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中迷路的B细胞

“B 细胞在肿瘤中迷路了” 是对肿瘤微环境中 B 细胞分化异常的生动比喻 ,原本应通过抗肿瘤路径发挥免疫作用的 B 细胞,却因微环境信号误导,走上了促肿瘤的 “岔路”。

“迷路” 的核心:两条分化路径的 “方向错配”正常免疫反应中,B 细胞在三级淋巴结构(TLSs)中通过

生发中心(GC)途径

精准分化为分泌高亲和力抗肿瘤抗体的细胞,如同沿着 “正确路标” 抵达战场。但在部分肿瘤中,B 细胞却被 “错误路标” 引导至

滤泡外(extrafollicular ,EF)途径。

路标错乱:TLS 成熟度异常

成熟 TLS(mTLS)本是 GC 途径的 “导航站”,富含生发中心和 T 滤泡辅助细胞,能引导记忆 B 细胞(Bmem)完成克隆扩增、高频突变,生成抗肿瘤抗体。

但在肝癌(LIHC)、头颈部鳞癌(HNSC)等肿瘤中,未成熟 TLS(imTLS)占主导 —— 这类结构缺乏典型生发中心,反而充斥炎症信号和代谢紊乱(如谷氨酰胺代谢异常),成为 EF 途径的 “错误导航站”,诱使非典型记忆 B 细胞(AtM B 细胞)大量增殖。

细胞 “走错路”:AtM(atypical memory) B 细胞的异常分化

AtM B 细胞本应是应对感染的 “应急部队”,却在肿瘤中被异常激活:

它们不进入生发中心,而是在 imTLS 中快速分化为抗体分泌细胞(ASCs),但生成的抗体多为低亲和力自身反应性抗体(如同 “认错目标”,攻击自身组织而非肿瘤)。

更关键的是,AtM B 细胞会表达 PD-1、CTLA-4、IL-10 等免疫抑制分子,如同 “叛变的向导”,抑制 T 细胞活性,帮助肿瘤逃避免疫攻击。

“迷路” 的后果:从抗肿瘤到促肿瘤的反转

抗体功能 “跑偏”

正确路径(GC 途径)的 B 细胞生成肿瘤特异性抗体,能精准识别肿瘤抗原(如肺癌中已证实的 IgG/IgA 抗体),如同 “精准制导导弹”。

错误路径(EF 途径)的 B 细胞生成自身反应性抗体,不仅无法攻击肿瘤,还可能与肿瘤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交叉反应(如肾癌中观察到的 IgG 覆盖现象),反而帮助肿瘤 “伪装” 逃避免疫监视。

预后 “亮红灯”

结直肠癌(COAD)、肺癌(LC)等 “少迷路” 的肿瘤中,GC 途径占主导,患者预后更好;而肝癌、头颈部鳞癌等 “多迷路” 的肿瘤中,EF 途径亢进,AtM B 细胞富集,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 ——B 细胞的 “方向错误” 直接与不良预后挂钩。

“指路” 的可能:如何让 B 细胞 “回到正途”?

修复 “导航系统”:重塑 TLS 成熟度

促进 imTLS 向 mTLS 转化,例如通过调控 T 细胞信号或细胞因子(如增强 Tfh 细胞功能),为 B 细胞提供正确的分化 “路标”,引导其回归 GC 途径。

阻断 “错误路标”:靶向 EF 途径关键分子

抑制谷氨酰胺代谢通路(如 mTORC1 抑制剂),可减少 AtM B 细胞的异常增殖,阻止其 “误入” EF 途径。

针对 AtM B 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如 PD-1、CTLA-4),可能解除其免疫抑制作用,让 B 细胞重新 “认清目标”。

结语

B 细胞的 “迷路” 本质是肿瘤微环境对免疫细胞的 “驯化”—— 通过扭曲分化信号,将本应抗肿瘤的力量转化为自身 “保护伞”。理解这种 “迷路” 机制,不仅为解释不同肿瘤对免疫治疗的响应差异提供了新视角,更提示我们:未来的治疗或许需要像 “交通管制” 一样,引导 B 细胞回到正确的分化路径,才能让其重新成为抗肿瘤的 “生力军”。

参考资料

Signaling Activation and Modulation in Extrafollicular B Cell Responses,Immunological Reviews, 2025https://doi.org/10.1111/imr.70004

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Extrafollicular B Cell Responses by IL- 12 and IFNγ,Immunological Reviews, 2025 https://doi.org/10.1111/imr.70027

B cells! Don’t go the wrong way in this tumor,Immunity 57, 2024 ,https://doi.org/10.1016/j.immuni.2024.06.007

转自:闲谈 Immunology2025-08-18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