外在中弹的情况下,柴油机相比蒸汽动力系统更为坚韧。

不过柴油机也不是没有缺点的。除了柴油机固有的振动问题,炮塔动力也是一个问题。日本战列舰的炮塔动力一般是由水压系统提供,而向来为水压机提供蒸汽的是锅炉。如果新战列舰全部采用柴油机动力,那么炮塔动力必须寻找新的出路:要么采用电力系统,要么为水压系统专门准备锅炉。如果采用电力,向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少,研发能够满足超过3000吨的炮塔达到足够旋转速度的电力系统将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为水压系统专门准备锅炉,总体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并不合理。在此之后的研究中,战列舰的动力系统转向蒸汽轮机和柴油机混装的方向,与以上原因不无关系。

⑥原文件上给出的是16吋/17.5°垂直装甲、11吋水平装甲(换为公制整数即406mm、279mm),以在20000~38000米内免疫41cm炮弹。这个免疫区的意义在于面对采用和长门号同级别主炮的战列舰交战时,能够在当时设想的20000米以上交战具有优势,而38000米的上限意味着能在长门号主炮的最大射程下免疫其炮弹。虽然这个方案本身无理,但这个装甲对应免疫区数据可能是真实的计算,可供参考。

在金刚代舰式的内置主装等各种减重策略下,A140系列之前的设计都有着强大的攻防力和相对较小的排水量,这是在有限排水量下实现尽可能强大的攻防力的方式。之所以追求如此的防御力,是因为希望尽可对目标主炮有足够强大的防御。当然在失去条约限制后,实际建造的大和级考虑得更多的是可靠性和建造难度,所以采用了更为保守的设计,指标上有明显下降。简单来说,就是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做法。

现实的计划?:关于无条约战列舰的争辩

与八八舰队时期一样,藤本超战舰有着30节航速的要求。除了像以往对慢速战列舰完全的航速优势、参与制空权下的决战外,这也是为了伴随航空母舰。早在1927年10月,军备限制委员会就已经意识到了应当让新锐战列舰拥有高航速与大续航,以伴随以航母为中心的机动部队行动。根据各种资料的推测等,这种高速战列舰能够作为机动部队的直卫舰,保护航母免遭敌舰攻击,对抗包含航母的美国前卫部队,并在航空战结束后对敌舰队实行追击。只不过条约战列舰为了足够的攻防性能被迫牺牲航速,所以这样的期望只能在吨位更大的无条约战列舰上真正实现。

有趣的是,藤本超战舰搭载机数达到了12架,3座弹射器。参考1930年《航空战术讲义》的记录,战列舰和巡洋舰搭载的飞机可以对敌舰实施攻击。其中还写到,即使是华盛顿-伦敦海军条约允许建造的35000T战列舰,也能在实现火力的情况下搭载3架战斗机和6~9架侦查兼攻击机。从搭载机的数量来说,藤本超战舰或许是伴随航母行动的航空战列舰。

为了在拥有对假想敌完全优势的攻防下,继续实现高航速,舰体的尺寸必然不小。那么从尺寸上而言,藤本超战舰是否合理呢?

在《建舰竞争相关考察》文件上,就记录了吴海军工厂第四船坞可建造军舰的最大尺寸为全长1000英尺(304.8米)、宽138英尺(42.1米)、吃水36英尺(10.97米),标准排水量85000吨。单看最大限度,藤本超战舰的尺寸没有超标。

再论主炮。如上表,这个时候舰本一部已经对46cm炮和51cm炮的数据进行了估算。在1934年2月,一部就提出了一份关于46cm与51cm炮的各组件重量分配资料。

这个时候舰本一部也有四联装炮塔的计划,按常规思路来说应该更适用于12炮的战列舰。单从总重量上来说,3座四联装炮塔比4座三联装炮塔更轻。但考虑到单座炮塔重量的问题,四联装51cm炮直接达到了4900吨。这种重量的炮塔在开发和运作上都有着非常大的问题,要知道现有的长门级主炮塔也才1000吨出头。

围绕主炮的口径,各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在第二次军备限制委员会上,代表舰本一部的相马六郎大佐(后中将)提出:

