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春,鸡年已过,狗年开启,春打五九尾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个周日(2月4日,清晨5点28分25秒)就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了!

立春,标志着冬去春来,戊戌狗年开始了!

这天后出生的宝宝就属狗了

2018,春打五九尾,家家啃猪腿!

“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尚书》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朱熹



2018年立春具体时间:

 (阳历):2018年2月4日5时28分25秒

(阴历):戊戌年 腊月 十九日 卯时

干 支:戊戌 甲寅 丁卯 癸卯

(五行木旺,缺金)


【宋】《梦梁录 》“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

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是阳气初生之意,表示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也是人们一年中进补养生的好时机。


太阳的能量和与地球万有引力的作用影响了天气变化、地理生物、人情绪的变化,进而形成所谓的运势,这是占星学和命理学的理论基础。古人通过大数据累积,已经掌握了相关规律,并有一套严密的算法。比如,从立春日预测新一年农业收成等等。

古籍中“占立春吉凶”的歌诀:

富贵在神天,十年紧相连,

但看立春日,甲乙是丰年,

丙丁偏大旱,戊己好收田,

庚辛人马勤,壬癸水逢天。


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你可能不知道,2018年有很多特别的地方!

情人节竟然在除夕前一天,2018年更奇妙的是2月14日情人节,竟然不是在农历的年后过哦!

而是在除夕前一天,情人节、除夕、春节,这三个都很重要的日子扎堆在一起了!

☯立春习俗



立春日迎春,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

祭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打春牛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


《京都风俗志》一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

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表示迎春的志愿。


咬 春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杜甫《立春》诗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咬春之俗最早见于晋代,到唐宋时吃春盘春饼之风盛行,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喝春酒并相互馈赠为乐。


吃春卷


立春吃春卷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有喜迎春季、期盼丰收之意。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 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立春养生

立春对应的卦象为——艮。

艮卦下两爻是阴爻,可知,早春时节还是阴气凝重,阳气还没有向上蒸腾。

需过了立春,万物乃复苏,生机勃勃,于是这一年的好光景就开始了。

春寒尚早思温暖,欲至神仙定食粥

立春过后,一阳开始上升,冬天的时候我们把阳气蕴藏于内,这时天地刚刚升发的阳气就容易和体内的阳气相搏结,生出病来。

所以从立春往后,饮食中不要吃得过热,像冬季那种饮食习惯就要改变了。但同时又不能过凉,毕竟这时阴气才开始一点一点退去。所以,饮食尚温。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五行属木,对应味觉为酸性。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建议,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如香菜、韭菜、洋葱、萝卜等。

此外,护肝养脾同样重要,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养生护生在心智,慈悲一念解宽心

《黄帝内经》中说:“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百草回芽,万物复苏,春风拂面,欣欣向荣。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8,一起發發發!



我是易经民俗爱好者,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美国Nielsen大数据分析师,欢迎关注我,认识更多有趣的民俗传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