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建立在纵容、恐惧和沉默
基础上的全社会共谋
这样大规模的作恶怎么可能
延续长达两三百年的时间?
当全城噤声,集体保守着一个邪恶的秘密时,仅有的一个好人必须面对无尽的敌意,作出自己的抉择。
1
《像这样的小事》是一部不长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1985年圣诞节前几周的爱尔兰小城新罗斯,煤铺老板比尔·弗朗年近不惑,虽是未婚女佣的私生子,却白手起家,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他立志让五个女儿出人头地,因此把她们一个接一个地送进城中最好的天主教女校。
但另一方面,他也似乎没来由地时常受着小小的煎熬。每当夜深人静,在床上和妻子聊过别人的苦难——“这样的小事”后,弗朗总是辗转难眠,“烦躁不安,最后,只好下楼去把水壶烧开,沏杯热茶。他手里端着杯子,站在窗前,看着下面的街道,看着他能看到的那段河流,看着那些琐碎小事:流浪狗在垃圾箱里翻找残羹剩饭;薯片袋和空罐头在风吹雨打中滚来滚去;人们从酒吧里出来,跌跌撞撞地走回家。有时,这些脚步踉跄的人会唱上几句;又有些时候,弗朗会听到尖锐而狂热的口哨声和大笑声,这使他紧张起来。他想象着自己的几个女儿一天天长大成人,走进男人的世界。他已经看到男人的目光在追着他的女儿。他内心的某个角落经常感到紧张;他也不明白是为什么”。
五个女儿是弗朗的软肋。他本人和他母亲的命运让他多出了五份恐惧。此外,即使不断风闻传言,他也无法想象城中的好牧人修道院实乃本地最大的黑恶势力,院中修女口口声声要守护爱、信仰和慈善,200年来扶危济困,致力于收留苦命的女青年,实际上却勾结政府,用野蛮方式经营着城里公认的洗得最干净的抹大拉连锁洗衣店,任由大量走投无路的妇女受到系统化的剥削和虐待。强迫劳动、随意体罚、强夺婴儿、死于非命等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处处表现出对基督教理想的可怕背叛。可这些统统不过是“这样的小事”,封存于集体沉默的恐怖外罩之下。
弗朗原也觉得传言只是传言,直到圣诞节前送煤上门,遇到一群困在好牧人修道院里的女青年。她们蓬头垢面,饱受摧残,遭到父母、法律和信仰的三重背叛,刚刚被夺走了新生的骨肉,也一并失去了人的尊严和生的勇气。一个都柏林口音的女孩当面跪下来哀号,只求弗朗把她带到巴罗河畔——她要在河里淹死自己。
弗朗一时不明白眼前的情况。他退缩了。恶修女闻声而来,把他送出门外。他像丢了魂似的开着车,忽然迷了路。
起雾了,一片片浓雾在空中盘旋,道路蜿蜒曲折,没有转弯的余地,于是弗朗向右拐上一条小路,往前开了一段,再向右转上了另一条小路。这条小路越来越窄,他又拐了一个弯,经过一个干草堆——他隐约觉得先前好像见过。他遇到一头走失的小牛,身后拖着一小截绳子,还遇到一个穿马甲的老人,拿着钩镰,正在路边砍一大蓬枯死的蓟草。
弗朗停下车,向老人道了声晚安。
“劳驾你告诉我,这条路会把我带到哪里呢?”