……考虑到情况相较伦敦海军会议前发生了变化,以及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对军备竞争造成的影响,应该立即开始并尽早完成50倍18吋(46cm)炮的试制。此外,应立即扩充制造18吋(46cm)炮所必须的设施,同时还需扩充其他设施,以便在18吋(46cm)炮试射成功后开始20吋(51cm)火炮的开发,并为未来的造舰计划做准备……

*此处出自《Capital 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8–1945 The Yamato Class and Subsequent Planning》(by Hans Lengerer)。由于原文是日译英,所以引用文段的翻译可能存在不准确的地方。

而在藤本提出《建舰竞争相关考察》的同日,舰本一部文件《军舰备炮最大口径相关考察》更是直接否定次级战列舰搭载51cm炮,并主张46cm炮的开发。

齐尾的意见是无法直接开发51cm巨炮,他回应:"你可以用铁皮制造舰船,但炮不一样。"用这句话直接拒绝了藤本的要求。这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几乎到了吵架的地步。最终舰政本部长杉政人裁定,尊重负责开发火炮的齐尾的观点,将下一级战列舰主炮口径定为46cm。

至此,这个决定性的裁定宣告了军令部和舰本四部期待的51cm炮超战舰的废弃。如果按照原计划进行下去,藤本最终会设计出何种、何吨位的战列舰呢?这还是未解之谜。

之前偶然听说日本防卫研究所存有记录当时藤本等人的设想的资料,据说有出现跟早期的超大和一样是8门510mm炮的配置,当然这可能也是利根式的布局。显然,这种现实一些的设想更符合作为专业造船官的藤本。如果后面有机会,笔者希望能亲自去查阅一下。

从尺寸上而言,以后来的8炮超大和为参照,上面的藤本超战舰(后面简称超战舰)长290米、宽38米的舰体是完全足够的。防御标准未必是对51cm炮,说不定跟超战舰一样是对41cm的。而在采用金刚代舰式的内置主装与减重策略,并在超战舰的基础上增加排水量与主机出力(类似A140原案)后,实现这些指标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江崎案的登场

1934年3月12日,水雷艇友鹤号从寺岛水道出发,进行袭击训练。但该舰在向佐世保回航的途中,于上午4:12在大立岛灯塔182度7海里附近翻沉,包括艇长岩濑奥市、5名准士官和94名下士官兵在内的100人殉职,仅有13名下士官兵和因为事故无法乘艇的1名特务士官存活。这个灾难性的事件——也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友鹤事件——使得藤本失去了计划主任的地位,他在4月5日被命令调任到海军技术研究所去工作,并在21日得到了严重的闭门思过处分。时任舰本四部长的玉泽焕作为设计的执行者,同样受到了闭门思过的处分。此后,四部长由山本干之助担任,而计划主任则由福田启二担任。

事发之后,查问委员会认定稳性不足是导致友鹤号沉没的主要原因,所以在4月7日以加藤宽治为首组建了临时舰艇性能调查会,负责对舰艇复原性能进行改正。由于武备过重等问题引发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后续的新设计逐渐收敛。

藤本失势之后,藤本的亲信、舰政本部的江崎岩吉中佐在同年7月提出两个新方案,可能是确立采用46cm炮之后的初步研究,确立了无条约战列舰的基本框架,深刻影响了随后的二伦战列舰群乃至A140初期案的设计。除了主炮未采用51cm炮之外,基本是完美贯彻了藤本的思路。同时两案体现了当时军令部的设想:从用途上来讲,战列舰可以分为能够伴随航空母舰行动的高速战列舰,以及与改造后加速到25节的老式战列舰一同参与决战的中速战列舰。

最早记录该方案的书籍资料应该是远藤昭的著作,但原表格的数据可能未经校对,存在很多冲突的地方。所以在本文中,主体数据以书中的表格为准,部分数据参考其他资料佐证。

第一案为了满足33节高速(Warship Volume VII记录31~33节),全长达到了惊人的301.8米,大概是舰政本部有史以来最长的战列舰设计之一(A140原案的水线长294米,全长可能也超过了300米)。不过即便如此,舰体尺寸依旧满足吴海军工厂第四船坞的要求。全长的长宽比的数值为7.86,是个相当大的数值。可惜没有水线长的数据,不过推测可能和A140原案相差无几,这样的话水线长宽比就是7.66。标准排水量67000吨,公试排水量70000吨。

