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黄祖后,孙权实现了榻上策的第一步,这不仅是他第一次对外扩张的重大胜利,同时也做到了当年兄长未能完成的事,这让他声望大增。
可是夏口城破后,孙权却没有趁势占领江夏,而是抓了几万百姓后东归,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黄祖势力彻底败亡后,江东的对外政策再次转向,在外部形势发生巨变的情况下,继续和刘表为敌已经不符合江东的利益了。
这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孙权的扩张节奏太慢,七八年才打了一个江夏,而曹操已经把整个河北平定了。
本来按照榻上策,荆州是必须要夺下的,但刘表也是坐拥一州之地的强大势力,并不比江东弱,此时和刘表继续发生冲突的话,便会被更加强大且已经腾出手来南征的曹操坐收渔利,因此江东需要对与刘表集团如何相处一事重新做一下评估。
另一方面,夏口距离江东较远,若在此地驻军的话,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事的话,想支援也不容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孙权放弃了占领江夏的方案,而是选择收缩防线。
当然,孙权也不是彻底放弃江夏了,他在江夏东部的鄂县(今湖北鄂州)留下胡综担任鄂县县长,以此地作为将来再次西征的前沿阵地。
这样一来,孙权相当于对刘表释放了一定的善意,而刘表此时一是已经病入膏肓,二是内忧外患,更不可能有精力和孙权再起冲突,于是也就接过了孙权递出的橄榄枝。
他任命长子刘琦接替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江夏的局面暂时安定下来,而孙权就可以根据曹操和刘表战局的发展情况制定灵活的外交策略了。
然而没过多久,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刘表死了。
这时候孙权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荆州内部已然生出变故,由不得他继续坐观成败了。
为了应对新的局面,鲁肃提出以吊唁为名前往荆州一探虚实,他认为:如果刘备与刘表二子能够同心协力,我们就应该与他们结盟友好;如果他们之间离心离德,我们则应另作打算。如果不抓紧时间,就让曹操抢先了。
刘表之死让荆州集团出现了动荡,只要能够确认这一点,就是孙权图谋荆州的一个机会。而如果荆州并没有如传闻一般因继承人问题发生内乱的话,那就继续维持友好政策。
鲁肃的最终目的是抗曹,早在当年榻上策提出的时候,他就将曹操视为最大的威胁。无论和荆州集团保持友好还是图谋荆州,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对抗曹操。
因此在鲁肃的规划中,刘备是重中之重,毕竟他在荆州是个掌握一定兵权的实力派,也是多年来始终站在反曹第一线的人物。
当然,鲁肃显然还是更希望刘备能够调和荆州内部的矛盾,因为他觉得即使荆州生出内乱,江东也没有能力抢在曹操之前得手。
如今曹操已经整兵南下,荆州危如累卵,倘若刘琦刘琮兄弟相互火并,就会被曹操各个击破,最终步了袁氏兄弟的后尘,到时候曹操以荆州为基地顺江而下,江东上游门户大开,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荆州稳定下来,双方联盟抗曹才是上策。鲁肃这次出使荆州,就是一次为了彻底化解双方多年仇恨的破冰之旅。
之前双方虽然在江夏达成了默契,关系也有所缓和,但毕竟还没有挑明,如今曹操的南征大军大军已经正式动员出发,就不能再维持这种暧昧的态度了。
两家结怨虽然已经快二十年了,但那是上一代的事了,如今孙坚和刘表都已经去世,而元凶黄祖也被斩首,双方已经具备了化敌为友的基础。
这是鲁肃首次提出联刘抗曹的思想,也是他根据时局变化制定的新策略,和隆中对不谋而合,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但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诸葛亮和鲁肃都有孙刘联盟的想法,那这一联盟究竟是谁首先主导促成的呢?
按照蜀汉方面的资料,此事肯定是诸葛亮率先主导的。
先主遣诸葛亮自结於孙权。(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三国志诸葛亮传)
而按照东吴方面的资料,率先提出此事的却是鲁肃。
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三国志吴主传)
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三国志鲁肃传)
二者到底哪个正确,而蜀书和吴书为什么又会出现相互矛盾的记载呢?
关于这一点,裴松之认为联盟的实际推动者就是鲁肃,至于三国志中出现的矛盾之处,裴松之认为如果是吴蜀两国各自国史中出现不同,那或许是因为著史者欲赞美本国君臣才如此为之。但三国志毕竟出自陈寿一人之手,这样就不太应该了。
在我看来,裴松之的结论是没有错的,但是三国志中出现的矛盾却另有缘由。
首先专美传主是三国志的常见写法,这个我们也提到很多次了,因此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传记中出现一定差异,从而分别强调传主的功绩,这就很正常了。
也就是说,吴蜀双方的资料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孙刘联盟能够实现,虽然是鲁肃率先发起,并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诸葛亮也有相应的贡献。他后来的确面见了孙权,他的话也打动了孙权,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也就是说,虽然鲁肃早就说服了孙权,但是诸葛亮那一番话也给孙权打了一剂强心针,若不是他,孙权可能也无法对刘备有个合理的定位。
蜀汉的史料只是强调了诸葛亮的功绩,但并未否定鲁肃,只是没特意提起而已,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总之,促成联盟一事,鲁肃当居首功,而诸葛亮次之,也有重大贡献。
如今情况刻不容缓,孙刘联盟成了关系两大集团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孙权对此极为重视,他带着文武臣僚亲自西行至靠近江夏的柴桑,而鲁肃则带着重大使命前往荆州。
然而鲁肃却没想到,曹操的动作这么快,他刚到夏口,就听到了曹操已经杀入南阳的消息。
鲁肃心急如焚,只好快马加鞭地赶路。可是他刚进入南郡的时候,却又听到一个坏消息,坐拥一州之地以及襄阳坚城的刘琮竟然不战而降了。
好在情况还没有到最坏的那一步,荆州并没有被曹操打包收下,刘备带着一部分力量撤了出来。
这是江东最后的机会了,此时能够和刘备结盟的话,也算是有些收获,否则将来就要独自面对曹操的压力了。
就这样,在当阳长坂,鲁肃遇到了刘备,开始了这次决定历史走向的重大会面。
此时的刘备刚刚遭到曹操的重创,情况不容乐观。如今事态紧急,鲁肃在传达了孙权的问候之后,便开门见山地问道:“如今刘豫州欲何去何从?”
