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绿瓦, 都比不过我们的出砖入石

不知不觉璟业小编已经来闽南地区十年有余了,在这里体验着不同的风土与人情。

在闽南地区,我们能常常见到独特的建筑,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红砖和瓦砾的交错堆叠,构筑墙体,交垒叠砌。这就是闽南建筑的独特砌墙方式,被称为“出砖入石”。

红砖绿瓦,都比不过我们的出砖入石

“出砖入石”以大块的灰白花岗石与片状的朱红色条砖穿插组合,用它筑墙、起厝、铺埕,呈现出方正、古朴、拙实之美。当然这种方法法砌墙不但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所以在闽南地区被人们广泛采用,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奇景。

红砖绿瓦,都比不过我们的出砖入石

有传说,最早是明代泉州沿海一带遭倭寇袭扰后,人们利用倒塌房屋残垣断壁的砖石重建家园而形成的一种建筑方式。

用倒塌房子的残存砖石瓦砾来建新居,富有创造力的闽南人将它糅合在一起进行有规则的混合砌筑。石为竖砌,砖为横叠,砌筑到一定高度后,石块与砖互相对调,使其受力状态平衡,墙厚40cm左右前后砖石对搭,使用泥水浆石灰粘合,辅于壳灰红糖水,砖通常要比石块面略出来一点,即形成“出砖入石”的特点称谓。

红砖绿瓦,都比不过我们的出砖入石

“出砖入石”的建筑形式,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一带的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著名的有石狮巷中“五房”的墙壁、厝巷“桂厝”后墙壁等;古镇安海现仍存多处这种建筑形式,安海文化宫拆除围墙后也露出了被遮挡已久的朱祠西侧一堵十分漂亮的“出砖入石”墙壁;泉州范志巷、泉州西街116号的宋宅、泉州的承天寺、同安县东乡新民宅、安溪县民居、南安官桥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等均为典型的闽南“出砖入石”的古民居建筑形式。

红砖绿瓦,都比不过我们的出砖入石

红砖文化是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闽南当地对红色有着特殊的喜好,红色砖瓦被工匠们以巧妙的工艺用于传统建筑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