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兽导演」,专拍禁片?

编辑:左静

长达1公里的队伍⬇️

零下20多度的天⬇️

大人在场馆外发国旗⬇️

小朋友用纸巾擦拭灰尘⬇️

这里,是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

一个纪录日本军国主义罪恶、书写中国人民苦难遭遇的地方⬇️

到访过的游客说,这里揭露的罪行不忍直视,看了会做噩梦。

但东北人说,现在的展馆其实已经改良过,很多血腥的细节都被拿掉了。

早些年旧馆内陈列出的罪证更加骇人⬇️

还有人说,想了解当年那段残酷的历史,不妨看看电影《黑太阳731》⬇️

豆瓣评分7.8⬇️

比起战争片、历史片,它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

是不少人的童年噩梦⬇️

1988年上映之后,成了香港电影分级制度以来第一部被定为3级片的影片。

部分画面尺度太大,出品方银都影业不得不删减镜头⬇️

CCTV6电影频道放的这版跟香港原版比,少了9分钟的时长。

但是删减过后,片中一些极端写实的镜头依旧存在争议。

比如“冻伤实验”这场戏,拍摄时导演牟敦芾的外甥女亲自上阵⬇️

为了追求真实感,演员真的被冻伤了。

冰天雪地里往胳膊上浇水,再冻、再拍,双手也被敲打出紫色淤血的鼓包⬇️

“活体解剖”实验中用到的尸体,据说是在公安局备了案以后才拿到的。

焚尸炉那一场戏,日本兵一边哼着歌一边用斧子砍剁尸体丢进焚烧炉⬇️

因为这一幕需要大量尸体,剧组找到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室。

在停尸房200多平方的福尔马林池子里连续打捞,最终挑选出12具可以使用的真尸。

以3000元一具的价格买下,损坏的就送去火葬场烧掉,剩下的再卖回去,算1000元一具租的⬇️

橘说这些,并不是想用今天的艺术道德标准去批判一部四五十年前的电影。

毕竟电影圈的行业生态今非昔比,道具制作、特效水平、艺术理念也有时代局限性⬇️

导演牟敦芾的电影风格也一直都是这一挂的,前卫大胆、赤裸粗暴。

1941年,他出生于山东,日本人正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掠。

8岁那年,他跟着爸妈去了台湾。

28岁时拍了第一部作品《不敢跟你讲》,因为情节涉及师生恋被台湾当局盖章成“禁片”⬇️

之后又拍了第二部同性题材电影《跑道终点》,但当时同性恋还是不能拿在台面上说的,这部电影也被禁了⬇️

后来,他去了香港邵氏电影集团,他热衷的视觉暴力,倒是符合当时风月电影流行那阵的审美。

1980年,他一口气执导了《连城诀》、《打蛇》、《碟仙》三部电影,因为重口味、大尺度,他被外界封为“禽兽导演”⬇️

这之后,他跟邵氏解约,自己搞创作,累积的声誉基本上都是靠后期拍的战争主题电影。

他还拍过《黑太阳之南京大屠杀》,但这部片子镜头更血腥、更残忍,内地禁止上映。

(据看过的观众透露,片中有石碑上摆满人头之类的镜头)

他在采访中表示,“黑太阳”是对日本国旗的反讽。拍摄那些暴力的画面,是在宣泄一种愤怒的情绪。

他想提醒观众,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一如他在《黑太阳731》开头写下的那句话⬇️

这部电影最出彩的有两点:

其一,详细刻画日本731部队的作恶细节,对历史的高度还原足以媲美纪录片。

其二,切入点独特,影片没有从受害者出发,而是由日本少年兵的视角旁观这场劫难。

通过他们目睹的一切,以及发生在这群少年身上的变化,克制、理性地表述了一个更宏伟的命题:

战争之下没有赢家,谁打造嗜血机器,谁终将被其吞噬。

731部队是侵华日军“满洲第731部队”的简称,本部设立在哈尔滨,专门从事细菌武器研发。

为了培育出新型细菌武器,日方需要更多人手。

1945年2月,此前因贪污问题被撤职的石井四郎重获任用,再度执掌731部队。

他抓捕了大量民众用于实验,70%都是中国人,也有苏联、蒙古人和其他参战国的爱国分子。

对他们的蔑称是“马路大”⬇️

(该词源自日语中的“丸太”,“maruta”意为“圆木”,指受害者是可以随意砍伐、烧毁的木材)

还从老家千叶县带来了一批少年队员⬇️

涉世未深的少年们,对战争的理解不是“侵略”,而是“父亲牺牲在中国”⬇️

在离开家乡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即将奔赴的,是怎样一座人间地狱⬇️

有人为了捡回哥哥送的球翻越电网,长官发现后居然选择开枪。

他慌不择路之下扑上电网、触电而亡。

少年们才第一次意识到,“731部队”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这里当然不简单,他们将在这见证种种血腥屠戮,人性一点点被扭曲。

起初,他们看到一个中国小孩在玩球,以为是他捡了同伴的球,纷纷追上去。

结果发现不是同一个球,对方还是个哑巴,一群人面带愧色地散开⬇️

石川还不忘捡起球丢还给小哑巴⬇️

少年班严苛的训练让人喘不过气,有一次,石川坐在电网旁发呆。

小哑巴发现了他,试探性地把球丢过去,俩人隔着电网玩起了“丢球游戏”⬇️

一次会议后,长官表示实验需要一个健康的少年,交代石川把小哑巴找来。

两个人一路牵着手,惴惴不安地走到日本军医面前。

石川伸手安抚,让小哑巴别害怕⬇️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小哑巴进了手术室。

听话的脱下衣服,还和医生打闹嬉笑⬇️

下一秒,迷药捂住口鼻,他晕了过去。

锋利的手术刀落下、胸膛被剖开,日本军医依次挖取自己要的“材料”⬇️

双手沾血、并兴高采烈地表示,晚上为了庆祝要大吃一顿⬇️

被肢解的小哑巴双手松开,手中紧握那颗象征友情的小球滚落在地。

石川把他的残肢推向焚尸炉,在震撼中流下忏悔的泪水⬇️

日本军方对这群少年兵寄予重望。

要把这群孩子变成杀人机器,就必须剔除他们的同情心,明白在战场上善良最是无用。

首先要学会“物化”中国人。

被实验的是谁?⬇️‍

人?

