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数造不凡”组委会主办,MobTech袤博科技、Mob研究院承办的“数造不凡 | 城市名片 智Mall正劲”2021中国商业地产创新发展年度论坛在沪盛大启幕。论坛围绕“数据+、商业+、产业+、智能 +”,聚集“双循环”新格局下商业地产转型思路,致力于提升中国购物中心及各类商业项目智能化发展,升级城市的消费服务形式。
来自印力、绿城、绿地、爱琴海等数十位行业嘉宾分享了他们在商业地产数智化领域的经验和探索。印力集团CTO陈俊佈从商业地产的视角,分享了传统企业的数字跃迁。认为产品服务为先的后数字化时代来临,企业需要把意识、组织、文化、方法、模式五个方面作为抓手,推动企业整体转型。会后,陈俊佈就商业地产的数智化进程等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享和交流,
数智化发展是商业地产行业大势所趋
陈俊佈认为,在内循环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国家促进实体消费,鼓励数字经济,如果购物中心行业能跟的上消费增长同步提升,那么意味着这个行业有发展未来。过去,商业地产行业在数智化领域的投入不够,意识也没有这么强,而且行业服务商水平也是层次不齐,加上内部团队人才欠缺,所以商业地产数智化转型面临很大挑战。近年来,大环境数字时代倒逼行业变革。数字时代生存下来的,要么是数字原生企业,要么是数字化转型成功,重生后的数字企业。其次,商业地产过去的商业模式相对简单,疫情后线上对它的冲击日益加剧。加上近几年很多销售型地产向销售和持有型地产并举的转变,更多的项目都是综合体,这造成商业人均面积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时候谁能理解客户,赢得客户的认可就是未来,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给客户更精准的供给,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和效益。在这个逻辑下,商业地产会更加重视数智化相关投资。
用好数字基建,强化消费者运营能力是关键
在谈到如何做好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时,陈俊佈说到。后数字化时代平台红利下降,这个时代的赢家可能就不只是修路型的“平台”,而是提供产品(服务)的企业,能满本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数字原生的企业,新零售的企业,更多的是善于用基建的企业。他们一出生做生意的逻辑就是用数字的逻辑做企业,用科技的方法重新做一个行业。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回报会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下降。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回报也会下降。新平台建设的边际回报逐渐下降,新平台烧钱的收益越来越小。数字化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背景。数字化这个能力会逐渐成为“电”一样无处不在但毫无感知的存在。一切商业逻辑会逐渐回到根本需求,最终产品力和运营力会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最近几年很多新零售企业,上市前很擅长用互联网的创新营销,网红的爆款去做生意,赢得很大轰动,但是在上市后,通过财报你会发现他们把更多的把钱投资到研发领域和供应链的建设,非常注重产品力的打造,从实现从网红到真正品牌升级。除此之外,企业的业务逻辑必须围绕消费者,怎么运营、了解消费者以及从供给侧精准供给消费者需求是核心。
用“线上”的业务逻辑做“线下”的生意
“线上的快速发展会淘汰一批线下低效的企业,但如果线下企业通过数字化完成跳跃,学会用新的逻辑去做生意,同样可以有机会。”在谈到线上商业对线下实体商业的冲击时陈俊佈说。线上只是满足用户买买买的需求,但线下实体商业有更加多元化,首先业态更多,其次社交属性也更强。所以线上会分流线下标准化零售的部分,但不会完全取代线下。另一方面,购物中心也在进化,未来可以开设自己的品牌直播间,也可以用营销的方式做直播。利用新媒体、新渠道跟客户更好的做沟通,使用数字化的思维和逻辑做好线下的生意。
论坛现场,还发布了由Mob研究院联合和头豹研究院共同撰写的《2021中国商业地产洞察白皮书》和“2021年商业地产年度榜单”。白皮书从商业地产整体趋势、商业地产区位分布、商业地产运营态势、商业地产业态风向对行业做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