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行至岁尾,回看全年,2023年,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优化结构、提振信心、同时用全面实行注册制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翻开新的一页,用万亿元国债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最终让经济运行逐步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展现出巨大韧性和潜力。
站在当前节点,2023年发布的各种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对此后经济发展有哪些深远影响?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何在?中国预计将维持怎样的GDP增速?对社会关注的经济问题,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解读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图据受访者)
预计GDP增速5%
用新质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
“在稳增长政策基调更积极的预期下,预计2024年GDP仍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5%的经济增速也是市场对稳就业的共识性数据。”陈雳表示,从2024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说,数字经济催化新动能;高端制造推动产业升级;数字金融、科技金融将引领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绿色金融将推动经济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可以作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在聊到产业政策之时,陈雳特意强调道:“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看出,与以往产业政策强调补短板不同,本次会议重点强调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需要完善新举国体制,通过核心技术攻关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
对于2024年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陈雳用了“循序渐进”“动能培育”“扩就业”“稳预期”作为经济走势的核心词。
“明年中国经济将延续复苏的良好态势,过程中或有反复,但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陈雳表示,动能培育方面,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也是关键,预计科技、数字、绿色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外贸新动能培育。
宏观政策方面,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是明年政策发力的重心,也是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基础。就业形势好转才能保障居民收入,从而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增加消费和投资,重启“就业-收入-消费、投资”的良性循环。
“万亿国债”带来明确增量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从来不是一蹴而就,2023年发布的诸多政策也在更深层次地影响着往后的经济发展。
在谈及目前政策对经济影响时,陈雳提到,10月底中央财政宣布增发万亿国债,且明确今、明两年各用5千亿,水利基建工程是万亿国债的主要去向,更加针对城市建设发展的短板,有利于在“稳增长”的同时,也实现“惠民生”,增发的1万亿国债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不增加地方偿还负担,而财政资金的使用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来执行。
“在当前地方债务承压,扩张受限的情况下,通过中央积极主动承担,助力基建投资持续加快增长,从而为经济持续回暖提供重要支撑。”陈雳说。
此外,从对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于7月19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强化法治保障、健全民企管理制度、加强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和营造社会认可支持氛围几方面部署重点任务。
同时,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政策惠及,护航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提出,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对科技型企业融资力度的加大,是明年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工作体现。”陈雳说。
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
财政政策加码发力 货币政策配合为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对于2024年中国财政、货币政策陈雳解读道,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提法,由去年的“加力提效”变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暗示明年的财政政策或将相对谨慎,但积极的基调不变,赤字率预计略高于3.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需要加快培育增长新动能,财政政策加码发力,货币政策以配合为主,遵循‘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更加注重‘效’的提升和实施力度的‘适当、适配’”。陈雳说。
“提质增效”落实在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上,利好高技术制造业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值得期待。货币政策的提法,由去年的“精准有力”变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灵活适度”的提法,叠加CPI连续两月同比负增长的现状,预计后续降准降息政策可期。“精准有效”指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后市方面,上述领域有望获得更高效的信贷支持,加速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将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企业的支持,降低其融资成本。财政政策方面,本次提出要“适度加力”,而此前在10月中央就通过了万亿国债,将全国财政赤字将因此由3.88万亿增加到4.88万亿,而国债发行是为2024年经济“稳增长”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