在动力配置上,与1916年的45000吨、35节高速战列舰试案一样,采用了六轴的设计。远藤昭的表格记录主机出力140000马力,且不说能否推动七万吨的战列舰以33节航速前行,连设置六轴的必要都没有。参考远藤昭在另一章节提到的信息,20万马力的可能性应该更大。由于没有草图,所以不清楚江崎案动力布局的细节。

关于火炮,搭载的是3座三联装46cm炮、4座三联装155mm炮以及4座双联装127mm炮,有着相当浓厚的A140风格。从时间上来说,基本是和A140原案一样采用的前文提及的50倍46cm炮。此外,也没有太多可讲的地方。

而防御相关,存在着不知是对什么火炮的免疫区数据:弹药库20000~35000米、动力舱20000~30000米(Warship记录26000~30000米)。注意这个数据,是和二伦55000T的指标类似的。这能说明江崎案应该是对46cm炮的指标,同时还奠定了后来的防御指标框架。至此我们根据日语资料记录的免疫区可以推测,第一案的防御设计是:主装为覆盖整个防护区的483mm/25°装甲,水平装甲为弹药库305mm、动力舱254mm。

第二案主要是削减航速与防御的指标,航速下降到28节。尺寸为长289.65米、宽38.1米,全长的长宽比达到了7.6。作为一艘航速28节的战列舰,这个尺寸实在太过惊人。标准排水量相较第一案减少多达17000吨,为50000吨,而公试排水量竟都是70000吨?记录可能存在错误。

主机出力与并不现实的藤本超战舰同为140000马力,但航速下降到了28节。虑到基本参数相近,这可能才是经过认真计算得出的真正的数据。这个出力对蒸汽动力来说当然没啥,但是在柴油机方面,日本现有的是11号柴油机,单轴需要连接4座才能达到要求,所以想真正实现这个出力很困难。

防御标准相较第一案,弹药库上限和动力舱下限各削减5000米。换言之,就是弹药库部分削减了水平防护,动力舱削减了垂直防护。如果像第一案那样推测,那么装甲厚度就是:主装分为弹药库483mm/25°、动力舱406mm/25°,水平装甲为254mm。

关于上层建筑,一直以来能看到一些网友绘制的图,这其中不乏有异想天开的部分,在合理性上欠佳。实际上作为1934年的设计,江崎案的风格肯定比较接近次年提出的A140系列早期设计,而非后来实际完成的大和级。

首先呢,第一案是出力较大的全柴油机方案,烟囱尺寸肯定介于A140A和A140B之间,很可能需要设置独立的烟囱;而第二案出力刚好和A140B相同,能够实现与后舰桥整合的设计。其次在舰桥设备上,前舰桥存在一体化的测距塔,而设备配置方式接近大改造之后的扶桑级战列舰,有很多开放式平台;后舰桥接近大改造后的长门级战列舰,不存在一体化测距塔,但有着4.5米测距仪、单独的副炮方位盘等设备,也有高大的后部三角桅。

后面待笔者真正把A140系列舰桥构造研究透彻后,会尝试自己绘制这些方案的想象图。

三、最后的犹豫:二伦战列舰群

在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交涉期,舰政本部进行了一系列战列舰的试算,并在1934年8月提出。一方面与1930年的一伦战列舰群一样,为了得到条约批准,设计了数个小型战列舰方案;同时考虑退出条约的可能,还准备了一些46cm主炮搭载案。总体而言,这批小型战列舰是建立在1930年的一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计算结果调整设计,由此发展而来的最终设计。所以,二伦战列舰群的统一风格是3座三联装主炮的9炮布局,而淘汰了1930年出现的其他布局。采用柴油机后,所有设计的续航都统一调整到18节-10000海里。

二伦战列舰群系列设计的资料并不多,出处应该都是松本喜太郎的记录。最早提到在著作中提及该设计的也是远藤昭,不过也就只提及了28000T、35000T以及55000T三个设计,所以之后参考该书的各种文章也仅限于此(比如历史群像2004)。但是在月刊丸2020年1月别册中,文章又列举了更大一批的设计,出处是大和博物馆所藏的松本资料。大和博物馆还藏有不少这样重要的设计资料,有待整理一下。

