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大种业”发展格局!青岛市拥有各类种业持证企业1100余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青岛地处北纬35至37度温带季风气候区,是育种繁种的黄金区位,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具备发展现代种业的雄厚基础。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推进种业振兴行动,青岛市以建设“青岛国际种都”为目标,坚持创新引领,加强政策支持,集成资源要素,全力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11月27日下午,在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袁瑞先,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郝曙光,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克骏,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登军分别从不同层面对种业发展进行解读。

从产业层面看,青岛市立足“大种业”发展格局,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截至目前,青岛市拥有各类种业持证企业1100余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种业企业17家,种业企业总产值近100亿元。全市有9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有10家外(合)资企业在青落户,数量均居全国第二,成为全国少有的在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和农业微生物等五大种业门类均有细分领域单项冠军的城市。

全国首创种业“拨改投”项目 累计投资5000万元

创新财金赋能。青岛出台种业发展实施意见,创设7条奖补政策,每年安排近1000万元奖补资金。在全国首创种业“拨改投”项目,设立财政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累计投资5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7.82亿元,被投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投后增值31亿元,经验做法得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全国推广。

聚力园区发展。青岛加速打造青岛国际种都高新技术示范区和产业集聚核心区,目前2个园区已入驻种业企业及产业链相关企业54家,研发培育新品种达170余个。位于西海岸农高区的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国际种业创新园将于今年投入使用;组建“种子债”在移风店投资1.52亿元,启动建设国际种都核心区智慧中心。

推动产业协作。青岛汇聚青岛市73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组建青岛现代种业联盟,搭建“联合创新、全面合作”新平台;聚集生物技术、法律、金融等8个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229名,在全省率先成立现代种业人才联盟,引导高端人才通过技术入股、专业服务、资金合作等方式与企业合作。

加强育种创新。青岛支持企业牵头建设科创平台,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66个;招引国内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技术顶尖企业未米生物总部项目迁至青岛;协调科技部门安排37个市级种业领域科技项目,支持资金3600余万元;累计通过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472个,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主导培育国家水产新品种59个 占全国总数超20%

青岛是全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城市,引领了全国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刚刚发布的《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也提到,应当发挥海洋资源禀赋和水产种业科研优势,加强资源统筹,科学规划海洋水产种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水产种业规模化发展。

加强政策金融支持。青岛市重点在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研发培育、良种繁育推广、现代种业企业培育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最高支持资金达到300万元,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强用海用地保障,将有限的养殖空间资源向水产种业倾斜,鼓励育种车间上楼,拓展育种空间。重点在西海岸新区和即墨区布局蓝色种业集聚区,推动蓝色种业园区建设。加强水产种业领域基金等投融资产品开发,创新融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种质保护、种质开发、种业集聚区建设,拓展种业发展融资渠道,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组建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搭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育种攻关和成果转化。支持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运行,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优良品种创制,累计主导培育国家水产新品种59个,占全国总数的20%以上。鼓励种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优势、特色品种,2023年青岛市水产苗种总产量达45亿单位,刺参、牡蛎、墨瑞鳕等特色水产种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实施“种业强芯行动”。编制出台水产种业发展规划,确定青岛市水产种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抓好三文鱼、南美白对虾、牡蛎、刺参、墨瑞鳕等关键品种培育。推动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打造以成果转化为主攻方向的种业创新复合体。支持服务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和山东省海水高效种质创新与蓝色种业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抓好市场主体培育。突出企业在种业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技术研发和承接转化能力。以刺参、对虾、三文鱼、海马等品种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苗种繁育基地项目。鼓励重点企业与育种团队建立合作,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定向开展育种研究,强化示范推广应用。

54个植物新品种经审定公布 占全省总数三成以上

林草种质资源是林木遗传多样性的载体,是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实现林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截至目前,青岛市建立木本植物89科247属764种目录,登记造册古树名木信息1764株。

以“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为基本原则,编制《青岛市特色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全市建成林木种质资源库6处,其中省级2处、市级4处,保存林木面积近400公顷;编制了青岛本地树木志、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指导、规范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近两年青岛市有54个植物新品种经审定公布,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青岛不仅是山东省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城市,还是同纬度地区植物种类和组成植被建群种最多的地区,乡土树种十分丰富。从2021年开始,青岛每年繁育乡土树种苗木用于林地“天窗”补植、林相改造、荒山造林和火烧迹地修复等。截至目前,已经有50万株乡土树种“回归”到城市的大街小巷。包括麻栎、夏栎、黄连木、元宝枫、五角枫、榉树、朴树等在内的乡土树种都在逐步回归。

例如:崂山林场致力于乡土树种繁育研究,如今林场已建成凉泉、九水、石门崂山乡土树种繁育基地,恢复原苗圃地60余亩,繁育各类乡土树种近40万株,10余个品种,其中花楸营养杯苗木10万余株、红楠营养杯苗木近10万株,有效地保护保存了崂山优良的乡土树种种质资源。

记者 聂艳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