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启动暨《阿鹏找金花》首演、杨丽萍大剧院揭幕将于9月举行。
大理舞蹈季系列活动启动和《阿鹏找金花》首演、杨丽萍大剧院揭幕三个活动相互叠加,为大理今后打造舞蹈艺术高地迈出了第一步。
大理舞蹈季启动

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共大理州委、大理州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大理古城华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启动暨《阿鹏找金花》首演、杨丽萍大剧院揭幕仪式”今年9月盛大开启。
“2020中国舞蹈家协会环境舞蹈展•大理舞蹈季”,将汇集中国舞蹈界新生力量、聚焦中国舞蹈界最强阵容,以苍山洱海为舞台,打破传统概念,走出户外表演,体现“环境舞蹈”的环保概念和文化生态内核。

媒体推介会现场表演
据悉,大理舞蹈季共有七项系列子活动——
一是共舞“信仰“主题创作营,以歌颂信仰、歌颂青春为主题,邀请国内中青年舞蹈艺术家领衔打造“中国舞蹈新青年”形象;
二是舞蹈会客厅,邀请著名舞蹈艺术家到大理谈艺术、谈生活,打造户外艺术访谈;
三是风云际会,主持人环游洱海并同步直播,将大理的美景、人文和舞蹈进行串联;

中央芭蕾舞团《敦煌》 王崇玮 摄
四是舞蹈艺术云剧场,邀请多位世界顶级艺术家到大理,每天直播一场经典作品片段,并根据景观风物即兴起舞;
五是环海巡舞嘉年华,让普通人也参与到白族“三月街”“绕三灵”“迎送本主”等习俗活动中;
六是舞蹈季闭幕演出,包括华侨城杨丽萍大剧院落成揭幕、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首演、大理舞蹈季闭幕演出;
七是中国舞蹈掌门人论坛,邀请中国各大主要舞蹈院团、舞蹈院校、剧院的负责人,就“舞蹈网络化影像化的未来”展开讨论。

时间从9月5日开始,持续到国庆黄金周。同时运用新媒体和融媒体资源,进行影像化网络传播,为大理打造一朵艺术“云”,助推大理文化旅游复苏。
大理舞蹈季主要活动
1
舞梦人生——不跳舞,干嘛
时间:9月5日-23日
9月5日-22日:线上作品征集,舞蹈爱好者通过短视频平台上传30秒内舞蹈视频片段,进行线上投票。
9月5日-20日:线下作品征集,州文化和旅游局组织报名参加、州文联推送。
23日:在大理古城举行擂台比赛。
线上线下评选获得前三名作品的创作者,邀请参加舞蹈季,获赠票观看《阿鹏与金花》的首演。
2
风云际会
时间:9月20日-22日
著名网络舞评人“骆驼单腿蹲”以骑行的方式展开艺术云直播,将大理的历史人文串联起来,连线天下舞林豪杰,介绍大理舞蹈季即将呈现的内容,打造大理新的网红打卡地,在宣传大理的同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
3
环海巡游嘉年华
时间:9月24日-10月1日
参加舞蹈季的演员,以作品中的角色走到街上、走到田间地头、走到苍山洱海间,以拍照、视频、跳舞、快闪等方式和居民互动,和游客互动,和大理的历史人文民族风情互动,和大理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互动,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传播。
4
大理舞蹈艺术“云”剧场
时间:9月25日-28日
邀请10余个世界顶级的艺术家携带作品来到大理,在杨丽萍大剧院广场、古城大元帅府前广场、大理古城南城门楼、崇圣寺三塔等景区景点,直播该艺术家最经典的作品片段,亦可根据景观风物即兴起舞。
线上虚拟场景直播:模拟大理王宫文旅综合体、变压工厂创意文化园区建筑场景,搭建线上数字影像舞台,通过扫码洋人街大屏进入移动端直播演绎。
5
舞蹈会客厅
时间:9月28日-30日
舞蹈会客厅是中国文联邀请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舞林中人”进行户外访谈的一个影像传播项目,目前已经采访录制了12期。该项目将在极具魅力的大理美景之中,邀请知名舞蹈艺术家和嘉宾进行访谈直播。拟邀请人员为杨丽萍、梁戈逻、万玛尖措、王玫、高成明、冯双白、罗斌、叶锦添、谭盾、张杨、龚玲娜、萨顶顶、朱锫、唐诗逸、王亚彬、刘岩、杨文昊、巩中辉、谢欣、陶冶、田湉、赵梁等。
6
开幕式
时间:9月29日
大理舞蹈季开幕式暨《阿鹏找金花》首演、杨丽萍大剧院揭幕仪式。
7
上海音乐学院大理专场音乐会
第一场:“母亲是中华——幸福新大理”上海音乐学院杨学进师生音乐会
时间:9月30日19:30
地点:大理州群众艺术馆
第二场:“母亲是中华——白乡剑川歌声飞”剑川专场音乐会
时间:10月2日19:30
地点:剑川古城赵藩文化园(余庆宫)
8
共舞“红色信仰”主题秀•大理舞蹈季闭幕
时间:10月2日,上午10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首届大理舞蹈季闭幕式活动以共舞“红色信仰”为主题,推出“红色信仰创作营”单元,由专业舞者领舞,组织活动期间报名的100名群众共舞向上旋律,为下一届大理舞蹈季的创作进行方向上的指引。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宣传部长牛燕介绍,大理舞蹈季将带动大理的歌舞、戏剧艺术人才和舞蹈爱好者共同在苍洱之间、乡村田园、古镇古村翩翩起舞,以大理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诠释“任何地方皆可起舞”这一环境舞蹈展的主题。
同时,大理舞蹈季的举办将助力大理成为中国舞蹈、中国艺术的“采风基地”“培训基地”“创作基地”,进一步打造大理对外人文交流平台,提升大理开放水平,展示大理独特魅力,助力文化强州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阿鹏找金花》首演