“这条路?”那人放下钩镰,身体靠在钩镰柄上,眼睛盯着他,“孩子,你想去哪里,这条路就能带你到哪里。”
他能去哪儿呢?弗朗在道德上陷入无力抉择的两难境地,又落入控制着全社会的共谋之网。他有心挺身抗恶,伸出援手,却不断受到告诫,要他好好过日子,在视而不见中让平静的生活继续向前。这些诱惑、忠告或威胁,有的来自管理罪恶事业的修女,有的来自普通的市民,甚至他自己的妻子艾琳。
2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弗朗的身世。他母亲很小就在新教地主威尔逊太太家帮佣,16岁时惹上“麻烦”,大着肚子被天主教家庭赶出家门,幸得威家继续容留。弗朗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去了哪里。母亲在街角跌死之前,对父亲的身份一直守口如瓶。威尔逊太太后来允许小弗朗留在家里帮工,供他上学。长工内德也对他照护有加,还说他父亲很可能是威家来自英格兰的某位访客。私生子弗朗虽在学校受到同学辱骂和虐待,但总不至于像抹大拉洗衣工的儿女那样,被当作孤儿掳去,卖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他毕竟有过几年母亲的陪伴。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背景——昔日的私生子,如今五个女儿的父亲——才让他成了万千市民里几乎仅有的一个,难以对众多抹大拉少女的悲惨遭遇无动于衷——他的软肋是那些锁在黑店受苦的小母亲,以及她们被夺走的小囡囡。
他们继续往前走,又遇到了一些弗朗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他发现自己在问:不能互相帮助,活着还有什么意义?走过这么多年,活过几十个春秋,过完整整一辈子,一次也没有鼓足勇气去反对现状,却还要自称基督徒,面对镜子里的自己,这可能吗?
比尔·弗朗是个虚构的人物,教会的罪恶却是浸透血泪的事实。
天主教会对爱尔兰的控制史,也是一部妇女儿童的受虐史。从18世纪到20世纪末,天主教会一直在爱尔兰运营抹大拉连锁洗衣店,名义上收容“失足妇女”,实际上监禁不幸者约三万人。1993年,一个埋有155名女子的无名坟场在其中一座洗衣店后的修道院内被发现,相关的罪恶秘史才渐次得到揭露。20年后,爱尔兰政府作出了正式道歉。
像绝大多数爱尔兰人一样,作家克莱尔·基根(一译吉根)出身于罗马天主教家庭。在《像这样的小事》的献辞页,她写道:“谨以此书献给在爱尔兰母婴之家和抹大拉洗衣店饱受折磨的妇女和儿童。”她在小说里含蓄但有力地暗示我们,没有建立在纵容、恐惧和沉默基础上的全社会共谋,这样大规模的作恶怎么可能延续长达两三百年的时间?
基根成名虽久,但只出书四种。前三种《南极洲》(中译本《南极》)、《走在蓝色的田野上》和《寄养》均已在中国出版。《寄养》拍成盖尔语影片《文静的女孩》后,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像这样的小事》也于去年获得了英国的奥威尔政治小说奖。这不仅因为基根“用优美的文字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爱尔兰风貌”,也显而易见地,是因为她展示出了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政治勇气。
【新 书 推 荐】
《像这样的小事》
作者:[爱尔兰] 克莱尔·吉根
译者:马爱农
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时间:2023年6月
定价:50元
《帝国与革命:
埃德蒙·伯克的政治生涯》
作者:[英]理查德·伯克
译者:梁雪 贾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6月
定价:248元(共两册)
本书将伯克还原到他最初的政治和智识背景中,颠覆了伯克维护传统、反对进步的固有形象,反对将伯克定义为一个落后的民权反对者。相反,作者赋予了这一人物多重面向,将伯克描绘为一位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一个富有激情的政治家、一个行动的哲学家。
《秦汉工匠》
作者:[美]李安敦
译者:林稚晖
出版社: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定价:139元
本书屡获大奖,是一部可称“如何把沉默的人造物转化为言语性史料”的美术史方法论示范。透过本书,作者带领我们了解了真实具体的男女工匠们以及他们所处的复杂的社会、商业和技术网络,让我们体悟到千年前的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有着与当下的你我一样的人性。
《梁启超:亡命
(1898—1903)》
作者:许知远
出版社:单读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8月
定价:88元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却意外踏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本书以大量细节还原历史场景,塑造了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维度的政治亡命者形象;并以梁启超为中心,牵引出严复等维新同仁,他们的热情与挣扎,敷演出一部19、20世纪之交的全球风云画卷。
《彼得罗夫流感》
作者:[俄]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
译者:李春雨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定价:69元
本书获得2018俄罗斯全国畅销书奖。这个社会病了,所有人都得了一场精神流感!在后苏联时期的叶卡捷琳堡,一种可怕的流感正侵袭着彼得罗夫一家。家庭成员各自隐藏的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荒诞的笔触、悬疑的设置、富有快感的叙事节奏,给人以另类的阅读体验。
作者:康慨
编辑:王晓霞
运营编辑: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