除了这些明确标注归属二伦战列舰群的设计外,还有一个被认为是平贺让设计的62000T高速战列舰也可能归属这个系列,具体原因后文详细阐述。

此外,虽然原表格的数据标注的都是全长,但是35000T代舰本身的尺寸应当和此前的金刚代舰设计差不多(232米水线)?由于这一点的不确定,暂且叫做舰长,而不给确定的标准。这些方案排水量单位也不明,不过从之前金刚代舰的例子来看,推测标准排水量为英吨、公试排水量为公吨。

20000~28000T小型战列舰系列

在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交涉期间,英国方面提倡要求将战列舰的最大排水量要求为28000吨,最大口径356mm。舰政本部应对这个倡议,设计了数个30cm与36cm搭载舰。

由于排水量有限而难以实现各性能的平衡,所以这个系列中所有35000吨以下的小型战列舰的航速设定在25节。25节左右的中速面对新式战列舰稍有不足,但面对老式战列舰还有不小的优势,并且可以伴随改造后25节左右的老式战列舰。再加上这些小型战列舰不错的防护和火力,对付老式战列舰已经足够了,这基本也是日本海军在条约约束下建造小型代舰的目的。在条约限制的排水量不足以实现各项性能均衡的情况下,以中等航速实现尽可能强大的攻防力无疑是最佳选择。

20000吨案的长度和日本万吨重巡差不多,船体更宽。20000和22500吨案采用的是口径最小的30cm炮(推测50倍)。另外两个方案采用了海军假日时期常用的3座三联装炮塔,布局很可能是全前置。

两案均采用了6座双联装155mm副炮和4座双联装127mm高炮,布局全然不明。当时可能是考虑在条约存在的情况下建造新的代舰,而在条约体系下的最上级无法换装20cm炮,所以直接采用了双联装15.5cm炮的新设计(后来大和级建造时已经退出了条约,所以可以换装最上级改装时换下的三联装15.5cm炮塔)。在1936年7月10日的实测重量表中,也曾出现了没有任何数据的双联装155mm炮,说明是没有实物的设计。在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前,舰政本部设计的战列舰方案高炮数一般比较多,两案的127mm高炮数量也与改装的战列舰持平。

防御方面,20000吨案为主装254mm、主水平84mm;22500吨案主装292mm,主水平114mm。从厚度上来说,20000吨案主装厚度与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一致,水平稍薄;而22500吨案数据和纪伊级战列舰差不多。但这个时期的主装倾斜角度应该会有至少20°,而且水平装甲应该是整块装甲,而非八八舰队式多层叠加,防护效果也会更加优秀。考虑到标准排水量仅20000吨左右,这个防护水平已经非常优秀了,在小型战列舰/大型巡洋舰中也算是顶流,可与敦刻尔克级一战。装甲布局方面也没有具体资料,不过从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是内置主装,装甲布局大体和金刚代舰差不多。

这个时期对舰船的航空能力也是比较重视的。最小的20000吨和22500吨案搭载了4架飞机和2座弹射器,而改造之后的金刚~长门级一般情况也仅仅是3架飞机和1座弹射器。

虽然30cm炮的口径较小,但在像超甲巡和阿拉斯加级大巡洋舰那样有新式超重弹加持时,其实也能对付没有大规模改造、换弹的老式战列舰。此外,20000吨案的防护和火力也足以压制德国的装甲舰,并与没有战列巡洋舰的美国海军抗衡。从这里来说,或许这些30cm小型战列舰就是超甲巡的前身。

36cm炮搭载案的排水量都在28000吨以下,所以航速也被设定在25节。三个方案均为3座三联装36cm炮,并采用新式的50倍长身管炮。25000吨案的参数不明,但27500吨案的长度甚至比搭载30cm炮的20000吨案还短5米,宽度则增加了接近4米,吃水从7.7米增加到9.3米。28000吨案比27500吨案更加细长,长宽分别是212米和29.6米,吃水减少到8.75米。由于长宽比更大、吃水更浅,所以28000吨案的出力从27500吨案的66000马力减小到57000马力。

