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无相君。
今年还没有一次大会,能像紧急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惹人关注!
5月25日,早在开会之前,很多人就奔走相告,翘首以盼。
为何大家如此关注?
一句话:久旱盼甘霖!大家迫切希望国家把工作重心,落实到经济建设上。
现在,甘霖来了!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规模空前。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大会罕有地召集了省、市、县级全体约十万干部参与。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历史罕见!
有财经人士感叹:
“整个金融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这么认真逐字逐句地学习一场会议的精神。”
“这是我所看到过的最掏心窝子的谈话。”
什么掏心窝子的话呢?
高层发出了预警:
“经济已恶劣到严重冲击中央财政收入,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从口径下降5.9%,地方财政下降6.6%......再加上海上交通停运,关税收入大跌,这都严重影响了政府总体税收来源。”
“所以我这里也给大家报个底账,除非再有特大的自然灾害,还有一笔总预备费,其他的钱就靠你们地方。”
“中国作为这么一个大的经济体,一旦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想再拉回来,不付出巨大代价和更长时间是很难做到的。”
在当下,敢于直面当前的严峻形势,振聋发聩!
目前,关于大会的全文尚未公布,但从新华社的报道,大会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指出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困境。
“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
二:对改革开放的精神再次确认。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做好疫情防控需要财力物力保障,保就业保民生防风险都需要发展作支撑。”
三:提出经济发展目标。
“必须抢抓时间窗口,努力推动经济重回正常轨道。”
“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四:给各部门、地方下任务。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
五:明确不能为了抗疫,忽视经济。
“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全面把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
六:将对经济工作进行考核考察
“国务院26日将向12个省派出督查组,对政策落实和配套开展专项督查。”
“对各地二季度经济主要指标,将由国家统计部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分省公布,国务院对相关工作情况予以通报。”
我认为,这场会议,将对于提振社会和市场信心,督促地方重视经济民生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为改革标兵,今天(26日),深圳就迅速响应,拿出了一篮子的计划:
购买电子产品、家电等可获15%的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
对新购置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给予最高不超过每辆1万元补贴;
此外,深圳市还新增1000万元“有奖发票”资金,围绕零售、餐饮、文旅、住宿、体育等领域,给予补贴。
人死不能复生,经济也是这个道理。
搞活经济,已经到了下猛药的时候了!
我一直强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在我看来,当前经济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大家被搞得没有信心了。
5月初,一份对上海中小企业家的经营信心电话调查结果显示,有89%受访企业已失去经营信心或准备关门。
今年以来,大量中小企业也迫不得已开始裁员。
一个数据是: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在今年前4个月增长7%,而去年同期增幅为5.5%。
大家都捂着口袋,生怕走回头路。
对收入的预期,对投资的预期,对创业的预期,对消费的预期,都在退缩。
为什么大家没有信心了?
因为过去一段时间,一些事件令我们浮想联翩。
从一些高校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到限制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再到2023年亚洲杯因易地举办……
虽然这些事件原本彼此独立,也各有因果,却因集中发生在防疫的敏感阶段,让不少人开始担忧,中国正在与世界脱钩。
此外,个别地区,仍在”不惜一切代价防疫”,给经济民生带来巨大冲击。
给外界造成一种“为了防疫,经济可以不要”的误解。
中国闭关锁国的惨痛教训殷鉴不远。
所以在当前,我们必须要拿出行动,尽快重建社会面对于改革开放的共识。
这不仅关乎人们的预期与信心,更关乎中国的命运!
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经济跃居世界第二,各项工作取得非凡成绩的今天。
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
误以为当前的工作中心,不是经济建设,而是打击资本家,活捉“50w”。
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到资本头上。
导致整个社会,开始流行“斗争”,而不是“建设”。
殊不知,不论是历史经验所总结的“民以食为天”,还是改革开放伟大成绩的经验,都在说明:
没有经济基石,没有人民的富裕,国家大业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1992年,邓公就在南巡时说过:
“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某种程度上讲,这次万人大会正是意在重建信心,回归“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共识。
并释放出了形势刻不容缓,挽救经济民生迫在眉睫的的强烈信号。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基调定下来了,新风吹来了!
接下来,就要看各地方如何尽最大努力,去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去重建公众和市场的信心,去激发大众、企业家、良心学者的积极性。
把思想的共识,实实在在地转化到行动上!
休养生息、涵养水源,不折腾、不树敌、不高调。
只要我们坚守共识,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充满信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