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空间规划纲要及概念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议顺利召开

近日,东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下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联同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了《东莞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空间规划纲要及概念城市设计》专家评审会,邀请了来自行政管理、城市规划、自然地理、城市交通等领域的七位资深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组对规划成果进行评审。东莞市委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赖辉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专职副主任缪定中、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汝春、市相关部门以及南城街道、厚街镇的代表参加了评审会议。我院作为该项目设计单位联合体的重要成员,董事长孙稳石率项目技术团队列席了评审会议。

前期,市委市政府在推进我市“百千万工程”的具体部署中,结合东莞城市发展战略的谋划,在中心城区附近、基础条件较好的南城街道与厚街镇交界的城乡结合地区,划定面积约153平方公里的跨镇街区域作为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下称综合片区),目标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示范地、新质生产力与区域文旅休闲的新高地,综合片区既是 “百千万工程”建设的市级统筹发力点,也是东莞落实城市发展战略、推动“一主两副”城市格局优化的重要功能片区。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组成设计单位联合体,在历时一年多的编制后,形成《东莞市城乡融合综合片区空间规划纲要及概念城市设计》成果。规划成果提出了“一心、一带、一廊”的片区空间结构,搭建片区发展的内部综合支撑体系,形成六大行动计划,以及“三园、一馆、两村、五美、六道”的首开工程。

▲专家评审会议现场

会上,专家组认真审阅规划成果材料及听取编制单位汇报,认为该成果内容丰富、完成度高、技术工作有深度,体现了东莞市对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在地化理解和创新性举措,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并对后续成果优化和实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专家观点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原副会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

综合片区的谋划要回归到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初心与目标,转变传统发展路径与思维模式,从大基建、大开发逐步转变到自然、社会、人力资本的基础性建设,重视三农问题、一二三产融合、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城乡融合的研究,回答好东莞乡村地区发展模式与共同富裕路径的问题,打造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城乡融合综合示范标杆和东莞样板。

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国洪:

东莞要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百千万工程”的规划设计方式与方法。综合片区的建设不要急于求成,平衡控制与建设的关系,要选准一片、建设一片、成功一片,针对近期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区域要严格控制,加强重点地区的设计管理。落实好片区的实施组织架构,统筹好时序安排与资金安排等实际问题。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原副总规划师,陈一新:

综合片区的谋划是东莞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东莞城市发展的“百年大计”。要遵循“三多一少”原则,多联通(山水廊道)、多配套(文教体卫设施)、多留地(储备土地)、少建楼(高楼大厦)。留好生态底盘、土地资源,坚持组团式开发,不宜全面铺开,预留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张虹鸥:

综合片区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深化生态本底、存量建设空间的分析评价,强调山水生态功能与价值的统一。围绕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的核心目标,突出规划实施的重点与时序安排,做到“大战略、微行动”。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卫东:

综合片区的建设是将东莞城市发展战略与“百千万工程”进行了有机结合,加强了东莞“一主两副”的有机联系。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地方发展逻辑上应适当转变“大规模谋发展”的观念,重视城乡关系与存量资产的治理,为地区发展提供更为低成本的居住、创业空间。

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总工程师,宗传苓:

综合片区的选址处于东莞最强的西部发展轴、位于南城中心区合理通勤圈范围,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加强轨道对重点地区的支撑,优先推动广深第二高铁和中心站的建设,加快完善市域通勤轨道线网,谨慎投入城际轨道的建设,补充中低运能轨道研究。在道路设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交通空间向非机动车和行人倾斜,控制高等级道路的建设,增加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宽度。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所长、湾区公司总经理,陈伟劲:

综合片区的规划体现了东莞“强中心”的决心,对推进城乡融合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面向“双循环”战略,东莞应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明确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定位与空间形式。城乡融合的前提是乡村生活有别于城市生活,不是简单地将城市复制到乡村,因此城乡文旅休闲带的建设应保持乡村生活的场景,为都市留住乡愁。

下来,将结合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和固化《东莞市城乡规划综合片区规划纲要及概念性城市设计》规划成果,锚定规划顶层设计,为综合片区蓄势启动提供行动纲领与规划依据,支撑和推动综合片区的高质量开发建设。

凤凰网广东发自东莞

来源:东莞规划院

编辑:袁方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