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 DPD 新作-杭州 IN STYLE 造型沙龙:方圆之间,蜕变之旅

游弋于方圆之间,开启一趟美丽蜕变之旅。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游弋于方圆之间,开启一趟美丽蜕变之旅。拥有独特店铺形象的造型沙龙,对于热爱社交网络的城市年轻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
连锁造型沙龙品牌 IN STYLE 向 DPD 递加设计提出了对杭州一所店铺空间进行设计升级的需求,希望通过空间设计的升级来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潮店形象,能借助社交网络媒介,将分散在城市角落的客户聚合起来,扩大品牌影响力。
方块的组合
改造前
立面及动线变化示意
立面以几何方块组合的姿态,重新呈现于街区之中。与原来敞开式的门面做法不同,改造后下方的洞口成为窥视内部场景的唯一取景框,内部的精彩变得收敛而神秘,视野则聚焦在人的活动范围;上方的洞口以反光玻璃遮盖,与街景相映成趣。
入口设置在右侧,为丰富内部功能场域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亦是蜕变之旅的起点。化大为小的设计手段,使得空间立面在光影变幻之间,产生微妙的表情变化,激荡起充满趣味的城市想象。洞口如取景框,提供窥探内部场景的契机。
曲径的介入
圆弧曲径廊道是连接室内外的过渡地带,也是提供给顾客留影的场景之一。凹凸不平的镜面是设计师埋下的荒诞趣怪的种子,放大或缩小,妙趣横生。
条形界面刻画出廊道的秩序感,将人的视觉层层推进,引领顾客抵达隐藏在入口背面的前台位置。曲径廊道营造妙趣横生的场景
圆形元素进一步被运用,玫瑰金属材质和地面的文化石赋予空间更鲜明的属性:时髦而优雅。
柔软的角落,设计师重新划分出等候区,为前来造型的顾客或其同伴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候空间。
等候区营造如会客厅般的轻松自在氛围,整个空间在白色和玫瑰金属色的主基调下,辅以暖色沙发及艺术装饰品,共同营造如会客厅般的轻松自在氛围,增加亲和力。
由天花向下延伸的隔断面,拟定了等候区与理发区之间的边界,但这并非绝对封闭,共享性与私密性都能兼顾。
隔断面拟定了等候区与理发区之间的边界。
开放的舞台
理发区是一个全开放的区域。整齐划一的座位排布,形成规整的序列,搭建起理发师展现精湛手艺的舞台。
伫立在在舞台中央的艺术雕像和悬挂在天花下的球体灯饰,则在打破这种均质关系,为整个空间注入灵动的艺术气息。
灯光照明上,设计师采用了尽量克制的方式,以理发区中央的管形艺术吊灯来提亮空间,使顾客能够沉浸在柔和的氛围之中。
灯光照明
实景图
实景图
实景图
变化的场域
区别于开放的理发区,VIP 区的设立为高端客户提供私密场所,以提升服务质感。
设计师通过材质来实现公共与私密的场景切换:镜面和黑色板材作为墙体,搭配玻璃吊灯及金属装饰,整个空间彰显沉稳的高级感。
洗手间的墙体采用带有粗旷纹理的灰石,通过材质来实现场景的切换。
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设计师发现不少顾客会在空间中留影,并上传影像至社交网络,继而吸引下一波新的顾客前来消费,提高店铺的知名度及流量,这正正达到设计师预期的设计目标。 IN STYLE 的主要客户群体,他们热衷在空间中拍照并在社交网络中传播。
轴測圖
平面图,项目基本信息,室内设计| DPD 香港递加设计,设计范围|建筑外立面设计、室内设计、灯光设计,Design Range | Façade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ighting,项目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凤起路589号温德姆酒店底商,室内面积 | 243㎡,设计时间 | 2018 年 1 月,竣工时间 | 2018 年 5 月,设计总监|林镇,设计团队|Gaby Teng、叶剑茹、梁宸鸣、吴嘉晖,主要材料 | 玫瑰金不锈钢、大理石、镜面,摄影 | 张大齐。/n
香港递加设计(DPD)创始人兼总设计师,天使投资人。林镇先生于 12 年硕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并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在 14 年留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可持续设计,并在 15 年游学欧洲期间,结缘 LB21 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以及艺术家,成为巴塞罗那艺术大学驻广州大使,同年创立自己的商业茶饮品牌 「TMB 混茶」,以及民宿品牌「倆生活研究所」,成为设计商业艺术三者结合模式的深度研究者。(实习编辑:阮锦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