大理+杨丽萍+舞蹈=?
这是一个天然的经典的不可复制的组合,是大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资源。杨丽萍倾情打造的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首演将于9月29日举行,是此次舞蹈季的重头戏。这台剧的公演,也将填补当下大理州缺乏持续性驻场演出剧的空白。

这是杨丽萍首次为家乡大理打造的原生态精品力作,由杨丽萍老师领衔主导,云集国内顶级艺术家打造。80%的演员来自大理,全体演员都是来自云南的“原生态”演员。

白族传统的霸王鞭在《阿鹏找金花》剧中出神入化,白族小伙“爱情的冲锋枪”龙头三弦演绎到极致,彝族跳菜创意灵动,苍洱之间的田园生活生动再现,爱情故事、逗趣嬉闹诙谐幽默,展现了大理民间最本真的民俗风情和生产生活。

整个剧目从一场关于求丰收的仪式——“绕三灵”开始,开场的“绕三灵”在剧场前厅的市民广场进行表演,观众在演员的带领下参与到“绕三灵”的狂欢歌舞中。
多知道一点:绕三灵
白族“绕三灵”是一种极具白族民间特色、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性自娱歌舞,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观众在演员的引导下步入剧场内之后,映入他们眼帘的观众席是由层层的梯田组成的。水雾从观众席的脚下流出,营造出梯田在云雾仙境中的感觉。禾苗摇曳,人们步入其中仿佛身临其境……
除白族“绕三灵”外,在阿鹏找金花的情节基础上,白族三弦、白族调、白族婚俗仪式等具有浓郁白族文化特色的元素有机地展现给观众。同时,大理另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彝族跳菜,也将在剧目中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大理民族文化艺术的盛宴。

剧中月亮如岩浆般融化流淌成河的唯美景象,茶花树瞬间开出“万朵茶花”的壮观场面,五彩缤纷的蝴蝶飞满整个剧场等,为观众营造出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效果。
故事以阿鹏和金花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尾,演出时长为1小时10分钟。
杨丽萍大剧院揭幕
杨丽萍大剧院项目建设于2015年12月启动,目前剧院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全面完成,9月29日将举行揭幕仪式。
位置:位于大理古城东侧,才村旅游公路以北。
三大功能分区:演艺空间、商业空间、休闲娱乐空间
建设面积:8155平方米
总投资:1.5亿元

1
外部设计:“水印苍山”的建筑形象
剧院建筑概念来源于“水印苍山”,由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自然建筑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朱锫老师倾力设计。

(铅笔画草图)
“水印苍山”建筑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苍山在洱海中的倒影。表演活动不仅能发生在传统的剧场内部,也可以发生在庭院中,发生在内外连接处的半室外空间,从而使艺术表演围绕着建筑内外,在不同尺度的舞台上发生,创造了天然又独特的表演与观演形式,使建筑不论自内而外还是自外而内都充满活力。
轻柔漂浮的屋顶宛若苍山映于洱海的倒影,呼应着周围连绵的地形。露天广场与剧场“盒子”之间探索了一种建筑与景观地形一体化的空间对话,实现了广场到半室外表演空间的自然转化。

(建成后的实景图)
同时,剧院的建筑设计还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在水平纬度,户外剧场为阳,室内剧院为阴,剧场巨大的滑门打开时,位于户外剧场和室内剧场之间的“空”,成为整组建筑的中心、活动的中心、表演的中心。在垂直纬度,简单、刚柔相间的屋顶似阴阳的界面,塑造了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空间经验,强烈反映了大理本地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中国园林的“可游”之妙。
2
内部设计:结合当地地形气候融合梯田景观
交织的网格状造型构成巨大的树冠状建筑,它的内部即是表演广场。

大剧院将云南梯田的自然景观形象通过现代技术的运用搬进了剧场,既能体现云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体现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又打造出一款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观众席。在观演过程中,观众仿佛置身于云南的自然美景中,观演界限在这种创造性的艺术设计中消解与重构,与台上艺术家营造的梦幻世界融为一体。

设计中有意的结合了当地的地形和气候,使高原地区特有的充足的阳光,能透过剧场前厅巨大的斜屋顶造型照射下来。斜屋顶造型内围的市民广场是一个露天公共区域,平时可以用做大理市民及游客的公共活动空间,举行活动的时候,又可以作为户外表演区域,通往屋顶的步行楼梯就是用于观看户外表演的观众席,观众依阶而坐,俯瞰表演。

未来,杨丽萍大剧院将以展示大理本土文化艺术高端歌舞表演节目为主要功能,通过深入挖掘大理文化旅游内涵,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优势,传播大理特色旅游,形成集表演、展示展览、艺术空间、娱乐休闲等多项功能形态的文化产业链,打造大理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的旅游名片,打造展现新云南、新大理形象的文化艺术中心。
能说话就会唱歌
会走路就能跳舞
是对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大理的先民们
创造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
给后人留下了
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至今为止
大理州共有
8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一起来大理“跳舞”吧!
云报客户端综合
来源:春城晚报、云报客户端、云南网、新华网、云南广播电视台、大理发布等
记者:秦蒙琳 杨兮 李熙临 侯婷婷 陈飞
责编:戴菲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