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东:拓荒红井冈 匠心铸苷茶

作者:康艺、胡思琦

五百里井冈,物产丰饶、资源丰富、由于缺乏能人更缺乏发现的眼光去开发,许多好的资源锁在深山人未识。他从城市扎根山乡,历经二十载,迎来“山路风来草木香…”

1972年出生,1989年吉安师范毕业成为遂川县偏僻山村的中学教师,日子简单而平实。

一本书改变思想,一介书生走出深山:

1996年江西教育学院美术系毕业之际,在南昌郊外书摊上看到著名策划人王志纲的《行成于思》,让他深受启发,醍醐灌顶,不能甘于两点一线的平静生活,应该品味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商海风云。于是,走向城市(吉安)成为装饰工程公司的创业者。

九十年代的山乡,土地抛荒成风,青壮年、读书人蜂拥而奔沿海城市,真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时的廖成东,在城里颇有小成却逆流而上,走向大山、来到江西最高峰南风面所在地遂川县戴家埔乡,开发原生狗牯脑茶。

出师不利,茶叶滞销:

开春之际,春茶上市,忽遇非典疫情,茶叶滞销,几十万投资亏了精光,这才发现:传统绿茶入市门槛低,保鲜留香难,销售腾挪空间小,业绩提升难。

2012年,他同朋友经营了十年,前前后后投资了几百万,但收益总是不尽人意——因为他生产的是普通茶,这种茶门槛低,产能过剩,销路不畅,竞争太激烈,同行不断压价……他苦恼、徘徊、思索,怎么办?路在何方?

他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小时候,爷爷常给他讲,先辈们是茶盐古道的挑工,挑担去湖南,一去五六天回来,常常必备之物就是苷茶,这种茶用竹筒装满,既降暑,又解渴,还理气,是祖传的天然饮料,苷茶泡上三四天,都不会馊坏,不变味,其他茶过一天就馊了。酷夏,乡下人割水稻,家家户户带到田里的日常解暑茶,就是苷茶。冬天,牛没有青草吃,有时吃干稻草,常常吃的胀肚子,让牛喝苷茶,可以去胀发淤。有一天,家里的牛一不留神吃多了干稻草,肚子胀得不舒服在牛栏里打圈圈狂吼不停,爷爷叫他赶快上山去找苷茶树摘些叶子回来。大人们马上煮了一锅茶水兑凉让牛喝下,牛慢慢不躁动了,平静了……几个时辰后拉的屎粪,一两里路都闻得到它的酸味。

当地人还常常用苷茶煮粽子,颜色金灿灿的,好看又不粘手,不易馊,成为当地客家一种煮粽子的习俗。客家人打米果,也用苷茶水浸糯米,味道别致,更香、更甜、更入口。

这些小时候的经历与记忆,让他想到了苷茶,仿佛电光一闪,灵感一线:对,另辟蹊径,发展苷茶。他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对!要抓住特色!

另辟蹊径育苷茶,起步井冈再出发:

2007年,苦于茶企业绩连年下滑,遂萌创新之路。于是以遂川县戴家埔乡的厂房设备,遍寻周边野生苷茶,立志开发茶类新品。由于品种差异,设备受限(野生苷茶多零星分布在青杠,板粟等树木之中,采摘困难,一年只抽一次新芽)新芽难觅,导致茶叶制作连连失败,于是改换思路,远赴福建安溪(中国乌龙茶之乡),用铁观音的制茶设备试制苷茶,皇天不负有心人,2010年以井冈山长坪、黄垇的苷茶新芽,用乌龙茶的制作工艺,颗粒状精制苷茶呈献市场,十多次安溪学艺终于成功!

治学严谨做实产业,贵人相助柳暗花明:

由于野生苷茶长在崇山峻岭,原始森林之中,山高林密,无路可通,摘取困难,产量又低,只有择地成片种植,才能降成本提效益,当采用狗牯脑茶、铁观音的育苗方法均告失败。于是远赴浙江丽水、四川雅安拜师学艺,苗木终于繁育出来了,可惜成苗率低。带着困扰,2011年,赴长沙求助于刘佳佳教授,专家团队的支持,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

长年的探索、人力、物资的投入,从囊中羞涩到无米下锅,这时,秦琼卖马、杨志卖刀的酸楚真实地在他身上上演。“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文山集团孙建中先生及时伸出温暖的双手把他托举,2012年孙总300多万元的注资,让产业创新重回正轨。

他说,创业做企业,就要向浙商学习深挖井,做行业专家!

产业星星火,燎原红土地

2015年,他把资金全部投入苷茶生产成立井冈山市木姜叶柯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000万以上,仅苗木一项就育了300万株。如今,以井冈山野生苷茶为母本自主繁育的优质苗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可供6000亩良种苷茶种植基地的苗木供应,成为全国同行业最大的良种繁育苗木基地。

如今,万安县、遂川县、吉州区、永丰县、以及来自福建、浙江的客户都先后在廖成东的引领下进行种植合作。2018年,廖成东还远赴杭州学习,并成立井冈苷茶茶疗中心,走出一个新的天地……

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有无数的草根英雄,初心唯善,动机至纯,默默付出努力和汗水!没有星光照亮他们的身躯和脚印,没有诗歌诵咏他们的情怀和梦想,但是他们每一步坚持和探索,一份自觉,一份使命,一份担当,就是江河奔腾中明亮的浪花,就是山乡剧变中华丽的篇章……

山路风来草木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