中国人?

很坏的中国人?

不对,哪一种回答都不对⬇️

他们不是人,而是数字编号、是一件可以被切割零件的实验材料。

是没有生命尊严、可以肆意践踏的“马路大”⬇️

少年兵被迫观看了一系列残忍的行径:

从母亲手上抢过婴儿,当着她的面,把孩子丢进雪地⬇️

一脚又一脚,拱起积雪堆埋婴儿。

等孩子嘹亮的啼哭突然变安静,就把他挖出来做成标本⬇️

将一对母女和动物一起关进透明的实验舱,然后释放不同浓度的毒气。

看鸟先死还是人先死,女儿先死还是妈妈先死⬇️

把“马路大”的‍双手浸入液氮,进行零下196度的速冻实验。

然后亲自示范,用棍子可以轻易敲碎每一根手指⬇️

将活人关进密封的实验舱,不断抽走空气。

看人在负压条件下逐渐浮肿,身体像缓慢鼓起来的气球。

然后眼球从眼眶中凸出,脏器从体内爆裂喷出⬇️

把人拉到零下35度的东北户外,一遍遍往双手浇冷水,拿钢刀敲击手臂测试硬度⬇️

十个小时过去,等人的双手冻得完全失去知觉,再转移到室内。

在15度的温水中浸泡一会再拿出来,手上的皮肉可以徒手剥落、只剩白骨⬇️

少年们不忍心,纷纷低头侧目,却被警告不许乱动⬇️

731部队撤离之前,为了防止这些惨绝人寰的反人类实验被曝光。

他们对剩下的“马路大”赶尽杀绝,把人弄到野外,用细菌弹炸的残肢遍地⬇️

烧掉基地、销毁资料,甚至要求部分实验人员自杀⬇️

不想死?

回国也可以,但必须对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保持缄默⬇️

可是,血淋淋的历史摆在那,捂嘴真能掩盖一切吗?

显然不是。

罪恶中只要残存着一丝丝善,都会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无法被扑灭。

电影里有令人触动的一幕:

小哑巴死后,少年班的孩子说他不是马路大,为了帮他报仇,把班长打了一顿⬇️

现实中,14岁进入731部队的清水英男,成了现在唯一一位愿意作证揭发731部队罪恶的日本兵。

他四处奔走游说,光2023年就开了6场演讲。

向日本民众吐露自己的真实经历,号召日本军方正视历史、及时忏悔⬇️

他看过老兵森村诚一所著的《恶魔的饱食》,才知道自己居然也曾是被实验的对象。

当年在731部队,他的体温有次飙升到42度,可是一周内除了测体温、量脉搏,他没得到任何药物,差一点因为发烧死掉。

而这一切的源头,原来不是感冒,而是他被喂食了带细菌的馒头。

如今他每每看到曾孙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当年那些被解剖的幼儿标本⬇️

事到如今,731部队被揭露的罪行远比电影里刻画的更惊人。

他们大开脑洞,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实验。

“四肢互换”:将两个人的四肢斩断,然后通过手术将四肢缝合互换。

“人畜杂交”:强迫女人与马、狼进行结合,测试跨种族生育的可能性。

“人马换血”:将人的血抽掉,注入马的血液,导致实验者因身体的排异性而死亡⬇️

他们觉得肉体折磨还不够,还会叠加精神折磨。

“活体解剖”实验,不打麻药,让受害者清楚且绝望地看着自己被肢解。

“母爱测试”实验:

把母亲和婴儿关在同一个房间,不断给房间地板加热,想看在地面温度到多少时,母亲会丧失人性将孩子踩在脚底下求生。

生物书中“人体含水量在70%左右”的结论,来自于烘干实验。

他们把活人关在窑炉中烘成干尸,通过重量差异验证人体内的水分占比。

日本的护肤品发达,美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先进。

那是因为他们手握着的人体数据,由死于731实验基地的3000多位中国人血肉凝结而成。

日本战犯用这些沾着血的数据和美国利益勾结,在军事法庭上逃过一劫⬇️

法西斯主义吞噬人性,统治者的野心、军阀的残忍总能突破人类想象。

我们痛恨日本军国主义,对于铁蹄之下同样被践踏的、热爱和平却被裹挟进战争的日本普通民众却生不起恨意。

不仅仅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也因为情感联结产生的身份认同,本就可以跨越性别、肤色、种族、国籍……

你我都不是“马路大”、不是异端,而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

时间流逝、证据灭失,那些逃脱惩罚的战犯可能无法再被追究。

但我们清楚,总会有人反复诉说这些伤痛,时时抚摸匍匐在这片土地上的疤痕。

有些往事不该被遗忘,某段历史也永远不会褪色。

最后一句

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地址在哈尔滨平房区新疆大街47号,位置有一点偏僻。

但随着哈尔滨旅游业的火爆,如今特意前来的人数激增。

官方目前取消了闭馆日,也延长了开放时间,还改成了预约制。

可是来的人越来越多,你如果去的话,看完十多个展厅往外走,会看到一段狭长的上坡路。

若你想返回去拍照,工作人员会提醒你:“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