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11月23日,在“2024中国经济新闻人物暨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十周年盛典”启动仪式,专家李光斗呼吁取消禁酒令。历史从来没有新鲜事物,只是不断的重复和轮回,从美国史上最长最严的禁酒令到中国历时最长最严的禁酒令,有应该从中得到那些启发。未来能否通过放开禁酒令,帮助走出内需不振的困境,筑牢经济内循环的市场基础,全面驱动内需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的问题!
近日,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公开媒体上表示,“美国或陷入1929年那般经济大萧条”这条消息一出便引发了美国国内的广泛讨论,也带动了美国民众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尽管过去近百年,为什么美国依然对发生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还是那么敬畏,对于我们来讲甚至有点谈之色变?
1929年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
美国国内称之为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是指1929年开始,到1933年之间发源于美国,并后来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衰退。
大萧条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其中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失业规模空前,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在美国各城市,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工厂倒闭。
事件很快波及其它国际,英国也有500—700万人失业,不得不排着更长的队伍等候在劳务交易市场内。这次美国经济大萧条造成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次美国经济大萧条1930年~1933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了遍及全美国的大饥荒和普遍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最保守估计,至少有7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美国的7%,很多人必须像畜生一样才能活命。
直到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才将美国从大萧条的泥潭中拯救出来。罗斯福的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1935年,美国经济逐步恢复正常,但这场经济大萧条已经彻底改变了美国社会。经过多年恢复,美国社会经济才回到大萧条前的水平。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点:
1、社会财富集中度过高,财富分配机制出现问题,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2、快速发展工业化让很多工人失业,同时国内产业结构失衡并不能解决这些人再就业问题,最终结果就是大量人员失业。
3、赊销模式和媒体广告虽然刺激了短期消费,但是也抬升了居民的财务杠杆,使得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变差,经济波动直接造成居民财务杠杆崩溃,社会消费能力锐减,导致生产出来的工业品过剩,工厂亏本,降薪裁员的恶性通缩循环中。
长达14年的美国唯一的禁酒令
但是在这些原因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美国历史上长达14年的最严禁酒令,在这段时期的美国,所有酒精量超过0.5%的饮料都属于违禁品。美国禁酒令始于1920年,正式名称为伏尔斯泰得法案,由美国联邦议会通过并生效。该法案旨在通过法律手段禁止酒精饮料的生产、销售和运输,以减少酗酒行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禁酒令最终在1933年被废除。
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女性刚获得投票权,她们不喜欢自己的丈夫醉醺醺地回家,就把票投给了支持禁酒的政党,同时,1917年美国对德国宣战,而那时候在美国的酿酒师大多是德国人,禁酒就这样和爱国挂上了钩。总之,种种原因影响,1920年美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禁酒时期。
美国宪法第十八修正案规定在合众国领土内,不得制作、销售、运输致醉类饮料,同时也禁止了进口、出口。在这种严格的禁酒令下,并没有给美国社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让犯罪率不断提升。所以最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1933年12月5日,美国长达14年的禁酒令终于被废止。
1933年3月22日,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华盛顿签署了《卡伦-哈里森法案》(Cullen-Harrison Act),这是禁酒令实施以来第一次放宽禁酒令。新法案签署后,将允许从4月6日午夜开始销售酒精含量为3.2%的啤酒和葡萄酒。同年12月5日第二十一宪法修正案通过,废止了第十八宪法修正案。
回顾美国史上最长最严的禁酒令,有趣的是历史的巧合藏在禁酒令的时间轴下,从1920年开始最严禁酒令的第10年1929年发生了史上最严的大萧条,直到1933年美国放开禁酒令开始,美国经济走出了大萧条的困境。也就是说从1920年到1933年14年间,美国经济在10年禁酒令走向崩溃,并且用了四年筑底后通过一系列罗斯福新政和放开禁酒令才正式走出了困境。
虽然不能证明美国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禁酒令造成的,但是在经历过这次生死劫难之后,美国历届政府在无人以出台禁酒令。
禁酒令12年的中国该怎么办?
不管是美国禁酒令还是中国禁酒令,国家对酒的生产和消费等有关行为的约束禁止。它属于酒政的一部分内容。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禁酒政策的出台常与饮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有悖宗教戒律相关。就中国历史而论,禁酒政策亦可谓源远流长。2012年12月,中央军委下发通知,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规定》明确指出,不安排宴请,不喝酒,不上高档菜肴。12年来自上而下的全面禁酒,已经重塑了饮酒市场的风气,达到了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严格的禁酒令也是的各种正常政务商务交际的饮酒消费受到限制,影响到内需的增长和内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美国历史上长达14年的禁酒令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导致犯罪率上升和社会问题加剧。最终,禁酒令被废止,并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应对酗酒问题。这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的禁酒措施并不能有效解决酗酒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并不像美国1929年大萧条时期,但是随着特朗普上台任用的众多极端反华的鹰派,未来外贸压力将越来越大,调动内需和激活国内经济活力已经刻不容缓,因此,中国在考虑是否放开禁酒令时,应借鉴历史经验,注重综合施策,既满足人民群众的饮酒需求,又有考虑经济综合发展的需要。如果放开禁酒令有助于发展内需经济,就要适当放开饮酒禁令。
放开禁酒令的利弊分析
利
1、促进经济:酒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开禁酒令有望促进酒业复苏,进而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2、满足需求:饮酒作为一种文化习俗和社交方式,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放开禁酒令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饮酒需求,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3、提升形象:适度饮酒并不等于酗酒或违规饮酒。放开禁酒令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公职人员饮酒行为的监管,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和教育,提升公职人员的形象和素质。
弊
1、健康风险: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有害,可能导致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放开禁酒令可能增加人们的饮酒量,从而增加健康风险。
2、社会问题:酗酒和酒后驾车等行为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如交通事故、家庭纠纷等。放开禁酒令需要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来防范这些问题。
3、道德风险:在一些场合,饮酒可能被视为一种权力或地位的象征,导致一些公职人员违规饮酒,损害政府形象。
从当前经济发展来看,放开禁酒令不失为调动内需,繁荣餐饮市场和消费市场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