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香港证券交易所与包括网易、携程等美股上市公司商议在香港二次上市相关事宜。尽管网易、携程方面均表示不予置评,港交所回应称,不评论个别公司事宜,但截至1月2日美股收盘时间,网易和携程的股价分别上涨7%和10%。
这是去年11月份阿里巴巴挂牌港交所后,港股市场再次传出内地企业二次上市的信号。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2019年IPO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以募集总额3155亿港元(折合2826亿人民币)在全球IPO中蝉联第一,连续七年跻身全球三甲,融资额比2018年增加10%,全年共有184家企业首发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集团2019年11月到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募资约1012亿港元,占香港IPO市场当年募资总额约32%。普华永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阿里巴巴的回归,不少中概股也在观望两地上市的机会,有望为香港市场带来更多的IPO项目。H股全流通有助于吸引内地企业以H股形式上市,亦有助于提升港股流通量。
阿里回归重塑内地企业信心
港股市场以募集总额3155亿港元在全球IPO中蝉联第一的背后,是2018年4月,港交所进行了一次最重要的上市机制改革,允许“同股不同权”公司赴港上市。此举是港股市场近25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被视为为中国内地的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铺平了道路。
此前因“同股不同权”机制问题错过香港市场的阿里巴巴于去年11月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且上市后市值高达4万亿港元成为港股之最,创下了港新股融资的的最新记录——约880亿港元,成为港交所有史以来第三大的IPO,也是2019年全球最大规模的IPO。
阿里的回归重塑了内地企业的信心,港交所曾表示,在阿里正式上市后,内地企业关于二次上市的咨询出现了大幅增长。
普华永道资本市场服务合伙人(中国香港地区)黄金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市场提供的平台足够国际化,能让这些公司接触到国际投资者,同时香港接近内地有比较熟悉内地公司的运作,愿意给到他们比较高的估值,这些原因都促使这些公司愿意回来。”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曾向南都记者提到,“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不仅利好阿里自身,同时引发投资者对于这一市场的认同和投资热情,形成板块效应,带动其他科技股的集体上涨。”
科技公司掀起赴港上市潮
网易是中国第二大游戏公司,也是最早一批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而携程在2003年12月成为了中国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旅游企业,两者分别在美国上市了18年和17年。在与港交所商议二次上市相关事宜的消息传出后,截至1月2日,两者股价分别上涨7%和10%,估值合计约为600亿美元。
“回港二次上市的很多公司都是科技公司,在找投资者的时候很多用的是同股不同权的形式。在较早年代,同股不同权很多市场都不接受,能选择的只有美国市场。两年前香港交易所开始进行同股不同权的改革,然后来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司股价也很好,其他企业也都看得到。未来2020年会看到更多科技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普华永道企业客户主管合伙人(中国香港地区)黄炜邦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中概股的赴港上市,资深证券分析师皮海洲也曾向南都记者表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多可以理解为科技公司,因为科技含量高,甚至比较领先,这种情况下在美国,中国企业很容易受到遏制。”
据普华永道近期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2020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活跃,将会有更多的新经济企业受惠于上市条规的变更而选择香港上市,预计全年集资总额可达2300亿-260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