就在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交涉前一年的1933年,吴海军工厂还完成了两门三年式50倍36cm炮。因此可以推测,三年式36cm炮很可能是在签订伦敦海军条约后日本海军为可能需要建造的小型代舰准备的。由于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交涉中日本建造小型代舰的计划没有被许可,所以随后日本决定正式退出条约。由于战列舰口径失去了限制,而后来可能采用这款新炮的超甲巡也因为尺寸过大而选择了更小的31cm炮,所以三年式50倍36cm炮也失去使用价值而被闲置,没有进行批量生产。

155mm副炮数量与30cm代舰一致,但前两案的高炮增加了2座,达到了6座。最后的28000T代舰高炮数量维持30cm代舰的4座,可能是重量上的妥协?不过,4座高炮也维持了此前35000T金刚代舰的水平。

三案的主装均为312mm,27500吨和28000吨案的水平装甲从25000吨案的140mm增加到196mm。舰政本部认为,312mm主装能在20000米以上免疫36cm炮,在22000米以上免疫41cm炮;196mm水平装甲能在30000米以内免疫36cm炮,在26000米以内免疫41cm炮。这些免疫区会不会跟金刚代舰一样是上限对45倍、下限对50倍呢?目前没有答案。

对于小型战列舰来说,196mm的水平装甲显然太厚了,毕竟大和级的水平装甲也才200mm。这应该是过分追求防护,希望彻底防御目标主炮造成的结果,因为这个设计甚至对41cm炮都有4000米的免疫区。

由此看来,最小的36cm搭载舰,也就是25000T代舰的防护水平不输后来完成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而更大的27500/28000T代舰的水平防御直接远超南达科他级。所以纵使存在主炮上的劣势,这个系列依然有对抗各国新锐的强大能力。

金刚代舰的后继者:中型战列舰

这几个中型战列舰方案延续自金刚代舰,即华盛顿海军条约体系下的战列舰。平贺让纪念站上关于这个方案下水相关讨论内容中提到,35000吨案在1929年立案。也就是说,35000吨案依旧属于一般所说的35000吨金刚代舰的范畴。

从舰体规模来看,35000吨案和40000吨中速案基本与金刚代舰舰本第一案一致。特别是35000吨案,基本就是第一案的改良版。主炮布局不明,但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偏向前置,所以三个方案可能采用全前置布局。与20年代末期设计的比较如下:

可以注意到,35000吨案的基本参数是和1928年的舰本案差不多的。但是35000吨案改用了柴油机,出力72000马力,航速25.6节。采用柴油机可以增大续航力,直接从平贺X案的14节-9000海里飞跃到现在的18节-10000海里。

在防护设计上,35000吨案达到了金刚代舰平贺私案的水平,免疫区也是完全一致(17000~28000米)。基本可以肯定,主装的倾斜角度为20°且内置。

从重量分配上来看,船体、各类装备、舾装三项和舰本案一致,而新制式化的武器导致武备重量增加了621吨。为此,动力机械重量减少了400吨,防御也减少了201吨。防御的影响还不大,依然达到了原本设定防御的目标,但航速达不到原本的26节了。不过,虽然航速相比此前的设计降低0.4节,但当时舰本考虑将老式战列舰航速设定在25节上下(这时计划的陆奥甚至只有24.4节),其实也就不必像早期的金刚代舰那样费尽心机地追求接近新造长门级的航速了。

后面的40000吨两案很明显不符合海军条约体系,可能是刻意将吨位设定在船台可建造战列舰的上限。以当时日本的造船技术而言,在陆上船台完成建造后,并安全地从船台下水的下水重量在30000吨以内。因此,能在船台建造的最大主力舰排水量约35000~39000吨,更大的就只能在低于海平面的船坞内建造了。

中速案的水平装甲达到了343mm,其厚度甚至和美国标准战列舰的主装相同。参考此前的藤本超战舰,279mm左右的水平装甲就足以全距离免疫长门级的大落角炮弹了,那343mm装甲的意义何在呢?难不成是想在排水量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强41cm搭载舰的防御能力,使其能够在超远距离防御超41cm炮的炮弹(305mm即可防御45cm弹到35000米)?这不得而知。

