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丨横店影视集聚区:剧组的事“数字大脑”帮办

航拍横店影视城 来源:视觉中国

入冬,寒意渐浓,横店影视集聚区内,拍摄依旧火热。“这些天共有45个剧组正在拍摄,摄影棚‘一棚难求’,每天约有6000人出入拍摄区,还时常有大型剧组车队出入。”影视集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刚投入使用的“数字大脑”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10月21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正式发布,共包含八大模块。其中,决策分析系统、横影通、云勘景三大模块已上线投入使用,政企通、服化道供应链系统、影视制作云、版权区块链交易系统和衍生品交易系统等模块也将陆续推出。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横店将逐步实现影视作品从剧本创作、剧组筹备、影视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发行、版权交易、衍生品开发及交易等影视产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标准化、工业化。

剧组的事儿线上办

作为全球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全国1/4的电影、1/3的电视剧、2/3的古装剧都在横店拍摄,每天都面临着海量的剧组事务。2021年2月起,集聚区有针对性地对影视企业、横店集团、影视从业人员等多层次人员开展调研,梳理产业业务流程300余项,形成了数字化改革功能点近1500项。

通过这次推出的“横影通”,演员招募、通告发布、酒店预约、网上订餐、证件办理、高危作业申请等剧组业务都可在线上完成联办,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已有6000余位影视产业人员注册,积累产业数据50多万条。

与横影通同步发布的云勘景功能,是在影视企业中广受欢迎的一个模块。2021年以来,横店将包括外景、内景在内的100余个影视场景进行720°VR全景拍摄,在云端实现场景再现,方便剧组在线上直观了解相应场景,提高影视筹备效率,增加场景复用次数。《重紫》剧组制片主任之一的傅发明对云勘景功能大为赞赏:“我常年在全国各地到处看景,经常会白跑。现在通过手机上的云勘景,就能初筛掉60%以上的景,效率大大提高。”截至目前,剧组和个人已完成1432次线上勘景,转化出79次实地看景,效率提高两倍以上。

“云勘景”应用场景截图

大数据为行业画像

“横店也面临着一些痛点,这里的10余万影视从业人员以及1400余家影视相关企业没有全景画像,剧组制作、服化道交易等产业链尚未建立数字化体系,横店品牌服务辐射范围有限。”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服务中心主任陈皖东看来,集聚区要打造全球最强的影视产业基地,必须勇于创新,探索新发展路径。

“横影码”是横影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个人身份信息、防疫信息、演艺经历等信息全面打通,相当于横店演员的一张“演艺身份证”。“横影码”不仅有效帮助拍摄区人员管理,同时也帮助集聚区及时发现优秀的演艺人才,为影视行业提供新鲜血液。

随着产业数据的不断积累,数字大脑的人员画像将越来越清晰,从而更精准地勾勒出行业的画像。

决策分析系统也叫“驾驶舱”,在这里,正在拍摄中的剧组动态一目了然。相关负责人说:“以往我们难以准确掌握集聚区内各家影视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也很难在第一时间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未来,系统将导入各影视作品的播放和口碑数据,借助大数据AI、建模、分析等能力,实现产业数据底数全景掌握、影视内容热度分析、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人才和企业画像分析等功能,动态呈现产业发展指数。

“我们希望让好的企业更好地经营下去,让遇到困难的企业及时得到帮助。”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IP一站式交易

“横店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影视版权交易中心,但受限于没有公开收集版权的渠道,交易量一直不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正在开发中的版权交易平台将实现剧本、影视作品、后端衍生品等版权的一站式交易,将影视作品从确权、交易、保护等环节全部上链,提高产权交易量。同时,影视作品潜藏着巨大的IP开发空间,衍生品交易系统将成为影视IP推广、交易的平台,在影视作品筹备期间同步研发游戏、手办等衍生品,推动衍生品价值链打造,构建“影视+制造”的新业态。这些模块将于2022年年底前上线,将为影视文化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设计开发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是手段,用数字化赋能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是最终目的。”陈皖东说道。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大脑将助力集聚区从“拍摄基地平台赋能”向“产业链生态构建”跃升,为影视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提供重要保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