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月亮时,月亮也在凝视每一个人

◎陈茂生

只要抬眼遥望,就会发现一千个人能看到一千个月亮。

居城郊结合部,毗邻一个用钢筋水泥刻意做旧的古镇。镇上有家新开但据说颇有渊源的饭庄,开发了一款用本土特色食材做馅料的月饼,虽然名气不大但地域风味浓郁。去年特意买过两盒,恰逢是刚刚出锅的,趁热送到亲戚家正是傍晚月亮初上时,月光中轻啜一口满嘴溢香,都说“蛮好吃”。

壬寅中秋前,又走进那家店,眼见着端碗、扫地还都是去年的“老人”。听说又买两盒,立刻手脚麻利地打包装袋递过来同时关切询问:味道怎么样?随口微笑作答:“蛮好蛮好,看着月亮吃味道更好。”掌柜是位半老徐娘,高兴地连连说:“当然了,当然了。”既然买了岂能扫店家还有自己的兴,尽管一个未曾品尝,捧场也是应该的。

中秋节赏月亮品月饼,本是天设地造的绝配,缺一不可。若无月亮当然是遗憾很大的。前些年的中秋节秋雨连绵,电视机里的中秋晚会依然皓月当空。待歌尽舞毕了,叶主持人请观众细细端详台上的“月亮”,原来只是白纸剪的一个圆,众人都觉得很有诗意很舒服。每到中秋节的前半年,各商家酒店都绞尽脑汁,就为能让年长要怀旧、年轻要憧憬的这一口月饼念想,在食不厌精且精益求精中不断探索、捣腾些新玩意,期望得到更多顾客青睐。所以中秋没有月饼又是万万不能的。如今讲究营养科学,多油多糖的月饼不能不吃又不能多吃。用“品”尤为合适,风月情、天地人皆在其中。若只顾埋头啃饼却不抬头赏月,不仅有点俗甚而还有点罪过了。

赏月品月饼是有少许书卷气、更具江南风的家庭雅事。赏月风俗源于“祭月”,在丰子恺先生漫画里还能一见端倪。洒满月光的自家庭院,一张方桌,几把竹椅,数只果碟里有切开的月饼;有长辈颇具“仪式感”地说点家族往事和殷殷期望,大人一把蒲扇摇出的几许微凉,孩子则在絮絮叨叨中抓紧往嘴里塞满各种月饼。绵延至今早已浓缩为“中秋了,聚一聚”的口头禅。亲戚朋友在酒店豪华包厢“撮”一顿,推杯换盏饕餮之际赏月自然易被忽视。酒酣耳热了众人寒暄着分头离去,服务员打扫卫生开窗户散去酒菜气,哪怕明月当空也只想快点结束,回家赶上中秋节的尾巴……那场景与丰子恺先生经典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一样,意味深长。

中秋赏月,只需仰望夜空便是,有月赏月,无月赏景。说文绉绉些是高处不胜寒的“诗和远方”,说通俗易懂些便是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当然最有名的莫过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穿过千年风雨,依然直抵人心。但若不屑不顾不思,中秋之雅便少了九成,中秋节就真成了月饼节。只要抬眼遥望,就会发现一千个人能看到一千个月亮,长辈看到的是团圆,恋人看到的是纯洁,财迷看到的是银盘,稚童看了会问“月宫里怎么会种了桂花树”,还有上年纪的会把嫦娥的故事说得如同邻家女孩那般……在无边的感慨叹谓中品一口月饼,自然是“味道不要太好哦”!所以趁着月光品月饼,口感更佳。

其实,凝视月亮时,月亮也在凝视每一个人:目光是否依然纯净如初;倾心品尝月饼时,月饼也在检视被咀嚼的每一口:嗯,牙口还行,但比去年差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