本以为刘备新逢大败,已经没有多少筹码了,没想到他依然保持着高姿态,于是回答说:“苍梧郡太守吴巨是我故交,打算去投奔他。”
这明显不是刘备的真心话,诸葛亮在一年前就提出了以结好孙权为核心的隆中对,刘备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他这里就是因为不想这么快低头才故意如此。
目前双方都有意图展开接触,而刘备因形势所逼则更加迫切,如果鲁肃以此为筹码,或许能在谈判中占到一点便宜。
然而鲁肃毕竟是个眼光长远的战略家,在外部压力如此巨大的时候,任何内耗都是承受不起的。此时结盟,贵在真诚,双方必须戮力同心,而绝不能生出一点间隙。既然刘备不主动说,那就自己来说吧。
于是鲁肃说道:“讨虏将军聪明仁惠,礼贤下士,江东英豪皆愿归附。如今他据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可以成就大业。您为何不派个心腹之人到江东沟通,反而要去投奔那平庸至极且远在天边的吴巨呢?”
鲁肃的话无懈可击,吴巨远在天涯海角,而且实力弱小,连强大得多的刘表集团尚且不能庇护他,何况是吴巨呢?鲁肃如此坦诚,这样一来,刘备就无法再推辞了。
至于前往江东的使者,因为有了诸葛瑾这层关系,诸葛亮自然成了首选。他此行带着重要的使命,虽然携手抗曹是双方共同的诉求,但同样是联合抗曹,刘备更希望的是得到平等的盟友地位,而不是成为江东的附庸,这就要看诸葛亮的本事了。
诸葛亮跟着鲁肃前往柴桑,终于见到了这位年轻的统治者。其实此时双方已经就结盟抗曹一事达成了默契,接下来就是细节问题了。为了在谈判中争取主动,诸葛亮采取了先秦纵横家的语言策略。
这种套路简单来说就是着重强调局面的严重性,通过制造危机感从而达到抬高身价的目的。
诸葛亮说:“曹操先是平定北方,又攻破荆州,我主刘备虽天下英雄,却因寡不敌众而无用武之地。孙将军若有决心抗曹,当尽早和他断绝关系,否则何不早早称臣?这样犹豫不决,恐怕要大祸临头。”
然而孙权经过数年的历练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他可不是一般的年轻人,因此不会这么轻易就被诸葛亮调动了情绪。
于是他做了一个灵魂拷问:“曹操如此强大,那刘备为何不投降呢?”
诸葛亮早就料到孙权会这么问,他已经准备好了第二步说辞,他表示刘备是汉室宗亲,又是天下闻名的英雄,无论实力有多悬殊,也要和曹操对抗到底。
这里诸葛亮强调了刘备的名望,作为多年来抗曹的招牌,这就是他的一大价值,虽然实力居于弱势,但声望却超过孙权。同时他也是在让孙权明确表态。
孙权正色回答道:“我自然不能把江东之地和十万精兵拱手送给曹操,不过刘豫州刚遭败绩,还能担得起抗曹重任吗?”
这里孙权丝毫不落下风,首先确认了结盟抗曹一事,展现出诚意,但是同时也体现出孙权的针锋相对。既然诸葛亮强调名望,那我就强调实力。我有江东六郡,十万精兵,你刘玄德又有什么可以和我平起平坐呢?
孙权已经亮出了肌肉,诸葛亮自然不能落后,他说:“我军虽败,但收拢散卒再加上关羽水军还有一万精兵,而且刘琦的江夏驻军也有万人。如今曹操到了强弩之末,且北人不习水战,如果孙将军能派出数万大军和我主刘备齐心抗曹,必定大获全胜,届时就能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
诸葛亮在这里又强调了自己的价值,你江东怕是没有十万大军,最多也就几万人,而我也有两万人,并不差多少。而且曹操虽兵多却也有种种劣势,不是对付不了,但前提是得通力协作。而最终的鼎足三分,也明确了双方的地位,并没有主从之分。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虽然孙权确实有着年轻人少有的老练,但和诸葛亮相比还是略逊一筹。经过三轮交锋,诸葛亮成功将本来处于弱势的刘备拉到了和孙权完全平等的位置上。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事,而孙权内心对此是否认同就不好说了。
至此,孙刘联盟正式敲定。
不过虽说孙权从始至终都是要坚持抗曹的,但内部不同的声音却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封来自曹操的信件让此事变得更加棘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