由于排水量更大,其限制比小型战列舰更小,所以可以尝试高速化设计。高速案长度达到275米,长宽比达到了超越衣阿华级的8.33,以在与大和级相同的150000马力推动下实现32节高速。当然,高速案的水平装甲减少到183mm,以当时计算穿深的结果来看肯定是不够用的,这也算是高速的代价。当然这个程度的水平装甲,除了大和级战列舰外,也就只有法国的阿尔萨斯级战列舰能够做到,相当强悍。

最后选择:无条约超战舰

如果在海军会议中没有达到最低国防需求而造成谈判破裂呢?所以舰本四部还准备了多个超出条约要求的45cm炮搭载舰。

此前已经提到藤本对造船能力的调查,他的设计也满足极限尺寸。但是船坞光有尺寸,而无足够的设备,也无法完成最大规模战列舰的建造。那么,究竟能不能建造江崎案那种规模的战列舰呢?

根据福井静夫的记录,当时舰政本部又对国内设施进行了调查,考察了当时可建造并下水的最大战列舰的规模,认为最大可建造战列舰的标准排水量在55000吨左右。这在舰本四部文件「昭和九年八月吾現在ノ造船技術ヲ以テシ船台上ヨリ進水セシメ得ベキ最大主力艦ニ関する研究」(ID10250101)中得到了验证。当然,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也可继续增大战列舰的规模,后来实际完成的大和级吨位就大了整整一万吨。

50000T高速案是30节的高速化设计,出力151200马力,航速30节。与所有这个时期日本海军45cm主炮高速战列舰方案相同的是,高速案的长度达到了290米,宽度为与大和级差不多的38米。

防御方面,主装厚度381mm与前面的41cm代舰一致,但水平装甲减少到196mm。主装倾斜角度不明,但参考62000T案的情况,可能是25°的。不过以当时的计算来看,还不足以完美地防御45cm弹(406mm/25°才能在25000米防御)。当然,这个程度的防御也不会比完成的大和级差多少。

50000T中速案长240米,略长于35000吨案。宽度增加到37米,接近大和的宽度。由于航速要求较低而且排水量较小,所以仅需90000马力。牺牲航速换来的是防护的强化,水平装甲达到了343mm,对45cm炮有着充分的防御。

主炮是3座三联装45cm炮,参考62000T案的情况,应该是前置布局。这里的45cm只是舰政本部内部的习惯叫法,比如后来的A140A/B案图纸就标注的45cm。没有注明身管长,但考虑到这时的惯例,应该是50倍。副炮为双联装155mm副炮和双联装127mm高炮各8座,副炮数量和藤本超战舰一致,但高炮更多。

根据前述下水研究文件的记录,55000T案是舰本近来立案的新设计。据说这个方案在松本喜太郎的笔记上被记录为平贺中将设计。如果还在进行私案设计也并不奇怪,但是平贺让纪念站并没有相关的计算文件,这一点就很诡异。当时已经赋闲的平贺让真的会主持舰本内部立案设计的进行吗?而且,采用4座双联装155mm副炮貌似也不像是平贺让的作风。

最初55000T案的航速指标与江崎第2案一样是28节。但考虑到11号柴油机性能的问题,28节被认为是不可实现。所以,最终将出力下降到100000马力,航速26节。主炮与前型一致,但副炮和高炮的数量被严重削减,变为50000T案的一半。

本来为了防御41cm炮,35000T代舰就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换来厚重的装甲。但现在为了防御更大的45cm炮,还需要更加厚重的装甲。考虑到重量问题,55000T案选择削减动力舱的防御。弹药库部分装甲为主装483mm,主水平305mm;动力舱主装406mm,主水平254mm。防御的指标是弹药库对45cm炮免疫区为20000~35000米,动力舱对45cm炮免疫区为25000~30000米。

与55000T案类似的是,62000T高速案也被认为是平贺让的设计。这个方案的原资料属于松本喜太郎的笔记「军舰大和基本计划资料」,归属于「战列舰重量及重心计算——昭和4年9月7日」,所以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平贺让1929年设计的一个无条约战列舰方案。但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松本资料原本是散乱的草稿,后来牧野茂因研究原因借用并整理制本。除了这个方案所属的几页,后面还有几页是金刚代舰design x的资料。再参考与松本资料中平贺试案资料类似的平贺让纪念站文件20470401,并无62000T案的相关资料。所以,这份资料也许并非就是1929年的设计,有可能是整理时错误混入的资料。

