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姚晓 环球时报记者 杨舒宇】“全球资金正从印度股市转向中国”,彭博社12日评论称,专注于印度的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出现资金外流,但对冲基金上周以4个多月以来最快的速度抢购中国股票。据高盛上周单周数据,除中国A、H股外的新兴亚洲市场出现17亿美元的外资净流出,印度和东盟国家与地区共计净流出6亿美元。
据印度《铸币报》报道,12日,印度股市基准SENSEX指数盘中暴跌逾900点,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下跌,而Nifty 50指数则下跌逾1%,触及22798点。报道称,对全球关税战的预期导致外国证券投资者持续抛售股票、资金外流。
此外,报道还提及,印度企业过去三个季度的季度盈利均有所下降,也导致估值难以维持,引发外国投资者的大幅抛售。由于盈利疲软,市场难以维持高估值。另有分析人士认为,逐渐降低的印度经济增长率被认为是令投资者不安的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值为6.5%,比2023年(8.2%)和2024年(7.0%)有所放缓。自2024年9月底以来,印度股市进入震荡下行周期,SENSEX指数下跌超12%。
中国资产吸引力正在持续提升。高盛指出,截至2月7日的数据显示,高盛全球范围内的主经济商业务中,中国在岸和离岸股票合计成为今年“名义净买入量最大的市场”。在2月3日至7日的一周时间里,出现了对冲基金4个多月来购买中国资产的最强劲浪潮。
随着全球资金涌入,MSCI中国指数自1月中旬以来已经连涨4周,2月以来的涨幅达到6%。截至周三收盘,香港基准恒生指数(追踪在香港上市的30家最大科技集团)较1月13日的2025年低点上涨了25%。
英国《金融时报》称,“香港股市的上涨反映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重新产生兴趣。同时,DeepSeek的成功也引发了全球对中国科技公司价值进行重新评估”。
华尔街各大投行也表示看好中国资产。“中国人工智能相关公司可能受益于AI加速采用和商业化,这反映了技术变革产生明显市场领导者的历史性趋势。”摩根大通量化和衍生品策略师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已经占据了更强大的地位。人工智能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加上估值相对较低,这些因素相结合,使得中国科技股有望跑赢大盘。”瑞银集团表示,将今年新兴的人工智能主题涨势与过去科技驱动的涨势进行比较,当前的涨势还有更大的空间。
《日经亚洲评论》13日援引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报告称,“在长期关注有限之后,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潜力。”这种新的投资者心态或将推动更多基本面投资,而不是投机引发的短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