针对这个观点,有以下论据:

①草图的舰桥上采用的是30年代才有的一体化测距塔设计,和金刚代舰时期的测距仪和方位盘的配置不同

②纳尔逊式的前置布局和柴油机动力在30年代更常见

③127mm高炮最早见于1930年左右的35000T旧代舰

④该方案的防御设计和1934年的55000T案高度相似(仅弹药库的水平装甲比后者薄51mm)

⑤船体重量占比和55000T案一样,都是28%

综上,这个62000T高速战列舰可能是二伦交涉时期的设计。但是从设计风格上而言,确实受到了平贺让的影响。由此推测,62000T可能像A140I一样由平贺让提出期望,而舰本完成设计。

62000T草图

后世绘制的62000T案线图(出自warship)

与55000T案的重量分配如下:

这个方案标准排水量62000吨,水线长289.5米,宽37.1米。动力方面,为柴油机和蒸汽轮机混合布置,出力199000~200000马力,航速32节。采用混合动力的原因不明,可能考虑到柴油机出力不足的问题,是为了实现20w左右出力的无奈之举。动力舱尺寸为长61m×宽30m,相当紧凑。搭载燃料5500吨,续航力为18节-10000海里。

主炮本身没啥可说的,不过与同时期的战列舰设计相似的是,在二三号主炮塔上面布置了弹射器。在炮塔上布置弹射器,就必须有转运飞机的能力。参考有实用化例子的扶桑号战列舰,62000T案很可能会在炮塔座圈旁设置特殊的升降机。

副炮为3座三联装20cm炮,全部采用中线布置,能够实现单舷9门的火力。自从20年代意识到14cm炮反雷击能力的缺陷后,20cm副炮说便应运而生,直至A140原案依然被考虑过。但是20cm炮在射速和重量上的先天缺陷一直制约着其作为副炮的用途,直至最终流产。像这样尽可能追求中线配置副炮是平贺让的风格,以减少副炮的数量来节省重量。不过,这种金字塔式的布局设计会导致防护区被拉长。

高炮采用了双联装127mm炮,即后来的八九式。和1929年的平贺X案类似的是,这个方案也在舰桥四周布置了4座高炮,同时还在烟囱两侧新增设了2座。

武备相关重量分配如下:

防御设计上,弹药库的主装厚度达到了483mm,水平装甲倾斜部为375mm、水平部254mm,防御水下爆炸的舰底装甲76mm。动力舱的防护要弱于弹药库,不过406mm的主装和254mm的水平装甲依旧相当有力,水中弹装甲为254~191~140mm渐变。虽然原资料没标注角度,但粗测结果是25°,这个结果也符合A140早期设计的情况。对45cm的免疫区为弹药库20000米~30000米,动力舱25000米~30000米。可以注意到,除了弹药库部分削减到254mm外,62000T案其余已知部分的装甲厚度和55000T案是完全一致的,这大概说明两者关系紧密,可能前者是后者追求高速化的产物。

35000T和55000T案重量分配如下:

四、尾声:条约的终结

1934年6月18日,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预备交涉正式开始,并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20日。平贺让本人也在7月4日到达了伦敦。这场预备交涉中,与会国的意见各不相同,谈判破裂迫在眉睫。

7月8日刚组建的冈田内阁坚定了退出条约的想法,并在7月16日由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各日本军事参议官和长官宣告了废约方针。12月3日,冈田内阁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废除华盛顿海军条约,但可以在到期前两年不违背条约规定。12月29日,对美国政府通告废除华盛顿海军条约,从1937开始进入无条约时代。

参考资料

軍艦大和基本計画資料(松本note)

戦艦大和 設計と建造(松本喜太郎)

日本の軍艦 —わが造艦技術の発達と艦艇の変遷—(福井静夫)

戦艦大和 不沈艦、沖縄海域に消ゆ(远藤昭)

月刊丸2013年2月号 特集:超大和型

丸2020年1月号别冊 日本の戦艦大百科

丸2022年1月号 戦艦「大和」誕生80年

日本の戦艦パーフェクトガイド (歴史群像シリーズ)

Warship Volume VII

平贺让纪念站各文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